張納
摘 要 重慶地區屬丘陵地帶,玉米是該地區主要的農作物類型,并形成地區生產格局,因此,高產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事關當地農業生產?;诖耍Y合重慶地區玉米生產的實際情況,全面分析了影響當地高產玉米種植主要因素,探討了高產玉米種植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以期實現對高產玉米栽培的有效指導。
關鍵詞 高產玉米;種植技術;病蟲防治;重慶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14
重慶地區丘陵、山地較多,地勢存在顯著的起伏狀態,氣候屬于溫帶、亞熱帶以及熱帶濕潤半濕潤類型,因此,十分適合玉米的生長,形成以玉米為主的生產格局。玉米是重慶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對當地農業生產影響巨大,具有較為穩定的種植面積。但當地玉米生產管理的措施相對粗放,精細化不足,推廣的玉米品種較多,種植面積相對不均衡,單一品種推廣面積較為有限,因此,即便當地高產玉米種植面積整體較大,但產量不高,與全國玉米生產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要結合重慶當地具體情況,分析玉米生產的制約因素,總結高產玉米種植與病蟲防治技術,以便更好地指導玉米生產。
1 制約重慶地區玉米高產的主要因素
1.1 高溫的干旱氣候
玉米屬于旱地作物,整個生長期對水分需求量極大,但重慶的氣候以高溫干旱為主,特別是玉米生產后期,恰逢高溫干旱的主要階段,植株的蒸騰作用較強,導致玉米植株水分急劇揮發,很難實現水分的及時、有效供應,影響光合作用,降低花粉的活力,出現嚴重的玉米衰老現象,增加空殼率,直接影響產量,對玉米的高產產生極大的阻礙。
1.2 土壤養分較低
在重慶的農業地中,旱坡地較多,其比重較大,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玉米的產量,影響增產。另外,土壤貧瘠,其中的石灰土含量較高,降低了植株的保水和保肥的效果。同時,重慶地區的土壤缺乏玉米生長必需的磷、鉀元素,加之施肥的不科學性,土壤中氮含量呈現明顯不足的趨勢,嚴重影響了當地玉米的生產。
1.3 光照不足
對于重慶地區的玉米生產,光照條件是重要的制約因素,尤其是在海拔以及氣候的影響下,日照時間不長,甚至存在很大云霧情況,陰雨天氣較多,空氣中水分含量較大,春旱和秋凍現象經常發生,對于玉米高產和穩產影響較大。是在陰雨天氣,光照呈現嚴重的不足,嚴重影響玉米的光合率,不利于玉米植株有機化合物的積累,制約了玉米的授粉,降低結實率,易誘發病蟲害,造成嚴重的減產。
2 重慶地區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2.1 種子包衣技術
種子包衣技術主要是使用特定的種子包衣劑,將殺蟲劑、生長調節劑等黏附在種子的外部,目的是有效提升種子抵抗病害以及適應逆境的能力,加快發芽速度,切實提升產量和質量[1]。種衣劑黏附力強,通常很難出現脫落現象。種子包衣技術經過幾十年的應用,對當地玉米產量的提高、病蟲害的抵抗、抗逆等影響巨大,作用突出。
2.2 配方施肥技術
配方施肥技術主要是結合作物對肥料的需求規律,分析土壤的供肥能力,立足有機肥,實現對氮、磷、鉀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保證較合理的施用比例,采用合理與科學的施肥方式。在20世紀80年代,重慶地區主要應用的是平衡配方施肥技術。結合高產玉米對肥料的需求,科學配比施肥,增產效果十分突出。在進入21世紀后,重慶結合不同地區類型的土壤,準確測定養分含量,立足當地實際,制訂有針對性的施肥方案,維護肥料使用的均衡性,達到高產和穩產的目標。
2.3 肥團育苗移栽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作物育苗和移栽的過程中,其肥料施入方式具有特殊性,即充分攪拌農家肥、細土以及水分,并捏成團狀,每個團播種一粒,該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滿足提早移栽的目的,增產增收效果突出。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20世紀80年代,逐漸得到廣泛推廣,有效地增強了玉米對倒春寒的抵抗,切實提升玉米產量。
2.4 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地膜覆蓋技術主要是將一定規格的地膜覆蓋于地表,有效提升土壤的溫度。通常在春季,將地膜應用于10cm左右的土層中,能提升6℃左右的溫度[2]。為了較好地發揮地膜的作用,要注重對覆蓋時間、方式以及地膜型號的選擇。這一技術在重慶地區應用后,有效地實現了其在保溫和保濕方面的作用,同時有效抑制了田間雜草的生長,發揮水土保護的功能,有效提前播種的時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間,達到增產的效果。
2.5 單株定向密植技術
這種密植技術操作方便,在玉米種植中實用性突出,尤其是在應用后,切實提升了植株之間的通風性,充分發揮土壤中的水分、肥料等元素的作用,緩解了作物爭奪光熱和肥料問題,對提升玉米產量意義重大,切實改善玉米的品質。因此,單株定向密植技術是作物增產以及農戶的增收的重要技術模式。
3 病蟲害防治要點
3.1 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
立足重慶地區玉米種植的實際情況以及種植要素,要選擇滿足地區特點、對病蟲害具有較強抵抗性的玉米品種,有效降低病蟲害,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潛力。
3.2 增強玉米植株的長勢
在玉米種植期間,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發揮輪作倒茬的作用,切實增強植株的長勢,提升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另外,重視地塊的選擇,考慮土壤肥力和土層的深度,借助深耕和整地等方式提高深耕的作用。選擇合理的播種時間,保證種植密度的合理性,為玉米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需求。播種前,要處理好前期的秸稈,降低病蟲源。結合不同的栽培方式,設置差異性的施肥標準,做好調整工作。
3.3 科學選擇化學藥劑
對于玉米苗期的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新硫酸乳油、菊馬乳油以及甲胺磷乳油等藥劑進行防治。在玉米穗期,黑粉病、大小斑病等病蟲害等極易出現,可以應用氟硅唑加水的方式噴灑。在玉米的成熟期,主要需要防治的是青枯病和早衰,強化對玉米的田間管理。
3.4 重視玉米高產試驗示范片區的建設
要積極開展與地方農業部門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強化玉米高產試驗示范區的建設,積極進行新品種的試驗,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在根本上滿足玉米生產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要積極進行新技術的試驗,結合玉米施肥方式的先進模式,推薦最新、高產的栽培技術,提升種子技術水平,有效防治病蟲害,達到增產的目的。
4 結語
重慶地區高產玉米的種植要結合地域特征,全面分析影響玉米生長的諸多因素,有針對性地推廣先進并適合當地應用的種植技術,達到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有效提升玉米種植水平,提高玉米產量,推動玉米種植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正英.重慶玉米種植高產技術[J].吉林農業,2014(10):29.
[2]馮麗.重慶玉米高產節肥高效防治面源污染栽培技術研究[D].重慶:西南農業大學,200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