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劉世晶+王帥+沈逸
摘 要 水產品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池塘養殖作為水產養殖的主要方式,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水產品。隨著養殖產量的不斷提高,水環境逐漸惡化且水產品病害高發,最終影響了養殖水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基于此,梳理了池塘養殖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和應關注的信息,提出了適用于池塘養殖生產過程信息記錄和監管的方式,為養殖場生產管理和監督提供參考。
關鍵詞 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池塘養殖;可追溯;信息管理
中圖分類號:S96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5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產品的需要量越來越大。隨著捕撈量逐漸下降,養殖業已成為水產品主要供應來源[1],其中池塘養殖作為主要生產方式,在養殖產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近年來,水產品質量問題頻出,導致了消費者對養殖水產品的不信任,也影響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因此,保證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和養殖業的穩定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2,3]。
1 水產養殖信息追溯與食品安全
水產品的安全關系到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目前對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藥物殘留方面。水產養殖用藥不夠規范,導致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逐漸突出[4-6]。為了保證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必須對養殖生產過程進行監管,尤其是藥物使用的監督,而實現過程監管的有效措施是信息的記錄和追溯管理[7,8]。
2 池塘養殖生產過程關鍵信息
為實現池塘養殖生產過程可追溯,需要采集并記錄養殖設施的基本情況及養殖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信息。考慮到水產養殖業的特點,主要的過程環節信息如下。
2.1 養殖場
養殖場基本信息應包括養殖場名稱、地址、負責人聯系方式、所處緯度、海拔高度、年均氣溫、水源地和養殖水域面積等,通過緯度、海拔、年均氣溫、水源地和養殖水域面積等信息可以大概了解養殖場的天然環境條件和基本生產條件。
2.2 池塘
池塘是養殖場的基本生產單元,池塘信息一般包括編號、面積、長寬規格、深度、進排水設施和設備配置情況等。面積、深度等基本條件決定了池塘適合的養殖品種和養殖模型,設備配置則與養殖模式和養殖密度息息相關。例如:水深的池塘可以適當提高單位面積的養殖密度,但相應的增氧設備配置也要增加,以確保池塘水體充足的溶解氧,從而保證養殖對象健康生長。
2.3 苗種
苗種是水產養殖的基礎。高質量的苗種是保證養殖高品質商品魚的關鍵和基本條件,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苗種的選擇和管理。與苗種有關的信息一般包括品種、規格、放養密度、放養日期、苗種來源、是否檢疫和檢疫單位。規范的苗種管理可以減少養殖過程病害的發生,從而保證商品魚的品質。
2.4 飼料投喂
飼料是養殖魚類生長的物質基礎,飼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產出商品魚的品質。飼料信息包括飼料名稱、主要成分、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批次號、保質期和存儲方式等。除飼料本身的信息,還需要關注飼料投喂過程的信息,包括每天的投飼量、投喂時間等,過量投喂會影響食用口感,同時也會導致病害發生。
2.5 藥物使用
漁藥的使用是水產品安全問題的核心。養殖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的要求使用,嚴禁使用國家規定的禁藥,允許使用的藥物也必須按照規定的用量和休藥期來操作。與藥物有關的信息包括藥品商品名稱、主要成分、生產廠家、生產日期與批次號、保質期、保存地點與保存方式以及藥物施用信息,包括施藥量、用藥時間、施藥方式、施用人、施用范圍和休藥期等。
2.6 水質
良好的水質是保證魚類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許多病害的發生與水質惡化有直接關系,因此需要監測養殖過程中的水質情況。常規的水質信息包括水溫、溶解氧、pH值、透明度等,有條件的養殖場還可以監測水體氧化還原電位、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氨氮、亞硝氮、總磷、總氮和葉綠素等。上述水質信息既可以人工采樣后在實驗室檢測,也可以使用傳感設備在線自動測量。采集水質信息時需要同時記錄測量的時間,從而分析養殖過程中水質變化情況。
2.7 養殖對象生長
養殖對象生長信息主要是指養殖魚類的生長速率,包括體重增長速率和體長增長速率。正常情況下體重和體長保持一定的相關性,如果干體重增長速率大大超過體長增長速率,可能是發生某種病害,也可能是投喂過量。體重和體長一般通過打樣方式來測量。
2.8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指養殖生產過程中的日常操作,包括養殖周期開始前的曬底、消毒、進水等,養殖過程中的病害情況、換水情況、每天的吃食情況、增氧設備使用情況等,這些信息與養殖效益和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做好記錄管理。
2.9 捕撈和銷售
養殖周期結束時,會捕撈并銷售池塘內的商品魚,該環節的信息也應進行記錄以用于后續流通環節的追溯,便于在發生質量問題時可以追蹤到產地養殖場。相關信息包括池塘編號、捕撈時間、品種、數量、規格、銷售去向、是否檢疫及檢疫單位等。
3 信息記錄與監督管理
養殖過程中的信息應統一記錄和管理,有條件的養殖場應建立計算機化的養殖生產信息管理系統。飼料、藥物等生產資料統一管理,采用登記備案和按需領用的制度。實行用戶登錄和權限管理,養殖生產人員在權限范圍內通過管理系統記錄養殖生產過程中的信息,監管人員可通過系統監督生產人員填報記錄的信息,從而隨著掌握整個養殖場的生產情況。
4 結語
針對池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本文梳理了養殖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和應當關注的信息,并提出了信息記錄和追溯方法。通過對上述養殖信息的監管,可以較為全面地掌握養殖過程情況,提高監管效果,實現生產全過程的可追溯,從而保證商品魚的品質和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唐啟升,丁曉明,劉世祿,等.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J].中國漁業經濟,2014,32(2):5-11.
[2]蔣翠紅.水產養殖業可追溯性管理與漁業可持續發展[J].南方農業,2016(3):152-154.
[3]孫麗萍,楊萌,楊樹奇.山東省水產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11):14-16.
[4]王昕煜.水產養殖用藥與水產品質量安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4):39,42.
[5]肖恒.水產食品安全影響因素的研究論述[J].食品安全導刊,2016(36):44.
[6]宋菊梅.漁藥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J].中國漁業經濟,2015(4):39-42.
[7]陳玲.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綜述[J].海洋與漁業,2016(7):68-69.
[8]陳校輝,鐘立強,王明華,等.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研究與應用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5(7):5-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