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摘 要】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科學,對學生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在實踐基礎上構建對應教學內容.新時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體系中明確指出要圍繞技術能力設置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資源配置,將能力教學放在信息教學的核心位置.在上述要求下,如何構建新時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結構,優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體系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面臨問題;對策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概念不明確
教學概念不明確是造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益大打折扣的關鍵原因.當前許多學校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都并未完全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沒有在該標準基礎上構建系統化、科學化教學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學校只是進行信息技術知識教育,沒有在知識教育上實現能力拔高,最終造成學生信息技術個性化受到阻礙,嚴重影響了學生能力水平和素質水平.長此以往,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2.信息技術水平不明確
當前許多學校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都只是依照教學大綱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材料進行教學,并未對學生信息技術水平進行合理分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我國信息技術教學起步較晚,初中時期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在上述狀況下,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存在非常大的差異.而統一教學非常容易造成信息技術水平較差的同學無法跟上學習進度、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同學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厭煩,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到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最終影響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體系的應用效益.
3.教學結構較為簡單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教學結構較為簡單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和教學方法較為簡單兩方面.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只進行簡單課本教學,并沒有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挖掘,沒有對課本教材進行適當簡化和豐富.上述教學只能夠實現簡單知識教育,并無法將信息技術知識系統化地融合在一起,嚴重影響了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掌握效益.與此同時,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進行PPT演示,以班級授課為主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嚴重限制了信息技術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影響了學生學習質量.
4.評價體系不完善
高中信息技術對能力較為注重,需要從過程出發構建評價體系,對過程內容進行分析,觀察學生信息技術知識運用及掌握狀況.但當前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只是實施知識性考評,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依照最終考核成績確定學生最終分數.這種死板、生硬的評價方式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生信息技術發展受到限制.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策略
1.轉變觀念,形成正確認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新時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指標進行全面分析,結合教學需求及市場發展趨勢對信息技術教學概念進行明確,將能力融入到知識體系中,雙管齊下,達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益的全面改善.教師要在新課標要求下形成新的理論體系,更新自身信息技術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置,在能力目標下構建對應教學體系,從而實現教學方向的轉變,為學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要構建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創新,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2.以人為本,設置學習層次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信息技術水平進行全面把握,在學生信息技術基礎上構建層次化教學內容,以人為本,從本質上落實人性化信息技術教學.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初中信息技術課設置狀況與學生信息技術水平,依照學生水平實施分層次教學,從而保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確保學生能夠緊跟教學進度.分層次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同學在日常教學基礎上設置課外學習環節,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課外信息技術學習資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對信息技術水平較差的同學可以在日常教學基礎上及時進行課外指導,解決學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對上述學生進行鼓勵,多以贊揚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指導,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信心,從而全面改善學生高中信息技術學習效益.
3.深化結構,構建合理體系
只有全面深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選取對應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益才能夠得到本質上的改善和提升.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優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課本知識進行總結,結合課本單元內容對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篩選,突出教學重點,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上述內容,改善學習效益.與此同時,教師要在該基礎上對信息技術課外知識進行適當篩選,結合當前最新信息技術內容對課本知識體系進行豐富,這可以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緊跟時代步伐,從本質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視野.而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選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探究式教學、多媒體控制教學、自主交流教學、實踐教學、情境教學等進行合理運用,依照信息技術特征將上述教學方法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改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自主性、開放性和有效性,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細化內容,優化評價體系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環節設置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過程評價進行強化,依照過程及結果對評價效益的影響合理設置比例環節,將過程評價納入到系統評價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肯定.該過程中要觀察學生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掌握到的知識及上述知識的運用效果,依照此內容給予相應成績.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信息技術實踐進行檢驗,依照實踐內容適當評價學生學習狀況,從而提升信息技術學習評價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益.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新課標教學理念和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結合上述內容形成對應教學層次及教學結構,將教學知識與能力訓練結合在一起,為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對信息技術評價進行完善,構建公平、公正的評價體系,從而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激勵,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