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園園 律國霞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以由人數不等的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為基本的組織形式,以小組成員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學生獲得自主性的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在實施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小組組建不合理,組內分工不明確、小組成員參與程度不均等、教師缺少有效的調控技巧、教師角色定位不準確、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對合作學習缺少有效的評價等。因此,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是我們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全過程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一種強大的內趨力,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對學習充滿熱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新課改倡導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這樣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與濃厚的興趣、欲望,進而全身心地參與探索、研究等學習活動的全進程。
二、提高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可以滿足學生全面的社會需要,有力于改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能真正發揮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強化學生與環境的交互活動,有效促進學生心理機能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最簡便易行但效果顯著的模式,對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非常切合。
(一)培養小組長的提高合作學習時效。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步驟進行組長的培養:
⑴培養第一位組織者。
小組討論前,先選定智力水平良好,發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
⑵對組長進行有效的培訓:
第一,督促組長積極主動地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合作意識;第二,指導組長組織合作交流時,要先進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勵組員大膽發言,讓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先聽后說,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第三,指導組長在交流過程中進行靈活協調,如對于回答正確的同學報以掌聲,當出現意見分歧時,組長應問個為什么,請組員說出理由,當出現冷場現象時,組長應帶頭先發言,起表率作用;第 四,指導組長善于收集組員在交流中對同一問題目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時準確地向老師匯報。從而培養組長的組織、安排、協調、歸納能力,促進合作交流的有效進行。
⑶組織者的輪換。
當第一位組長已具備一定組織能力時,就要更換組織者,培養每一個學生的組織能力,產生多位組織者,提高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交流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個別差異的不同,會明顯表現出不同組織水平,這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教師不能因學生的差異就剝奪學生鍛煉的權利發展的機會,而要致力于在學生原有的能力基礎上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師在小組合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1、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分工。 首先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初期,要讓學生感受到合理分工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合理分工的意識。例如:在講授認識厘米時,要求學生測量數學書的長、數學練習冊的長、課桌面的長,并做好記錄。教師布置好任務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有意識指導一組學生進行分工,這樣這個小組會很快完成任務,再讓小組成員介紹快速成功的經驗,讓全班學生都感受到分工的重要性。其次在每個小組中選擇一位比較有能力的小組長,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肓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所以,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一位小組長是非常必要的。小組長選好后,對小組長進行指導、培訓是至關重要的。第一督促組長積極主動地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合作意識。第二,指導組長組織合作交流時,安排要有序,分工要合理,保證小組成員都有表現的機會。例如:課堂中的討論學習,組長可以根據組員的特長進行分工:寫字好和快的同學當記錄員、語言組織能力強的同學當發言人等等。當然,為了使每位小組成員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小組成員的分工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而應有一定的輪換。再有教師還要隨時注意學生在分工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
2、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與學生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因此,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注重自身參與,并有選擇的重點參與小組的合作學習中。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在過程中給于學生幫助,并可以在過程中給學生起示范作用,教給學生一些合作技巧。另一方面給學生一種無形的期望,激勵學習積極討論、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3、及時、有效地評價。首先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要讓學生經受挫折,更要讓學生感受教師的信任和贊賞,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巡視和學生問答進行合作過程中的評價。在匯報合作學習結果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的發言作出明確的判斷,有時判斷要委婉或延緩一些。有這樣良好的氛圍,學生會更喜歡小組合作學習。其次,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必須改變以往單純鼓勵個人競爭的作法和相應的評價方式,要側重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將整個評價的重心由激勵個人競爭達標轉變為激勵小組集體合作達標,確立全新的合作學習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
總之,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要轉變新的觀念,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主動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中,對小組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在數學課堂上使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