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蘭英
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單一的講授為主,教師一股腦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得本應該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也變得枯燥乏味。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進行反思,尋找新的途徑激活語文課堂。
一、創設情境,讓課堂“活”起來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而學生也習慣了跟在老師后面走的被動的學習方法,現在一下子把他們推到前面,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生們存在等待心理,一時難以上路。但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領路人,又是一個普通的學習參與者,教師既要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又不能以“權威”自居,要發揚民主,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1、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只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2、調動學生想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就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題目,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
3、在教學中鍛煉學生實踐、探索、合作等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
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試一試”,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激活教材,讓課堂“活”起來
激活教材(書本知識),把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的狀態”,靈活機動地駕馭教材和使用教材,是使語文課堂“活”起來的基礎,教師要細品課標的要求,理清教材程序,模清學生認知情況,制定出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教師還善于篩選課文中最主要的內容,集中精力解決重難點。
教師要利用畫面,音樂等手段引導學生產生聯想,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要用自己富于感染力的語言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在頭腦中重塑文字里表述的形象、畫面。
語文教師要合理的靈活的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語文課都必須用上現代的教學手段,也不是每一節課中現代教學手段用得越多越好)堅持采用“啟動”的教學形式,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中要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根據文章特點而定),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課前精心導學,創造性地利用其他多種形式來導入新課,來渲染課堂的氣氛,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創設問題,情境營造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思維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和情境,也是培養學生積極、興趣廣泛和強烈的求知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與學和諧統一的必要環節,教師可利用課本本身具備的戲劇性,創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形象而迅速的理解課文,如《松鼠和松果》一文,抓住課文中有些素材適合表演,讓學生編寫課本劇。讓思想插上翅膀,在知識的藍天中自由翱翔。
語文姹紫嫣紅,春色無限,所選課文無不體現出千差萬別的文本個性和各不相同的學習個性,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靈活多變。按不同文體、巧設課型,在尋求藝術性中,再巧妙點擊個性,使語文教學多元化、快樂化。如詞語、成語、熟語、俗語等趣味語文課,詩歌朗誦課,讀書筆記交流課,劇本文學表演課,漫畫賞析課,歌詞點評課,廣告設計課,想象繪畫表述課,聆聽故事表達課,社會問題討論課??梢哉f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學習就有多廣闊這句話。抓住文體巧設課堂使學生主動參與,就能讓學生收獲快樂,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三、借助信息,讓課堂“活”起來
語文學科除工具性、人文性外,時代性地很突出。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信息是教師的耳眼,是教師掌握教學動態,不斷改進教法、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掌握時代的信息,教師的教學素材,教學思路才能猶如泉涌,不斷迸發智慧的泉源,這就是說,信息是你思路的靈感來源。
現在,遠程教育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充滿時代氣息中學習語文,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好,好多東西比光是書本和粉筆強多了,如在教學《識字4》,讓學生先看看動物世界中關于昆蟲的片段,學生就覺得《識字4》可有意思了,學習興趣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有機會和家長交流,我就告訴他們,不能一味的阻止娃娃看電視,我會引導他們看相關的電視節目,如“電視散文”、“百家講壇”、“動物與自然”和各種訪談錄等,如頒獎詞,網上的論壇,跟貼,貼吧,解說詞等都可以走進語文課堂,既鮮活又生活化,此外,學生周圍環境的變化,社會新聞、學校班級動態,電視劇的播出,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他們生活的組成部份,都是很好的材料源。善于捕捉這些信息,善于把這些信息與語文教材結合,與學生興趣結合,教師思維就會多元化,成熟化,思路就會放飛,學生和教師就都會在快樂的體驗中完成語文學科的教與學。
語文知識豐富多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靈活采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