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海+陸良+周志偉
摘 要 分析常德濱湖地區農家庭院景觀的現狀,通過對當地18戶農家庭院景觀設計的指導與實踐,提出了濱湖地區農家庭院景觀設計的一般原則與方法。對改善南方湖區人居環境,建設美麗新農村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農家庭院;景觀設計;濱湖地區;人居環境;植物配置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21
常德濱湖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正由樣板村建設階段邁向普遍推廣的階段,當地農村經濟條件較好,農民房屋幾乎全部是近二三十年內新建的兩三層樓房,整齊美觀。
1 現狀
1.1 自然環境
常德濱湖地區指洞庭湖西岸,沅水和澧水下游的漢壽、安鄉、津市、鼎城和柳葉湖區的濱湖平原地區,境內地勢平坦無山,河流、湖泊與農田縱橫交錯。
1.2 經濟環境
由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園田化建設,當地農田大多棋格狀分布,道路筆直,人工河渠眾多,民房大多整齊地相對排列在道路的兩邊,房子與房子側面基本沒有間距。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經濟較富裕。
1.3 庭院現狀
一般農戶的房前房后均有一較小的庭院空間,房前庭院緊鄰公路、面積小,因做曬場,前院水泥硬化面積大。圍欄與園門一般用水泥柱或不銹鋼材料,光亮虛華。后院一般作為菜園,園林植物種植少。
當地農家庭院中大多有少量本土樹種,如水杉、柳樹、椿樹等隨意分布,遮蔭避暑,自然成景,也有數量不等的果樹,多為橘、柚、桃、李、梨和枇杷等,果實多供家人食用,一般種植了少量園林植物,如松、柏、杜鵑、繼木、紫薇、茶花、梔子花、蜀葵、繡球、雞冠花和美人蕉等。庭院建設無規劃,無圖紙,隨意而為,投入較少。
2 農家庭院景觀設計原則
農家庭院景觀設計應追求實用、宜居、美觀、廉價和鄉土五個原則。第一,實用。滿足農家生產生活需要,普通農家庭院內應有足夠的水泥空坪,滿足農家基本的晾曬需要,有車輛駛入與倒車的道路,有家人休閑、兒童玩耍、親人聚會的場地,有一定的果樹與蔬菜種植的區域。第二,宜居。有助營造氣、溫、濕、聲適宜的生態宜居效果,通過不同植物高低、疏密的配置,讓居住環境冬避寒風,夏得清涼,空氣清新,濕度合適,環境靜謐,獲得理想的生態宜居效果。第三,美觀。即環境好。第四,廉價。農家庭院建設必須是低成本的。第五,鄉土。鄉土元素要把握,當地為典型的洞庭魚米之鄉,水網密布、溝渠縱橫,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與漁牧文化,在農家庭院景觀設計上應把握這一特色的鄉土元素[1]。
3 農家庭院設計實踐
項目組從2015年5月開始對常德濱湖地區18戶農家庭院景觀設計進行了指導,并選取了柳葉湖區3戶農家于2015年7月開始建設農家庭院景觀樣板戶,獲得了較多有益的經驗。
3.1 場地清理
電線桿、衛星天線等要置于庭院周邊的位置,濱湖地區潮濕及積水,通過填土使庭院地面高于院外入戶道路。
3.2 圍墻與院門
圍墻與院門宜用普通的磚、鐵、石等材料,穩重而質樸;慎用外表光艷的不銹鋼、豪華瓷磚、人造大理石等,避免庸俗與虛華。造型與色彩上要與主建筑風格統一,整體協調。因平原地區庭院狹小,圍墻最好用柵欄做成半通透式的,使空氣流通、視野開闊,并且符合當地生活習俗。
3.3 園路與活動場地
主道可用混凝土澆筑,再壓模或鑲卵石形成條紋美化。庭院小徑可根據庭院大小與功能需求設計,隨意而自然,用建房時多余或廢棄的邊角瓷磚、黏土磚、石塊、卵石等鋪設。
3.4 園林小品
普通農家庭院一般不必設計任何亭臺,庭院中的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即可遮陽避雨,樹下設一桌幾凳即可供家人小憩。天然的池塘應保留,但不能離房屋過近,避免滋生蚊蟲和引起潮濕。庭院的周邊位置可設棚架,其上爬滿藤蔓、瓜果與花朵,其下供人行走、休閑與玩耍。棚架可用混凝土構造,也可用竹木搭建,成本低又耐用。庭院路燈設置一兩個即可,別致精巧對庭院起點綴作用[2]。可改造利用廢棄的生活用品與農具,以顯示農耕文化,體現鄉村風情,如用木船、犁、耙、石磨等巧妙組合,成為庭院中別致的點綴,可用瓦缸、石臼、陶罐做成農家風味的花器,利用漁具、蓑笠、斗笠等懸掛于墻面形成別致的水鄉情趣。
3.5 種植設計
濱湖地區土地平坦,地勢低洼,冬天寒風大,春天潮濕,夏天日照長、氣溫高,住房的四周可通過樹木的種植形成后高前低、北高南低的理想格局。房屋的北面或后面種植高大且四季常青,枝葉緊密的樹種,如松、樟、竹等,冬天遮擋北方強勁的寒風,又形成后有靠山的心理效果。建筑的南面或前面除種植幾棵遮蔭的大樹外,適當種植灌木、花卉或者留空,疏密適中,使建筑半掩半露,春避潮濕、夏享清涼、秋有瓜果、冬享陽光。因濱湖地區房屋側面與鄰居緊靠,可在庭院前后兩側栽種樹木,以增加私密性,但注意潮濕的春季早晚房屋墻角有一定的陽光照射以使室內外干燥。
湖區農家庭院面積不大,管理粗放,庭院景觀設計不能追求規則式花園的對稱和圖案效果,而應力求中式的小巧、自然、幽靜、寫意的意境,通過竹、松、蓮等氣節植物的設計表現主人的情操與精神,通過紅花與碩果的配置展現農家的喜慶與吉祥[3]。
庭院中種植幾棵果樹,既有碩果滿枝的美景,又有采摘品嘗的生活情趣。果樹不能離住房太近,以免潮濕和有害昆蟲進入室內。院墻的內外均可適當種植一些藤本瓜果與蔬菜,既可供食用,又可形成瓜爬院墻的景致。可適當種植一些常見藥用植物與芳香植物,以供家用和增加生活情趣。
湖區秋冬季節多數草木枯黃,農家庭院應重點補充秋冬綠色。引種女貞、四季桂、黃楊等形成綠籬,用修剪成形的松、柏、冬青、海桐等完成景觀構圖,保持四季常青。可引種少量紅繼木、雞爪戚等,與綠色葉片植物配合,豐富庭院的色彩效果。菊花、指甲花、節節高、美人蕉和雞冠花等草本花卉,分株移植或種子散播即可,其成本低、易存活,很受農民歡迎。引種園林花卉時注意空間、色彩、花期的搭配,力求構圖美觀、色彩豐富。當地苗木市場上價格合理,適合農家庭院引種的木本藤本花卉有杜鵑、繼木、紫薇、櫻花、碧桃、海棠、桂花、茶花、臘梅和梔子花等[4],種植時注意景觀的構圖與花期搭配,以使整體和諧,季季有花。
參考文獻
[1]楊愛民.新農村農家庭院景觀設計初探[J].福建林業科技,2011,38(3):167-170.
[2]周志偉,陳潔.農家庭院景觀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以湘西北丘陵地區為例[J].綠色科技,2016(1):140-142.
[3]邱爾發,董建文,史久西,等.閩浙地區鄉村庭院樹種的結構特征比較[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23-25.
[4]周興元.園林規劃設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