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與政府首腦,70余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和130余個國家的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媒體人士等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大計,為了進一步推進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凝聚共識和力量。
“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期間提出的偉大構想。3年多來,這一倡議得到全世界范圍內的響應,其落實推進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一帶一路”已經實現了從宏大構想到創新實踐的關鍵跨越,邁入全面務實合作的新階段,成為中國首創、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
“一帶一路”構想是中國發展理念和世界愿景的智慧結晶與創新路徑。面對尚處于劇烈轉型時期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人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推進力度更大、合作程度更深、共享覆蓋更廣,“一帶一路”會鋪就出國際社會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康莊大道。
3年多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中國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精神,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方案、貢獻力量,邀請沿線國家共同推動、共同受益。
中國的“真情投入”,收獲國際社會的熱切響應。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沿線各國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之間的合作也遍地開花。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熱情不減,成績也與日俱增。
事實勝于言語,行動是最好的證明。“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的“獨角戲”,而是沿線國乃至全世界的“大合唱”。中國將努力讓這一“中國方案”促進各國的政治互信、經濟合作、人文交流和共同繁榮,為沿線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一帶一路”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云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生的背景下,順應了各國要發展、要合作的普遍呼聲,契合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目標,充分體現了中國包容互鑒、兼濟天下的傳統智慧,激蕩著合作共贏的正能量。
面向未來,人們有理由相信,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將開啟沿線國家乃至全世界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機遇之窗,它清晰呈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路徑,為全球治理的改革與優化提供了新的選擇。通過此次論壇,推進“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重大方向與關鍵環節會進一步凸顯,那就是全面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隨著此次高峰論壇的召開,“一帶一路”倡議及國際合作必將逐步走上機制化的道路,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乃至重塑世界政治經濟版圖的重大作為。同時也需要強調的是,“一帶一路”合作不會是另起爐灶,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從而促進全球治理更加公平、更有效率,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化建設,重在編織互利合作網絡、共創新型合作模式、構建多元合作平臺。這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久久為功,打造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篳路藍縷,春華秋實。“一帶一路”的中國倡議與中國方案,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為推動全球良治貢獻了豐厚的東方內涵。中國真誠地期待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全球各國,攜手并進,合作共贏,沿著“一帶一路”大道,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目標共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