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平
摘 要:教育扶貧是徹底穩定脫貧的重要推手,通過在農村普及教育,使農民有機會得到他們所要的教育,從而有效改變目前現存的社會問題,更好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實現有效的精準教育扶貧,是對我國戰略決策的有效呼應,同時也是積極促進社會財富均衡及地域發展的有效措施,將有效提升社會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向前發展。
關鍵詞:精準視閾;教育扶貧;人才培育;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9-0039-02
黨的十八大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主張,并將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有效推動這一政策的貫徹和落實。如何打開貧困之門,讓更多的貧困家庭受到時代教育的滋潤,改變其自身的命運,已成為值得深入探析的重要話題。
一、精準視閾下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分析
精準視閾下的教育扶貧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通過多維度的教育扶貧,有效增進人才培育、資金支持、培育體系、專業指導,以有效促進區域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從而不斷地保證社會的進步。
實現精準視閾下的教育扶貧,能夠促進社會均衡發展、實現對于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并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提供有效的路徑。下面將重點對其重要意義進行闡述。
(一)促進社會發展均衡的重要舉措
積極推進精準視閾下教育扶貧對于社會均衡發展具有無比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農村貧困地區,由于基礎差、底子薄,很多地方在交通、教育、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較大的缺陷,這最終會導致其區域經濟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而通過實現有效的精準教育扶貧,能夠不斷地針對本區域的現有條件來進行有效的關注和扶貧,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來對本地域的人民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培養,從而能夠不斷幫助地域經濟得以更加高效運行。因此,必須要充分地重視精準教育扶貧,不斷實現地域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有效推進教育精準扶貧,以此來更好地齊聚合力,為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創造條件。
(二)有助于全面促進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通過有效而精準的教育扶貧,能夠全面促進人才的培育與發展,不斷借助于時代教育的力量來推動經濟的進步和提升。特別是重點關注貧困家庭的孩子,對他們進行專門性的職業化教育,以不斷保證人才的培養效率。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實現技術進步,有效拉動經濟的發展。積極貫徹“讀書一人,帶富一家”的主張,以促進人才培養率的提高,通過有效的資金支持、專業教育對接等多種方式來實現,從而督促這些人來更好地為家長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總之,精準教育扶貧對于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對人才的培養,可以在根本上保證區域經濟發展效率提升,實現經濟的長遠進步。
(三)實現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對于貧困地區的農民來說,其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很多時候必須面對較大的經濟壓力。而通過專門化的教育扶貧,對農村勞動力進行有效的關注和教育,有助于提升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對于后續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無比重要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實現有效的教育扶貧,能夠有效實現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提升,實現富余勞動力向產業化方面發展,全面提升農村扶貧效能。總的來說,必須要從根本上提升教育扶貧的力度和精準度,來為農村貧困地區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基于精準視閾的教育扶貧策略探究
基于精準視閾的教育扶貧,具有很強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對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通過教育培訓,實現教育朝著生產力的轉化,以此來有效拉動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具體到實踐中,應該通過精準招生來促進教育面的拓展,構建完善的教育扶貧資助體系,打造科學精準的人才培育機制,實現有效的專業化培訓,積極促進精準化的職業技能指導等,以此來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和支撐。
(一)通過精準招生來促進教育面的拓展
實現精準視閾下的教育扶貧,必須要不斷延伸教育面,更好推動精準招生的實現,從根本上保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聯動效用。必須要密切關注現有的農村教育資源,結合貧困家庭和貧困地區的經濟形勢來對之進行有效管理,打通相關的受教育渠道,從而不斷保證受教育的可能性。實現教育政策的有效調整,不斷為當地的考生提供優惠政策,允許其去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深造,不斷提升其職業技能和實操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在實踐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延伸教育面,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教育和提升,保證教育的深度和寬度,以此來更好地實現教育扶貧的有效性。教育是第一生產力,是提升地域經濟水平的關鍵要素,也是拉動地域發展的重要方式,必須要通過精準招生的方式來促進全面化教育的實現,從根本上來保證貧困地區的發展。
(二)構建完善的教育扶貧資助體系
構建完善的教育扶貧資助體系,能夠在根本上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解決貧困地區現有的經濟問題,助力地域發展和進步。建立獎、助、貸、勤、補、免六位一體的學生資助體系,對于貧困家庭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資助和優惠政策,以此來更好地保證寒門弟子能夠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程度,更好地實現自身的成長與成材。首先,國家和政府應該積極推動優惠政策的傳達和下發,為相關的農村寒門弟子受教育提供有效的渠道和機制,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這樣在實現他們自我成長的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其次,應該增加資助的投入力度,加大資助的額度,更大限度地幫助更多的寒門子弟學生接受教育。每年度都給他們一定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最大限度地開發他們的潛質,以此來更加有效地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三)打造科學精準的人才培育機制
打造科學精準的人才培育機制,不斷推動貧困地域經濟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和進步,這樣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到實踐過程中,必須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育標準,通過打造系列計劃來保證其實施,并將其深入到教學實踐中去,來促進人才素質的提升。第一,積極推進3+2模式的踐行,通過有效的產學研一體化教育實踐來進行必要的研究,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教育和提升,在提升他們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更加有效地保證其現實實踐意義的發揮,對于家長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第二,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必須要為之提供有效的實踐機會,保證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構建有效的教學實踐基地,最好是以振興家鄉經濟發展為核心來進行實踐操作,這樣可以最大化保證學生學以致用,這也是檢驗教學實踐效果的最佳手段。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還應該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打造雙師制隊伍,并引進企業優秀的實踐工作者,以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并行,這樣可以從根本上來提升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總之,教育精準扶貧對于貧困地區經濟復蘇和振興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提升社會經濟進步的核心手段。
(四)強化實踐,實現有效的專業化培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必須要強化實踐教學,對教學對象進行專業化的有效培訓,提升其學以致用的能力,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創造有利條件。重點從技術層面和實踐能力等幾個維度來對之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從而來不斷提升其專業化水平,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可實操的技能,實現學以致用。首先,積極發揮涉農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結合當地的農村發展困境進行有效的專業化疏導和支持,確保教育課堂實踐的有效性。其次,還應該積極地對所有的村民進行有效培訓,根據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思想水平,來為之推薦有效的課程,這樣可以有效精準地保證培訓的有效性。增加可現場運用的知識教學和引導,將理論轉化成為通俗的語言,對他們進行轉達,從而讓這些知識更好地被他們所吸收。總之,對于農民來說,必須要通過精準教育扶貧的方式來對之進行有效的專業化培訓,并不斷提升培訓的可操性和實踐性,以此來有效助力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的騰飛。
(五)積極促進精準化職業技能指導
積極推進精準化職業技能指導,對于相關的教育對象進行有效關注和培育,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就業的直接性,從而將教育與實踐有效統一起來。將此劃入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中去,來對他們的職業技能進行強化,并不斷開發他們的創意素質和創新精神,為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可以進行專門化的訂單培養,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為他們的實操能力提升創造更好條件,從而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素質。還可以建立有效的一對一貧困幫扶機制,來對相關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其職業技能素質提升,不斷實現其競爭力的延伸和拓展。積極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并給予其創業一定的支持和資金鼓勵,提升其積極性的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實現大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家鄉的進步和發展建立起有效的聯系,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以此來有效帶動農村的發展和進步,這樣可以全面的實現地域經濟的騰飛和發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結語
實現精準視閾下的教育扶貧,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同時也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為國家經濟穩定與進步創造有利條件。通過有效教育扶貧,從精準招生、教育扶貧體系、精準化的人才培育機制、專業化培訓、精準職業技能指導等各個維度來有效貫徹與實施,可以從根本上來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為時代社會的繁榮富強創造有效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朱愛國.基于精準視閾的職業教育扶貧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1):4-7.
[2] 朱愛國,李寧.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策略探究[J].職教論壇,2016,(1):16-20.
[3] 李毅.精準扶貧研究綜述[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68-77.
[4] 王紅春,賓揚帆.高職教育與精準扶貧的對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8):16-17.
[5] 陳敏.關于湘西州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策略之探究[J].中國培訓,2016,(1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