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摘 要】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關鍵詞】學習興趣;實驗教學;物理現象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有特殊地位,是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直接培養學生用實驗驗證和探索規律的能力,是其他任何手段不能替代的。
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演示實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2.物理實驗形象生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心理素質良好,好奇心強,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本身就帶很強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對實驗演示往往比聽老師講課感興趣得多。所以,幾乎所有學生上課時盼望老師早一點做實驗。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靜心設計實驗,并進行演示,創設一定的情境,增強其趣味性和新穎性,便能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只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厚毛巾墊上的另一只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入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授。又如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方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誰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4.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實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律性。
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記得牢。直到幾年后,有些學生還說這個實驗很有趣,印象深刻。通過演示實驗,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優化學習效果。
二、教師教授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1.生動風趣,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想。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3.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
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和規律都是從觀察中發現的。例如,牛頓通過對蘋果落地的思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過觀察吊燈的擺動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例如,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尾巴——鐵鏈?在干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么現象?通過引導,學生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
4.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是活躍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總之,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解頤笑語,深入淺出、智中見智的特點和功能;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知識。不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對實驗問題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異;解決實際問題能夠不拘一格,多方設計。只有不斷運用創新思維方式解決問題,才能擺脫習慣思維的束縛,拓寬思維范圍,從而使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不斷提高職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