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丹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中心小學
作文教學是最讓語文教師感到頭痛的事情,很多教師不知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作文課上一叫學生寫作文他們就抓耳撓腮,東拼西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背范文的現象嚴重,獨抒性靈的作文很少。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所以,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告訴學生,寫作其實很簡單,寫作就是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身邊的人、身邊的植物和動物……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我給學生寫“下水文”,在每周的班級讀書課上我就念給全班學生聽,讓學生學習我是怎樣抓住生活的人和事物進行寫作的,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作文是從生活中來,作文不難。我還讓學生學教師的做法,建立生活的積累本。我給學生的任務是每周寫一篇作文。慢慢地,學生的“寫作包”變厚了,寫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多給學生一些賞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的評價,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關注社會。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多給學生賞識和鼓勵,增強他們習作的信心。
我給學生開辟了一個發表作文的陣地——《班級優秀作文選刊》,封面是我班在翠園亭拍的集體照。記得刊發第一期《班級優秀作文選刊》的時候,學生們搶著閱讀。我當時印刷了20本,發給了有作文發表的學生,算是對他們的獎勵。那時我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了他們心中的那份喜悅和激動。沒得到《班級優秀作文選刊》的學生流露出了羨慕的表情。有的學生迫不及待地跟“小作者”借那本選刊來看。有些學生叫嚷道:“老師,我們什么時候也可以得到那本《班級優秀作文選刊》啊?”我笑著說:“等你有作文在里面發表時。”“那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快了,你要加油哦!”每次在作文課上寫作文時,我總不忘提醒學生:“哪個同學的作文寫得好,就可以在《班級優秀作文選刊》發表。”此話一出,學生寫作文的勁頭更足了,對寫作文更感興趣了。借此,我又鼓勵學生課外時間也練練筆,把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成文章向《班級優秀作文選刊》投稿。
在作文講評課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如,我讓同桌互相找出對方寫得好的句子和段落,并在全班交流:你覺得他(她)寫得好的理由是什么?我還讓寫得好的學生上講臺朗讀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賞析。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作文教學中,教師多種形式的賞識帶給學生的是鼓勵、充滿自信,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三、創新教學方法
寫作來源于生活,生活由很多活動組成。開展各種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獲得不一樣的感受,獲得寫作素材,寫出能夠表達真情實感的個性化作文。在活動作文教學當中,我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創設活動。
(一)課內體驗活動
在課內,我設計的活動有競賽類、游戲類、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類、實物觀察等。根據不同的需要,課內活動作文課的指導可以走這幾種模式:先搞活動后寫作;一邊搞活動一邊寫作。
有一次,我上活動作文課《擊鼓傳花》時,我采取的是先搞活動后寫作的方式。“擊鼓傳花”是一種游戲,而愛玩游戲是學生的一種天性。在游戲當中,我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并設置相關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積累寫作材料,為后面的寫作做好準備。在另一次活動作文課《我學會了釘紐扣》上,我采取的是一邊搞活動一邊讓學生寫作的方式。學習釘紐扣是一種生活技能,它可以分解成幾個步驟。每完成一個步驟,我就讓學生寫下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樣,材料來得新鮮,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
(二)課外體驗活動
在課外,我設計的活動有:觀察身邊熟悉的一個人寫一篇文章;雙休日做一件家務,然后寫一篇作文;調查老一輩人的童年,然后寫一篇作文。例如,布置學生雙休日做家務寫作文前,我給學生發了如下的一張表格:
星期一,學生回到學校后,我告訴他們把表格的答案連成幾段通順的話就成了一篇作文。這下,學生都叫起來:“這次作文真容易寫!”
活動作文教學,解決了學生“沒米下鍋”的難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讓他們覺得寫作文不難。而各自獨特的體驗讓學生寫出了個性化的文章。
四、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表達依賴于積累,作文離不開閱讀。在這個方面,我主要通過課內、課外兩個途徑來讓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也是在積累,也是學會怎樣在作文當中表達。
在課內的閱讀課教學當中,我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謀篇布局的本領,諸如文章的中心與材料、情節與結構、過渡與照應、開頭與結尾等。比如:《山中訪友》的開頭與結尾互相照應;《索溪峪的“野”》的寫作結構;《少年閏土》中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點對人物進行外貌描寫;《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學習材料如何為中心服務等。我還讓學生讀寫結合,學以致用,讓他們在課堂中進行小練筆。如:學習《少年閏土》后,我當堂讓學生用學到的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的外貌。
我還設立每周一節的讀書課。讀書課上,有時我給學生讀優秀作文,師生一起賞析,讓學生學習別人如何表達,在閱讀和欣賞中,感受讀書的快樂;有時舉行講故事比賽;有時讓學生讀讀自己摘抄的好詞、好句、好段。
在課外,我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做好讀書筆記,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總之,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實施,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語言也個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