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字、詞、句是組成語文材料的基礎。對于學生學習語文來說,生字是基礎,是根本,沒有了對新詞匯的吸收和內化,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也就顯得空洞和蒼白。很多老師認為,到了中高年段,閱讀與習作成了教學重點,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已經通過低年段的學習,掌握了大量的識字方法,擁有很強的識字能力,中高學段的識字教學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只作恰當指導來完成識字、寫字的任務,于是語文課堂中的字詞教學要么“放任自流”,要么“事無巨細”。毋庸置疑,識字寫字仍然是我們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關鍵是教師如何在要害處、關鍵處點撥指導,如何用最少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去達成識字教學的效益。
一、預習前的“熱身”
到了中高年級,老師們往往認為學生已經具備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在學習新課之前,要求學生讀熟課文,要引導學生在書上留下記號,比如本課的生字出現在哪句話里,圈畫字詞,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要著重地做個標記,然后自主練習。生字詞的預習可以說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自學空間。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往往會錯誤百出,而且這些錯誤一旦產生,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強大力量,改起來難度大,而且很容易“犯老病”,實在是頑固。為擺脫這種困擾,在學生預習新知之前,我都會給予他們適當地指導。在預習的時候,我還會建議學生查查詞典,有意識地積累一些與生字相關的詞語,并認真記錄在語文書生字旁的空白處(便于老師檢查,并及時表揚激勵),語文的學習就是讓學生積少成多,厚積薄發(fā),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二、運用中“練兵”
字詞是語言的基本材料。眾多字詞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句句話,一篇篇文章。因而字詞在以發(fā)展學生語言為根本任務的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語文學習的這一特點,巧妙、靈活地組織教學,使詞語與句子的訓練相結合,和讀與寫相聯系,使學生語言能力得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一)、在閱讀教學中抓住關鍵字詞。如:在學習《梅花魂》一課時,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教師提醒學生回顧在本篇課文中你記住了哪些與“梅花”相關的詞語?學生不難回答出這些詞語:“風欺雪壓”、“頂天立地”、“低頭折節(jié)”等,然后讓學生帶著“什么是梅花魂”的問題進行閱讀思考,把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使學生對關鍵詞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具體、更透徹。
(二)、課堂結束時運用詞語總結。我們上課時,往往會把關鍵詞語板書在黑板上,使教學內容簡明、扼要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課快要結束時,如果能運用這些關鍵詞語作以總結概括,會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詞語掌握更牢固。例如:一位老師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臨近結束時,指著黑板上的板書“精彩、糟糕、謹慎”三個詞語,要同學們用簡短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既練習了說話,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三)、選擇“詞語盤點”詞語練習運用。教材每個單元都有專門針對整個單元詞語訓練的“詞語盤點”,這些詞語為課文中的新詞、重點詞。這項內容,旨在指導教師,也在指導學生把一個單元的生字詞做一下盤點清理,查漏補缺,及時復習,反復強化鞏固。完成這項練習,可以讓學生利用這些詞語作提示,回顧課文內容,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讓學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說一段話,學生做這項練習時,興致極高,而且把“鞏固詞語、尋找素材、實踐運用”集于一身,一石三鳥。
除上所述,我們在平時進行的字詞練習,我會把這項作業(yè)作為“獎勵”找同學來批改,他們比老師更有時間,也會比老師更細心,改完后還要負責找同學改正錯誤,再向老師匯報字詞練習情況。看著這些個小老師一本正經的樣子,真為自己的這一做法感到興奮,既讓老師從作業(yè)批改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又給了學生“與生字面對面”的機會,其效果絕對頂得上他們重復地練習。
三、生活的“表達”。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習語文必須與生活巧妙地溝通融合。因此,字詞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所以,教學生字,我們應該堅持以“用”字為重,以綜合使用所學的新字、舊字作為識字教學及檢測的手段,辨形識字與使用新字同時進行。高年級的識字教學要以鞏固低、中年級的識字效果為基礎,以舊帶新,以新固舊,在用中學,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效果。這種復現一定不是只是單一的聽寫。例如,我會指導學生自己設計練習的題目,既達到了復習鞏固,熟練掌握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另外,字詞教學應該把學生學習的內容向相關的生活領域拓展,并使兩者溝通融合,以此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和現實生活的感悟能力。葉圣陶先生說:“要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詞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才會有豐富的了解和靈敏的感覺。”葉老的話給我們深刻的啟示,教學詞語,只注意了讓學生查詞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缺少生活體驗是不行的。對此,字詞教學還要注重與與生活相溝通。如在五年級上冊教材第四單元的“詞語盤點”中,學生積累了“小心翼翼、不容爭辯、依依不舍、大喜過望、輕松自在”等常用的詞語,就啟發(fā)學生在腦海中放電影,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浮現出的一個個鏡頭。這樣教學詞語,學生有了真實的體驗,比死記詞語的效果好。在單元的作文中,如果誰巧妙準確地使用了一些好的詞語,我們會大加表揚,鼓勵他們的作文語言更加具體,更有內涵。
實踐證明,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采取有效策略學習生字新詞,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感悟文本,引導他們在各種語境中留心學習語言,形成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感,讓中高年級的字詞教學厚實而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