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陽
摘 要:近些年來,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在這種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創業日益凸顯出自身優勢,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劑良方。大學生是最具優勢和潛力的勞動力群體,是優質的人力資源,更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是中國大學生創業人數相比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仍然偏少,而且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比較低。因此,如何有效促進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已成為我國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政府作為;創業政策;創業服務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9-0083-02
一、背景介紹
人社部最新發表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第一次高校擴招以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快速增長,2002—2009年幾乎每年都以約70萬人的速度增長,迅速從145萬人攀升至611萬人,到2016年以765萬人刷新歷史。而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時期,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嚴峻。就業問題的解決與千家萬戶的生存發展、社會的穩定和諧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就成為解決就業難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大學生創業中政府作為缺失的表現
(一)創業政策缺乏系統性和長效性
近年來,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創業政策,不可否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總體來說,這些政策未成系統,且長效性不足。多數創業政策將關注點放在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業活動,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大學生創業活動的發展趨勢和規律,對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后期發展關注不足,政策涉及較少,這也直接導致初創企業的成活率低。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
和美國、英國等創業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對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多數高校僅僅將創業教育作為一項被動的課程性工作,從而使得大多數大學生無法真正從創業教育中收益。第二是師資隊伍專業程度不足,多數從事創業教育工作的教師并不具備實戰經驗,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專業面狹窄。第三是課程體系建立不夠完善,教學方式也過于傳統,不重視對學生創業思維和創業精神的培養。第四是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統。由于資金條件的限制,大多數高校的教學條件有限,基礎設施配備情況不能盡如人意。
(三)大學生創業中服務的缺失
創業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政府是扶持大學生創業的首要負責人,理應在創業咨詢、登記注冊、擴展資金籌措渠道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的服務。但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中服務的缺失仍然存在:缺乏專業化的機構或團體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咨詢服務;在登記注冊方面,工商登記和稅收征管手續繁雜,費時費力,有待于簡化;由于大多數高校的教學條件有限,缺乏規范的孵化器和實踐基地對大學生創業活動進行有效的支持等等。這些問題使得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極低。
(四)大學生創業融資體系不健全
目前大學生創業融資體系仍然不健全,具體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政府融資渠道阻力較大。由于政府使用財政資金進行扶持,都需要有相應的擔保機制,但大學生受限于社會關系較窄,因此此項政策依然存在較大阻力。二是投資機構覆蓋面狹窄。在天使投資方面,大學生創辦的企業,其風險無法預估,收益自然也沒有保障,這也導致天使投資的覆蓋面有限。三是自主融資成本過高,如果創業失敗,那么很可能出現創業者無法還錢的現象,讓創業大學生在背負經濟責任的同時背負起親情、友情債。
三、優化大學生創業中政府作為的對策和建議
(一)注重環境提升,營造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氛圍
1.營造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文化輿論氛圍
一是加大輿論宣傳力度。通過網絡、媒體、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和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等渠道,重點對大學生創業政策、服務、創業知識進行宣傳,擴大政策的影響力。二是鼓勵各類社會機構和組織建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站,為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線上培訓、信息咨詢服務等,讓創新創業成為時代強音,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校園興起,并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健全大學生創業法律制度保障
學生自主創業需要法律層面的保障。法律是明確政府責任的最佳規范,既可以界定責任主體、責任范圍,也可以指明責任后果和追責方式。首先,各級人大應該及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實現依法行政,讓鼓勵大學生創業不再僅僅停留在“通知”或“意見”上。其次,法律要明確各責任主體的責任和義務,使政府、政府相關部門、高校以及社會組織按照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正確的協調機制下開展工作,避免整個過程出現責任不清、義務不明的混亂狀況,從而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二)重視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質與能力
1.加強對高校創業教育的指導工作
引導高校將創業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的戰略規劃,將創業教育作為教育體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將創業培訓納入學生的教育計劃中,做到創業教育與學生培養的深入結合。高校要立足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高度,為大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創業生涯規劃。同時,要把政府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融入教學之中,正確引導高校創業教育教學方向。
2.加大對高校創業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
作為經濟的宏觀調控者,占有國民收入分配主導地位的政府應該主導對創業教育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一方面,要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師資的建設力度。政府要增加對高校的財政支持力度,對現有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進行全面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要在資金、場地、設備等硬件設施方面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全面完善的創業扶持,使創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加強國內外創業領域的校級交流
制訂對外交流計劃,鼓勵各地高校與國外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大學生創業人才的聯合培養,加大雙方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與素質。同時,鼓勵高校與國外、境外學校和機構聯合舉辦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舉辦大學生創業項目分享會,搭建“兩岸三地”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示平臺,深化與港澳臺大學生的創業交流與合作。
(三)完善服務體系,提高大學生創業服務質量
1.搭建創業咨詢服務平臺
政府要積極建設創業服務咨詢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完善的服務。萬事開頭難,對于創業活動而言更是如此。創業服務咨詢平臺應涉及到大學生創業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可以利用現有的優秀師資力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另一方面,高校要開展協同合作,吸引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尤其是創業精英,參與到大學生創業指導中。
2.健全大學生創業失敗援助保障機制
創業是市場行為,必然面臨一定的風險。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這也是社會公認的事實。創業活動一旦失敗,創業者將面臨生活困難等問題,因此需要對這類群體采取一定的幫扶措施。勞動保障部門可以參照《社會救助辦法》等政策,制定類似于低保的參考標準,只要符合條件的創業失敗畢業生,可按規定申請享受有關待遇,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時,采取措施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為其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就業服務,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
(四)優化融資渠道,助力大學生解決融資問題
1.優化商業銀行貸款
就我國國情和當前金融體系而言,商業銀行貸款仍然是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要求與大學生實際情況相距甚遠。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立足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從其創業的融資特點和創業需求出發,探索適用于大學生創業貸款的信貸技術,滿足大學生創業多樣化融資需求??梢越梃b美國信用評分制度,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將個人信用評分技術運用到大學生創業貸款發放審查中。
2.優化天使投資政策環境
我國政府要優化天使投資政策環境,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制定稅收優惠措施來鼓勵天使投資發展。二是優化并完善天使投資的法律制度環境。三是優化天使投資有效退出的市場環境。四是為天使投資人和大學生創業者建立信息交流的平臺,實現雙方的投融資愿望。
3.降低大學生創業準入門檻和運營成本
《2014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指出,中國在189個經濟體中營商環境便利度整體排名第96名,開辦企業的難易程度位列第158名,因此,降低大學生企業創辦門檻、簡化企業注冊流程勢在必行。一是降低創業準入門檻。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工商注冊“零首付”,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準入門檻。二是繼續深化稅費減免和優惠政策。對完成認定的大學生創業企業,繼續免收登記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三是取消經營場所限制。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允許創業大學生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作為創業經營注冊地址。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創業能夠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解決就業壓力的突破口,是解決就業難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完善優化我國大學生創業中的政府作為,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扶持和保障,對于實現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最終發展目標有著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 谷煒,尹兆華,薛雨石,胡睿.大學生創業技能培訓教材——創業政策指南[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74-94,
98-103.
[2] 劉亞娟,孫靜.大學生創業技能培訓教材——創業融資指南[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68-86,113-131,142-177.
[3] 嚴毛新.政府推動型創業教育:中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歷程與成因[J].中國高教研究,2011,(3).
[4] 商亮.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問題分析及對策選擇[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3,(12):39-42.
[5] 陶禮軍.服務型政府視角下大學生創業扶持路徑研究[J].人力資源,2015,(5):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