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本文認為藏區雙語教學應該從幼兒教育開始,尤其是從雙語與母語的交叉學習開始。針對當前甘孜地區的幼兒園雙語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客觀分析,重點探討了幼兒園雙語師資、教師對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態度、教師開展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模式、幼兒園雙語教學內容的選擇等問題。并對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甘孜地區;幼兒園;雙語;現狀及成因;反思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增強各民族幼兒的祖國意識,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但對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教育也不可或缺,因母語是培養認同本民族文化和語言,保持其民族特性,培養其民族文化認同感的一種手段。
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通過少數民族母語的學習繼承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又通過漢語的學習融入主流社會,使群體和個體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而少數民族幼兒園雙語教學做為少數民族雙語的基礎階段,無疑對發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語言交往是幼兒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幼兒期又是語言發展的敏感和關鍵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腦具有相當大的潛力,語言中樞正處于發展變化階段,他們對語言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領悟能力,聽覺敏銳,心理障礙小,求新求異,思維活躍,較易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而且學習上天真好奇無心理負擔,喜歡玩語言游戲,學習的過程更簡單,更直接。所以,人在幼兒期已經具備了學習母語的同時學習第二種語言的能力。
一、甘孜地區幼兒教育背景
在我國現有教育體制中,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保教費等費用需家庭承擔。但由于我州人民群眾收入較低,全州60%的家庭無力承擔子女就讀幼兒園各項費用,因貧失學的現象較為普遍。早在2013年前,州委、州政府就提出了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發展構想,并積極做好準備工作。2013年1月9日,甘孜州推進教育跨越發展大會上正式頒布了《創建藏區一流教育的意見》。意見指出,從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州將全面啟動實施免費學前教育計劃。全州所有公辦幼兒園不再收繳保教費,并實施免費午餐補助計劃,為公辦幼兒園入園幼兒提供免費午餐補助。為確保農牧區幼兒順利入學,我州還實施校車免費安全接送服務計劃,為農牧區新建公辦鄉(鎮)幼兒園配備免費校車。同時,進一步加大農牧區雙語幼兒園校舍建設及設備配置力度,構建了全域甘孜“廣覆蓋、保基本”免費公辦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所以,這種通過以政府行為實施的免費教育,減輕了農牧民經濟負擔,進一步提高了農牧民送子女入園的積極性。甘孜州近三年學前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學前一年毛入園率達8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為我州學前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打開了良好局面。
二、甘孜地區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現狀
1、對藏區幼兒教育的調查發現,我州縣城的一些地區已逐步放棄母語,轉用漢語。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隨著交通、通訊的發展以及打工潮的興起,人員流動頻度增大,民族語言受到更嚴重的沖擊,在多數地區幼兒的學前教育基本上也是在用漢語普通話教學。
2、幼兒園教師的態度總體還是很積極,認為在幼兒階段開始學漢語,不僅易于學好,而且對幼兒以后發展有幫助,但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 和雙語教師,對雙語教學造成了極大的阻力。以道孚縣幼兒園為例:目前道孚縣幼兒園的幼兒70%都來自鄉鎮,鄉鎮一般又都是純藏語區,在這里藏語比漢語有更廣泛的使用功能,少數民族用藏語交流,閱讀藏語書籍、收聽藏語廣播、觀看藏語節目,藏語完全能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而懂漢語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即使他們懂漢語,在彼此之間也用藏語交流,只是碰到漢族時,偶爾說幾句漢語。因此會使用漢語在這些地區顯得并不那么重要。除了環境因素,還因為鄉鎮較貧困,家長的文化程度也相對較低,對幼兒是否接受雙語教學顯得并不關心,一位教師告訴筆者,“目前甘孜州的幼兒園都是免費的,關外大多數家長只關心孩子在幼兒園里面吃了什么,不管學到了什么”。家長的這種態度,強烈的影響了教師對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因此,盡管教師贊同開展雙語教學,但是認為開展雙語教學有困難。
3、雙語教育究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各項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雙語老師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漢語(藏語)水平:發音準確,書寫規范,語法不會出現錯誤。但目前由于缺乏專業、嚴格系統的訓練,許多老師對于專業的認知度不夠。漢族老師不懂藏語,在進行教學中,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不能用藏語進行解釋,孩子就像聽天書一樣,什么也不知道;而民族老師的漢語聽說能力水平較低,漢語的聽說能力仍然比較弱,用于雙語教學的能力更加有限,在雙語教學中常常使用藏語來代替漢語表達,給孩子提供模仿學習的機會很少,難以創造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環境,遠遠不能滿足雙語教育的要求。
三、怎樣在幼兒園中開展雙語教育
本地區的雙語教學我認為指的就是對幼兒進行的漢語和藏語兩種語言的訓練。培養幼兒聽說雙語的興趣,促進幼兒漢、藏語傾聽、欣賞、識記、表達與表現能力協調地發展,進而優化幼兒的整體素質。首先我們在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時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就要注意使這些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符合幼兒的能力、需要和興趣,注重幼兒的認知經驗,使經驗成為兩種語言學習的紐帶和載體。
(一)加強幼兒雙語師資力量的培養
針對現有的幼兒園雙語教師存在的問題,應加大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建立雙語教師培訓體系。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對雙語教師培訓給予積極支持,在政策 上和財政投入上應有所傾斜。其次,有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范院校應和幼兒園保持 密切聯系,共同做好幼兒園雙語教師的在職培訓。還可以組織教師到教學質量較 高的幼兒園進行合作交流,觀摩學習優秀雙語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培訓的內容應按照實際的需求進行選擇,因為各地對幼兒園雙語教學的需求是不一樣 的。因此“如果雙語教育的教師短缺,就必須多培訓一些教師。如果現有的教學人員不具有一定的技能,就必須幫助他們通過進一步的培訓來獲得它”。
(二)浸入式雙語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教育要注重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而目前藏區小學中的漢藏雙語教學模式有兩種:其一,在有一定漢語環境的地區和某些藏族方言、土語區以漢語授課為主,藏語只作為一門課程開設。其二,在有藏語言環境的地區,各學科以藏語授課為主,漢語只作為一門課程開設。這樣藏區就可以使用“浸入式”漢藏雙語教育的模式:首先,在有一定漢語環境的地區和某些藏族方言、土語區采用“完全浸入式”雙語教育。因為很多地區的方言、土語與標準藏語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剛進入幼兒園同時用漢藏雙語教育,幼兒相當于同時學習三種語言,就會增加幼兒的負擔。因此,采用完全浸入式雙語教育,其特點是剛入園時,教師主要用漢語進行教學、開展活動時,方言作為輔助語言,并且鼓勵家庭和社區創設學習漢語的環境。但是,允許幼兒用方言進行交流,學習漢語采用隨意的、無意識的,類似于方言習得的方式。其次,在有藏語言環境的地區,以“部分浸入式”啟蒙藏漢語言的運用。其特點是剛入園時用藏語教學、開展活動,然后逐漸使用漢語開展一部分活動。其目的是在入小學前掌握母語的基礎上基本能過漢語關。
(三)開發多元化與本土化共生的幼兒園課程
幼兒教育本土化、多元文化教育是幫助少數民族成員適應主流社會,繼承和發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喚起主流民族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保護意識。藏區幼兒課程采用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有其客觀條件:其一,時隔這么多年,藏區的幼兒教育如今同樣出現類似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問題,即內地化、城市化。其二,藏區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有自己特定的社會環境和現實問題。其三,幼兒教育內容遠離幼兒的實際生活,不僅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征,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而且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其四,生活環境和時代特點決定了課程內容要多元化: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藏族幼兒首先應該學好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藏族人,必須要掌握本民族的言語、風俗、習慣等。因為,這是日常生活中使用和接觸的,不可避免的。現代科學文化教育與現代生產生活相適應,就必須接觸其有關方面的知識技能;。所以,藏區幼兒課程要多元化與本土化共生。
創建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的幼兒園課程應注意:其一,教育內容應包括主流民族的優秀文化、藏民族的優秀文化、世界優秀文化。其二,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先進的幼教理論,精心選擇民間教育內容,建構地方課程或園本課程,然后通過環境創設渲染民間文化,通過游戲活動體現民間文化,通過主題活動突顯民間文化。
(四)進一步創設好的語言環境 ,充分利用游戲活動進行雙語教學
幼兒學習第二語言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語言接觸。和第二語言接觸的機會的多少和語言學習有著重要關系。尤其是在鄉鎮幼兒園,幼兒園幾乎是幼兒接觸漢語的唯一場所,幼兒和教師用漢語交流的機會也相對較少,身邊的其他幼兒也都是使用母語進行交流,教師在幼兒聽不懂漢語的情況下,大多使用藏語,這也就減少了幼兒接觸漢語的機會。所以,鄉鎮幼兒園教師應進一步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幼兒有機會在幼兒園能多接觸第二語言。
通過觀察發現,不同民族幼兒之間很少有接觸, 通常是藏族幼兒在一起,漢族幼兒在一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個資源,組織活動時將不同民族幼兒平均分配在各小組,使不同民族幼兒有互動的機會。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另一方面幼兒在互動中也了解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再次,游戲活動是幼兒時期的主要活動。幼兒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游戲活動,使用多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五)實現家園合作
家長是幼兒最初的啟蒙者,教師應努力讓幼兒的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相輔相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文化的缺失,家長很少能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來。幼兒在園學習的內容得不到很好的鞏固。鑒于此,幼兒園應克服困難,努力幫助家長參與到幼兒雙語教育中來。如指導家長經常帶幼兒去漢族人口密集的地方,讓幼兒多觀看漢語動畫片,聽漢語歌曲,多和漢族小朋友進行交流等等。
總之,只要樹立正確的雙語教學觀念,并且注意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相信我州幼兒園的雙語教育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孟卓《初探幼兒雙語教育問題》
[2]孫明霞《新疆學前雙語教育研究》
[3]馬凱《我國學前教育雙語教育實施的問題與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