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意
【摘 要】最近幾年,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與沒有創新意識等情況普遍存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存在嚴重影響。小組合作學習主要以學生個體合作要求為前提,根據小學生遇到一個數學問題不能解決時,實施合作學習十分重要。目前,由于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教師首先留置學生思考的時間,將小組的學習任務充分明確,組員間互相促進與激勵,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促使其的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對其合作精神大力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實驗;研究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在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散思維以及創造能力等的顯著提升。現對本校4-6年級的學生的數學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并對實施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課堂效果密切觀察。
1.2 方法。
1.2.1 科學分組。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是將各個小組成員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獲得知識,如若各個小組成員都自愿組合,教學任務一般情況下會不能正常完成,學生也不會獲得知識。所以,合理分組十分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對分組的過程中,對各個學生自身具有的優缺點給予充分考慮,科學分組。如,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可按照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接受能力的不同等,根據組間同質與組內異質的要求分組。使各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將本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教學任務一同完成,同時,還應該確保組內與組間的平衡。
1.2.2 教學任務的充分明確。對教學任務充分明確,使學生在課堂中明確方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于各個小組的具體情況,制定對應的教學任務,組內也應該選擇一個組長為各個組員進行任務的分配,可以確保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為教學任務的完成做出自己的努力。
1.2.3 合理掌握合作機會。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合作實現自身的價值,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便于將教學目標一同完成。但是,并非全部的教學內容都能夠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必須對教材內容進一步的研究,將教材理念充分明確,這時找到準確的合作機會,例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將任務獨自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思考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困難,以及課堂上學生回答的問題不夠全面的時候,均能夠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各個學生可以根據多種角度將自己的意見與見解充分的表達,與組內成員一同交流與探討,相互補充,最后可以得到最全面與最合理的答案。
1.2.4 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在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應用時,應該建立健全評價機制,便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與結果給予及時、有效的評價,同時,應該對于小組內的各個成員的具體表現等實施全方面的評價。此種評價機制的有效建立,除了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以外,還可以促使其集體意識與團隊精神的提高。
2.結果
一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為各個小組合理布置學習任務,小組成員與成員間為了將教學任務共同完成,積極與成員討論與溝通,促使學生的溝通技巧的得到鍛煉,逐步對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進行培養。二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把主動權再次交到學生手中,教師在課堂上起到指導的作用,指導學生充分的將思維發散,與小組內學生相互學習,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表現出來。三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使學生全方面素質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與學生間一同探討與交流,將教師設置的教學任務一同完成等,不僅使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還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養。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對學生的全方面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討論
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在多數國家中普遍應用,因為其應用效果顯著,被人們稱為近年來較為成功的一種教學改革。其將傳統教學"填鴨式"與"接受式"充分改變的一種新型方式,逐步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選擇的現代化的數學教學觀認為,教學應屬于教師與學生雙方面或者多方面的一種活動,其以數學課本為媒介,根據教師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的共同作用,促使學生掌握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思想方法,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產生較好的學習習慣與個性品質。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使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全方面素質得到培養;最終促使學習效率的明顯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中必須合理應用,與教師的講解、示范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所以,在適宜的情況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十分重要。只有按照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時機,才可以將其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例如在對"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為了使學生對平均分有深入的了解,有意的設置問題:將一個圓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是嗎?由此引發學生的討論,很自然的產生了正反兩方,進而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時機。這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十分合理。還例如,在對"統計與可能性"一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拋擲硬幣的實驗中,很自然的需要兩個人合作完成,可以選擇同桌共同合作,一個人拋擲,另外一個人記錄。如在對"圓的周長"一課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間的聯系,小組成員應用合作,這樣才能完成圓周長的數據測量與發現圓周率。這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時機適宜。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能夠促使學生全方面素質的提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調動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