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摘 要】要提高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解題能力,要從各個方面入手。先要深入了解閱讀題目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們對英語掌握的基本水平。在此基礎上,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抓住首尾,理解每段的基本內容,整體上把握全文。本文主要針對相關的初中英語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來做詳細說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語文,對語文非常的熟悉,我們就可以借用其相似之處來分析對英語的閱讀理解。首先,他們都有分文章的內容、主題、結構、作者的思想或情感態度。還有就是,他們也分各個段落,每個段落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又是會有所不同,段落的前后可能也會有聯系,比如上一個段落的尾句與下一段的首句相互照應。其次,都要對重要的或寫的較好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認真的研究閱讀,這就叫粗讀與細讀相結合,這樣文章才讀的通,讀得透,也特別針對個別的題型。
1.按照文章內容進行分析
初中英語中閱讀理解的文章按照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1 敘事類文章。這類文章比較簡單,主要是描述一些故事,有開始、情節發展、高潮、還有結尾,故事結束之后往往會有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及生活的感悟,這便是其中心思想。
1.2 對話類文章。這類文章是最簡單易懂的,通過了人物對話來的形式來表現故事的發展,學生應該多多的注意不要將人物角色弄混淆了便可。
1.3 廣告類文章。類文章內容簡單,但是詞匯相對較難,因為其中含有專有名詞(國家名、地名、書名、還有一些促銷產品名等等)。學生面對這類文章也不用擔心,只要抓住主要的內容就行,難的詞匯的意思根本就不用深入理解。
1.4 科普類文章。這類文章是最難的一種,每當學生談起這類文章就眉頭緊鎖,確實其對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的高,在抓住結構、內容的同時還需要理解個別詞匯,而其中可能包括了醫學上使用的專用詞匯,重大的軍事、科技、發明的、商務專用的高級詞匯。針對此類文章,學生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猥瑣逃避,用平常的閱讀技巧閱讀即可,注意不要太過細讀,這樣反而會得不償失。
1.5 建議類文章。這類文章主要是對當下的一些社會、教育、環境情況的一些觀點以及整改措施,其也是較簡單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的類型,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同的學生水平也是不大相同的,老師也可分層次來傳授技巧。水平較高的學生只需要多讀一些難的文章,多積累從文章中摘錄的生僻詞匯、短語、句型。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細心、耐心。水平相對不高的學生就應該按照老師說教的方法來答題,這樣要獲得高分也不是非常的難的。
2.根據文章題目進行分析
拿到了一篇完整的閱讀題,先是大概瀏覽一遍題目要求,一般有這幾種題型。
2.1 事實細節題即對于下面幾種選項描述不準確或者是準確的是,這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內容的整體把握,有些句子可以在文章之中找到原文來一一檢查,所以排除法將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2.2 選擇適當的題目,這個同樣是要求抓住全文主題。
2.3 細節辨析題即作者對某個觀念的態度是,這題是挖掘作者感情基調,學生就需要多多歸納描述態度情緒的詞匯,比如積極、消極、客觀、主觀、討厭、贊同等。
2.4 名詞推斷題即猜測劃線詞匯的意思,當然考察的都是生詞,學生可根據同形詞匯( 詞匯之間具有相同的部分)這需要學生在平時單詞拼讀標準,所謂同形就會同音,他們具有意思之間的聯系,這樣也便于猜測,也可以根據上下文已知部分進行邏輯上的推理和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語法分析,還可依靠常識和經驗做出相應的判斷。
2.5 明確目的、原因,即某個人物做了某件事情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什么。
3.進一步閱讀文章
瀏覽完了題目之后,就可以對文章進行粗略的掃描,這一遍主要目的是整體把握全篇內容、結構、主題、思想等。完畢之后再來理解每一段落的大概意思,此時應該要快速的記憶,不然后面在做題的時候忘記了再反過來在文中查找費時費力,最終的效果還不佳,這樣而失分是最不應該的。讀完了兩遍之后開始做題,就按照上述的方法即可,個別拿不準的還需要仔細的斟酌科返回到原文反復思考之后再繼續答題。做完了題目之后還有時間檢查的同學也可以再仔細閱讀一遍然后再做一遍,這樣可提高答題準確率。很多的人都會選擇題海戰術,自然是有它的好處可在,閱讀的文章多了,學生的思維也會轉換得更快,解題經驗也會更加豐富。
4.加大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報刊、雜志,多多聽一些英語演講文稿,看一些原版美劇(注意:非中文字幕的)來提升閱讀能力。同時,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很有幫助,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不了解外國的文化就不能真正的讀懂英語文章,甚至是不能理解其內涵造成誤解。進一步增強對外國文化的理解,為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
總結起來,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主要就是:了解文章有哪些分類來做針對練習;了解有哪些題型來做針對答題;正式閱讀時讀兩遍,第一遍粗讀,了解大意即可,第二遍細讀,準確掌握;發散思維積極聯系所學內容猜測大意;細讀文章時掌握細節,可一邊讀一邊用筆做好記錄,把有關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起因(即五個W:Who、What、When、Where、Why)劃下來。以上是學生需要做的,作為教師,應該多了解不同水平的學生來進行因材施教。當然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學生可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方法,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
學生要明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后應該認真的收集文章中的高頻詞匯、重點短語甚至是背誦精彩段落。要知道面對以后的任何的考試,不管題目的難易程度,詞匯短語才是王道。我想這有大概又是涉及到了個人的學習心態問題,如果人人都能保持一個好學勤學的心態,那還有什么是學不好的呢?一個人的發展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引導學生們的學習是老師們教書育人的最重要的責任。只要學生的學習心態端正了,再結合上述的一些答題技巧,他們一定會征服英語考試中的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