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統貴
【摘 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所謂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小學學科課程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學科課堂教學作為信息技術的有效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科課堂教學的一種嶄新的支撐,提高學與教的效率,改善學與教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朝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靠攏。【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 一、什么是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就是指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語文學科教學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要服務于語文課程,信息技術是語文教學的工具和手段,整合的主體是語文課程而非信息技術。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目標1、提高學生運用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目標提出要讓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檢索信息和積累信息文獻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校園網或因特網里查閱語文的有關信息的能力。2、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指出“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語文信息資料的搜集、加工、處理,或者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式閱讀與寫作。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響效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使注意力持續時間延長,有利于學生的深度觀察與發現。總的來說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目標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三、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優勢1、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網絡技術正是由于通過采用超文本結構,使信息呈現多形式、非線性網狀結構,具有信息大容量儲存的特點,可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識和學習信息,并能提供界面友好、多向交流便捷,資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環境。2、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最主要途徑,在有限的時間里,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學生,改變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培養。3、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諸如此類的名言都毫無疑問地強調了開始部分及興趣激發學習活動的重要性。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調動不起來,教學活動就不能順利進行,更談不上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了。電教媒體的滲入,從客觀上加強了學生的感官刺激,使學生感到新奇而有趣,能夠比較充分地迅速地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并使無意注意逐步轉為有意注意,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充滿學習的欲望,從而進入“我想學”的良好的狀態。四、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策略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可以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1、要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現代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要求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2、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協調和監控的作用。網絡的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幾乎所有信息都能找到。而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增強,師生關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新的師生關系中,網絡成為聯系教師與學生的關鍵因素。信息技術的教育運用是利弊并存的,也有不利于學生的特點:一、由于網絡本身的無生命性特征決定了網絡教育中會發生疏于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感情熏陶;二、網絡資源豐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學的內容,還有很多諸如游戲之類的內容,可能會使學生墮入其中無法自拔;三、網絡資源的信息內容大而泛,還有很多重復出現的,或是查找到的信息與要教的內容沒什么關系,學生很難一下子進入主題,容易產生迷茫。教師應該努力克服這些不利的因素。教師要加強教學手段研究,促使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以克服現代教學手段在思想品德、人格感情教育方面的不足;加強教師監控;加強學生健康的學習觀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的教育。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只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一定能有力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