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健康的追求越來越強烈。人們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明顯地提高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頒布將使健身休閑產業更加蓬勃的發展,為健身休閑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空間和機遇,也對體育工作的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健康中國 健身休閑產業 發展
一、相關概念
(一)健康中國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國”。所謂健康中國就是人的健康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其中包括健康的社會、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行為還有健康的環境 。在今后15年作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把健康與一切政策相融合,全方位、全周期的保證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程度,顯著改善健康公平。
(二)健身休閑運動產業
健身休閑運動產業是與健身、旅游等服務業關聯性很強,具有強大的經濟帶動作用,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經濟活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以體育運動為具體方式,個人體驗為載體的,促進健康為主要目的。包含了健身服務,休閑設施和健身器材制造等產業。
二、健身休閑運動產業發展的契機
(一)國民體質的下降
1995年國務院發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確定用15年時間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而2011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發布的2010年國民體質檢測報告表明,與2000年相比,我國青少年的國民體質依然令人堪憂,食品營養的過盛以及缺少鍛煉使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加,近視率10年增長了11%,更令人驚訝的是我國國民體質已經20年持續下降,其中有75%處在亞健康狀態的人,有2億人超重或是肥胖。
(二)人民生活水平及觀念的變化
隨著社會越發展,國家越富有,其社會成員的物質條件和非物質條件需求的程度就越高,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也會發生變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與之相應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保護意識大大的加強,用來保護健康的支出費用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三)政府的支持
2014年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即“46號文件”后中國的體育產業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但是隨著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也漸漸的顯現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體育產業的發展不僅是體育部門的職責,更需要政府層面的支持和引導,要打通部門之間的壁壘,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然后前不久又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也因此可以了解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所以緊接著為了推動健身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又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即“77號文件”。
三、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專業人才的培養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途徑之一,健身休閑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并顯示出了更大的增長潛力。在一些發達國家,健身休閑娛樂產業已經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在健身休閑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健身休閑產業人才投入不足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了。在進一步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同時,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滿足人們在健身過程中希望能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及培訓的需求。所以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緊密結合市場的需要來合理的設置相關課程,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場地設施的建設
場地設施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個必備條件。而就場地設施來看,我國有100多萬個各類體育場館,但是人們的活動場所仍是以戶外非專業場地為主,有44%的健身團隊主要在廣場、空地上開展健身活動,還有約三分之一的團隊在社區或室外場地開展健身活動,另外17.2%的健身團隊選擇在公園、花園等地開展健身活動,在專項場館活動僅占3.6%。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小型公共專項體育場地設施不足或是學校、體育系統等公共場地免費、低償開放不足。因此,政府應根據相關的情況進行場地設施的建設,根據人們的實際需求來建而不是一刀切所有的地方都建設一樣的場地。
(三)健身休閑項目的創新及推廣
在2015年發布的《2014 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的一組數據中顯示:“健身走”和“跑步”成為20歲及以上人群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近年來我們也不難發現大熱的廣場舞類的韻律性項目更適合女性,年輕人和男性不喜歡也不好意思參加這類韻律性項目。供大眾選擇的健身項目種類不多且具有較低的科學技術含量,這與日益多樣化、品質化和普遍化的大眾運動需求不相適應。
四、總結
中國體育的發展隨著建設健康中國的推進有了更加寬廣的空間,這也對開展體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健身休閑產業就要合理的發揮市場機制對體育資源配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要重視相關人才的培養,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來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合理的利用、建設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地豐富健身休閑運動項目種類并加強推廣普及,激發人們參加健身休閑活動的激情,使體育消費的潛力進一步得到釋放,在推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完成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交融。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J].中國科技產業.2016(9):8-9.
[2] 李滔,王秀峰.健康中國的內涵與實現路徑[J].衛生經濟研究.2016(1):4-10.
[3] 馬得平.“健康中國”視閾下我過體育健身休閑業發展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6(5):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