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信——古老的寫作,生活的需求,現(xiàn)代人交流一個電話,一個短信,甚至QQ、微信還可以視頻聊天,都十分快捷方便,對于我們當今的孩子書信更是一種十分陌生的交流形式,但是書信也有其他交流形式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是有溫度的溝通,是生活的真實需求,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分享兩個案例?!娟P鍵詞】書信;寫作;生活;需求 正文:書信是一種古老的交流形式,它是在沒有現(xiàn)代信息設備時,距離很遠的人們進行交流的必要方式。由于有了先進的信息設備,現(xiàn)代人交流一個電話,一個短信,甚至QQ、微信還可以視頻聊天,都十分快捷方便,對于我們當今的孩子書信更是一種十分陌生的交流形式,但是書信也有其他交流形式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那就是他可以經過思想沉淀,放入濃濃的情感,手寫讓仍覺得有溫度,感情摸得著,感受得到。其實,對于學生來講不僅可以溝通親情,也是一種良好的作文練筆機會,也是生活中真實的寫作需求。列舉兩個案例:案例一學校開展小黃帽檢查崗活動,成長幣活動,這就是身邊的生活。開始施行,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在下面議論紛紛,與其在下面議論,不如讓孩子們真正參與決策,他們很有思想,這也是他們參與學校決策關注身邊事情的鍛煉機會。于是我請孩子有理有據(jù)的做調查,之后做出自己的分析,分析利與弊,最后以寫信給校長的形式,提出建議,這樣書信成了交流的需要。當然,教師要教學生寫信的方法、格式,講根據(jù)不同的寫信對象,要選擇有禮貌的口氣來寫作。講如何做到能說服別人,讓別人感到善意與溫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入調查研究,思考分析,書信用語禮貌、生動而合理,既交流溝通了思想,又參與了學校決策,書信得到校長的肯定,并得到了校長的回信,孩子們倍受鼓舞,得知小張的重視和部分意見得到采納。孩子們激動萬分,又主動給校長寫了回信,表達了自己的激動心情,和對校長的愛戴。在這書信來往中,寫作成了生活的需要,成了主動溝通的橋梁,自然孩子們寫信的同時也鍛煉了寫作能力。案例二六年級起始,家長反映孩子開始逆反,經常頂嘴甚至和家長吵架,于是我想到了寫信的方式,它便于家長和孩子都能冷卻和梳理情緒和感情,能理智的思考和解決問題。九月開始,開展“每月一信”活動,孩子給家長寫一封,家長給孩子回一封。開始需要幫學生梳理要寫的內容,在我的啟發(fā)下,孩子們歸納先要談談一個月來的學校生活大事小事,再要談談自己對父母付出的感謝,有鬧情緒的可以借此機會道歉,最后,可以寫寫下個月的打算或自己對父母的希望。這樣引導了兩三次,孩子們就能自己把握了。從每封信中發(fā)現(xiàn),前兩次不僅孩子不自然,像完成寫作任務一樣拘謹,就是家長也是拘謹客套,但是到了第三封,就漸入佳境了,語言開始優(yōu)美溫情,親昵自然,家長也投入其中,不再是說教,而是有針對性地為孩子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心理問題,一年下來,十封信打開了親子溝通的局面,很多家長和孩子成了好朋友,家長和我更是都發(fā)覺,孩子的信越來越感人,作文水平大大提高。當然這只是書信作文中的兩個案例,這其中還有跟老師說心里話的書信溝通,跟好朋友消除誤會的書信,跟西部小朋友的手拉手建立友情的信,假設給教育部長的書信等等。漸漸地書信這種古老的交流形式已成為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作者簡介: 呂伯洪:女,漢族;45歲;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對語文情有獨鐘。理念:“一切教育基于學生,視學生為平等生命”“語文即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