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柱
【摘 要】多媒體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完成知識建構。本文分析了多媒體與初中歷史結合的意義,對二者的結合途徑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歷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歷史;教學;意義
歷史作為重要人文學科,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涉及到人類生活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其豐富的歷史材料與多姿多彩的素材為教學提供了諸多可供應用的信息,鑒于歷史教學的豐富性,應用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相結合,可更好的開拓學生視野,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本次簡單探討了多媒體與初中歷史結合的意義與途徑。
一、多媒體與初中歷史教學結合的意義
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已經有不短時間,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結合讓教與學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尤其是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對于課堂改革、創新實踐有重要意義。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以往的歷史課堂受限于教學條件,教學方式與方法不免僵化有失靈活,無論是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還是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都受到了限制,學習興趣與熱情無法被很好的激發,長久下來,不少學生不免會有厭學情緒,且由于書本知識的滯后性,在詮釋教學信息方面有一定弊端。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的結合顯著改善了這一局面,多媒體技術可以應用圖像、文字、視頻、聲音等吸引學生興趣,增強感染力與表現力,教師可利用這些技術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提升感官認識,開拓學生視野,在有限時間內提升信息傳遞總量,并與時俱進做到歷史研究信息的同步傳授與教學。
當前新課改提倡素質教育與全面教育,教學體系建設也趨于多元化與現代化,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可以改變以往被動承受的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加充分且自由的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興趣和教學效率有積極影響,尤其是在學生智力開發與能力開發方面有先天優勢。多媒體技術促使初中歷史課堂變得更加開放且多元化,學生們將從枯燥乏味的機械記憶走向生動活潑的主動記憶,完成歷史知識的建構。比如近代史最重要的知識點抗日戰爭課程學習中,教師可督促學生自己尋找相關影視資料與文字資料,收集相關新聞報道與影視劇來印證書本知識與觀點,可與2014南京國家公祭相聯系,與電視上近幾年連番播出的多部優秀影視劇相聯系,與當前中日關系與歷史進行聯系,這對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的結合改變了傳統教研方式。歷史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可為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提供途徑與平臺,改變以往教研方式的狹隘性,提升教學技術含量,通過網絡技術與信息共享更快、更加精確的收獲各類信息輔助教學,在歷史課堂中支持教師完成多元化教學,這對于歷史教研模式無疑是一種革新,為教師積累教學資料與經驗、促進師生互動交流提供平臺與途徑。初中歷史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既是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必然途徑,對于歷史課堂也是一種有效的創新實踐探索。
二、多媒體與初中歷史教學結合的有效途徑
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結合有多種途徑,我們簡要探討下目前常用的幾種:
圖文聲樂結合營造教學情境。歷史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一個個人一件件事,在教學中時常有機會向學生穿插歷史故事與傳說展開教學,多媒體技術可提供各種豐富的歷史文字與圖像材料,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融入到教師所創造的歷史情境中,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方式接觸到歷史信息所代表的一切,對于學生理解、認知歷史知識有輔助作用,可加深學生印象,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認知,教學的方向性可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不同情境的渲染下充分感受學習樂趣與深意。尤其是當前國內傳統歷史文化保護與研究成果頻頻,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可用于教學的素材,通過制作幻燈片、影片等對歷史知識點和文化主題做深入了解,從而提升教學信息傳播量、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多媒體技術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聲樂結合,教學中合適聲樂的插入將會增強學生不同情境的情感共鳴,更好地做到知識與歷史素材的結合,使得平面化的教學變得更加豐富立體,讓學生融入情感,加深他們的理解與印象,通過思想與情感上的共鳴提升教學效果。
結合素材再現歷史。歷史教學最避諱一味地堆積歷史素材,要通過合理地梳理編排讓學生按照知識的內在邏輯與聯系從淺到深逐步掌握,多媒體教學正是為此,便于學生深度掌握歷史。教師可通過大量歷史素材的再現讓學生深刻感悟到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特色,將歷史故事與人物鮮活的帶入課堂,讓學生在多感官刺激下身臨其境的接受歷史知識與事件,引導其做發散思考。比如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可結合影視劇、史書與文化著作多管齊下對這一時期的政經文化做重點點撥,對漢唐歷史文化做講述的時候可結合考古成果、影視劇資料等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這些知識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現象。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結合可改善教學方法、學習模式與教研模式,可更好激發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高效完成知識的建構,應用價值高、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