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洪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隨著競技體育發展不斷深入,其競爭激烈程度也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體育競爭的關鍵是后備人才的培養,后備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本文主要探討了加強青少年的管理工作,為體育事業培養優秀的后備人才。
關鍵字青少年體育競技管理工作后備人才
一、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必要性
依照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19歲的人口數量為2.6億,人口基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地步,這樣充分展現出我國人口結構的重大改變和調整。作為民族和國家的未來,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講,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其一,有利于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求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二,有利于促進廣大青少年運動員自我素質的提升,成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短缺,設備陳舊
要想做好青少年的管理工作,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體育后備人才,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設備、聘請高水平教練、整合場館等,但是現如今的青少年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既不利于青少年的訓練發展,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青少年和學校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同時由于資金的短缺,學校不能夠聘請高水平的教練和教師,進而使得青少年的訓練不夠標準和系統。
(二)實際的體育訓練素質偏低
在當前的學校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其訓練的素質偏低,阻礙了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訓練素質偏低表現在:1.體育訓練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受到錦標至上,功利主義的影響,很多的學校都是按照傳統的體育訓練方法對青少年進行訓練的,沒有根據每個青少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的、合理的訓練方案,對青少年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2.教學觀念的落后。在學校的體育訓練中,教練仍然在用最后的體育成績來衡量一個青少年的發展情況,這種片面的做法對青少年來說極其的不公平。“拔苗助長”這種功利性的教學觀念,只會埋沒更多的體育人才。
(三)運行機制不順暢,科研跟不上
多數體育學校疏忽學生文化課學習,畢業后就業或升學壓力很大,文化缺失技能單一,所以一些優秀青少年運動員以及家長不愿意從事專業訓練,出現體育市場人才匱乏現象。由于資金缺乏科研力量跟不上,還停留在教練憑感覺選拔運動員,同時缺乏對苗子運動員的跟蹤研究,青少年各項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都有各自發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對應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相對迅猛,錯過了這些相應的敏感期,則所對應的的身體素質發展將艱難達到理想水平。
三、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培養優秀競技后備人才的策略
(一)加強資金投入,更新體育設備,增強訓練安全性
在青少年的體育訓練上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資金單純由國家承擔顯然是不可行的,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由高校或俱樂部參與進入市場競爭,人們對于自己孩子的體育投資也越來越多,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多元化特點,將社會體育組織聯合起來從而實現青少年從訓練到比賽有充分經費保障。適時的更新場館及體育設施,保障青少年體育訓練質量和安全。
(二)實現專業體育教師的培養
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后備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重視后備人才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重視教練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練員隊伍水平。針對于當前青少年體育教師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要關注以下內容:其一,注重青少年體育教育工作者資格認證工作的開展,以完善的持證上崗制度來約束和管理,保證青少年體育教師資質能夠從源頭上得以控制;其二,高度重視教練員人才的培養,,為他們提供進修培訓機會,鼓勵教練員提高學歷和科研水平,提高科學訓練能力;其三,改變當前體校教育功利性的做法,倡導在人文教育和體育教育之間做好權衡,實現課程體系的重構。
(三)樹立新的管理理念,科學選拔運動員
完善運動員文化學習保障,社會保險、傷殘保險、就業安置和社會福利與優撫等社會保障,使運動員無后顧之憂的投入訓練,讓家長和社會都支持青少年業余訓練。使得青少年體育發展走上良性循環。應社會市場的需要,在青少年訓練時期以體教結合培養模式為主。這種模式將學校和體育兩種資源更好地整合在一塊,從而培養大批具有綜合文化素質和高超體育競技水平的后備人才。根據青少年和項目不同特點,制定科學選材指標,選拔有天賦的運動員。對選拔出來的“苗子”運動員,建立運動員技術檔案,科研人員參與,指導科學系統化訓練。
(四)提高運動員自身素質
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成為培養體育后備人才主要任務,使他們認識到加強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針對他們的興趣,學習需求學習態度文化水平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完善考核監督機制,這需要領導、教師教練員通力合作,對課程管理和日常學習時間安排進行監督,設立獎學金,鼓勵運動員學習文化知識。
四、結語
不論從奧林匹克精神到現代西方體育思想,從中華傳統體育精神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屆政府體育發展方針,無不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要善于總結歷史發展經驗、借鑒國外先進理念,抓住重大戰略機遇,切實做好青少年體育工作。
★天津市體育局科研課題專項資金資助。
參考文獻:
[1]郭建軍.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培養優秀競技后備人才[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4):1-9.
[2]于偉.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培養優秀競技后備人才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