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潔+董秀娟+李文艷+王麗娟+劉彩霞
摘 要:目前,唐山市高等學校都或多或少對大學生創業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通過研究,為唐山市高等學校創業就業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建立一個在唐山市高校中適合實踐應用的大學生創業模式及創業體系,為唐山市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建設性思路和方法,從而促進唐山市高校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發展,緩解地區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進一步為地區經濟的轉型與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唐山市大學生;創業動機;創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9-0088-02
一、唐山市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門、高校就業實習部門、唐山市高等學校教師和學生。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法:第一,問卷調查法。實地對唐山市高等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就大學生對就業的形勢認識、創業動機、創業障礙、創業時機等問題進行調查,為客觀準確地把握唐山市大學生創業情況提供佐證材料。第二,走訪調查法。走訪調查對象中的教師、政府人員,就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態度、創業活動的模式進行深入走訪,積累大量的一手資料。第三,參與式觀察法。對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兩屆海洋創業班進行參與式觀察,體驗創業過程中的機遇和挑戰。并得到如下實地調查結果。
(1)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概況
本次實地調查對象為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學院、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本專科院校的在校學生,共發放問卷800份,有效問卷為718份,有效回收率89.75%。其中,男生占57.10%,女生占42.90%;專科學歷占55.85%,本科學歷占37.74%,研究生學歷占4.32%。
2.大學生對就業創業的認識
在對大學生畢業后最理想去向的調查中,居于前三位的是事業單位、深造和創業,比例分別為25.21%、24.37%和20.75%。有將近50%的被調查者畢業后不想直接就業。對唐山市及周邊地區大學生就業的形勢的調查,有42.62%的人認為不容樂觀,有29.39%的人認為很嚴峻,只有4.87%的人持有很樂觀的態度。
3.大學生對創業動機和能力的認識
在對大學生創業首要出發點的調查中,有29.39%的人選擇自我挑戰,選擇解決就業和獲取更多財富的人分別占到了23.40%和13.93%。對于大學生創業相對優勢的調查中,居于前三位的是有活力勇于拼搏、較強的領悟能力和網絡信息能力強,比例分別為69.08%、62.81%和41.50%。對大學生創業的主要障礙的認識,居于前三位的是缺乏合適項目、資金不足和缺乏毅力,比例分別為48.47%、43.31%和42.62%。
4.大學生對創業初始狀況的認識
在創業初始資金方面,53.06%的人選擇2萬—5萬元,24.79%的人選擇1萬—2萬元,12.95%的人選擇5萬元以上,只有9.19%的人選擇1萬元以下。而對這些創業資金的來源,33.98%的人選擇政府設立的創業專項基金,20.33%的人選擇利用自己的儲蓄,15.46%的人選擇合伙拉贊助,15.18%的人選擇家里資助,其他人則希望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和吸引風險投資等方式取得。對最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初始模式的調查中,24.93%的人選擇網上開店,19.78%的人選擇先代理后創業,18.80%的人選擇開小店或者擺攤,選擇通過融資開辦公司、以自由資金開辦公司、加盟公司等模式的人比例均低于8%。對創業最佳時機的選擇,52.65%的人選擇應屆畢業之后,26.74%的人選擇工作幾年之后,17.83%的人選擇大學期間,2.79%的人認為時機對創業無影響。
5.大學生對創業領域和專業能力的認識
對大學生適合在哪些領域進行創業的調查中,居于前三位的是電子商務類、服裝服飾類和食品類,比例分別為55.15%、53.06%和47.63%。對大學生在校所學專業與創業關系的認識,52.51%的人認為有關系但是不太大,28.27%的人認為基本沒關系,8.08%的人認為沒關系,而只有6.96%的人認為密切相關,另外4.18%的人選擇了說不清楚。
6.大學生對創業成功因素和創業素質的認識
在對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主要因素的調查中,居于前四位的是創業項目、資金條件、創業團隊和市場需求,比例分別為61.28%、56.82%、48.89%和47.63%。對于大學生創業主要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居于前五位的是溝通交際、創新能力、挑戰精神、經營能力和團隊建設,比例分別為70.06%、61.98%、60.03%、56.69%和48.61%。
7.大學生對政府、學校和家長父母的認知
在對各級政府出臺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法規了解程度的調查中,選擇一點也不知道和知道不多的人比例分別為59.19%和33.29%,選擇比較清楚和非常清楚的人比例分別為6.69%和0.97%。大學生最希望政府能夠在放寬新企業審批及簡化審批程序、建立大學生創業服務機構、建立大學生創業基地或創業孵化園和提供貸款優惠政策等四個方面給予扶持,選擇的比例分別為64.35%、50.97%、48.75%和42.76%。
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或者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53.62%的人認為比較重要,27.72%的人認為一般重要,9.89%的人認為非常重要,認為不太重要和非常不重要的比例分別為8.22%和0.56%。在對學校要進行創業教育(或開設創業課程)的調查中,位居前四位的是創業政策、市場營銷、溝通技巧和稅務知識,比例分別為60.31%、57.10%、55.57%和48.19%。而對學校開展的具體工作方面,選擇提供啟動資金、設立創業指導服務機構、提供創業信息、提供創業配套設施和開設創業教育具體課程的人比例均超過了65%。
對家庭應該給予的態度方面,37.19%的人希望得到家庭的資金物質支持,且有26.46%的人希望家庭能在社會資源方面予以幫助,30.50%的人選擇精神支持,選擇勸說反對的人比例不足6%。對大學生創業影響最大的家庭因素,33.84%的人選擇家庭教育,27.02%的人選擇家庭經濟條件,15.32%的人選擇父母行為影響,14.62%的人選擇家庭社會地位,5.29%的人選擇父母職業,3.90%的人選擇家庭觀念等其他因素。
二、唐山市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唐山市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面對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的客觀情況,可以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式緩解就業壓力,這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大學生等多方面措施并舉。
1.政府方面
政府在創造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方面的政策需要行動,并根據實際過程中的運用情況加以修正和完善,建立一個適宜運行的管理機制。政府政策應從多角度、多層次涵蓋提供創業經營場所、免費相關專業培訓、減免初期創業稅費、貼息貸款優惠等方面的項目。
不論是實地調查,還是與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訪談,都發現制約大學生創業的首要問題是創業資源。除了資金、場地資源外,信息源、物質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創業資源。由于大學生的創業起點普遍較低,從創業領域上選擇的都是一些小成本的行業,政府可以出面與服務業、小商品加工業比較發達的省市進行合作,幫助創業大學生尋找資源。
2.高校層面
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直接關系到學校今后的發展,大學生創業能夠帶動就業水平,因此大學生的創業就業不僅是學生部門應該關心的事,而且是從學校領導到每個普通職工都要關心的事。高校應從思想上重視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用好國家各項政策,應該調動校內所有力量參與其中。同時,還應制定、完善寬松的修學、復學制度等。
對于廣大高校大學生而言,高校可以從普及創業政策、開設創業講座等形式入手,為大學生創業活動奠定一定基礎。而對于強烈創業意向、具備一定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小眾群體,高校可以探索實戰為主、理論為輔的創業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一個“以創促需,以需促學,以學促創”的良性循環。
3.家庭層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是個人對家庭利益的服從,重視人際關系和權力等級,求中庸,求穩定。相對于社會、政府和高校,大學生更需要來自家庭的鼓勵,提高家庭對創業的認可度,從而讓大學生更加有信心面對創業中的風雨。家庭應積極轉變傳統觀念,即使在不能提供物質資金方面提供支持,也至少應在精神方面給予鼓勵。
大學生創業是一項囊括政府、高校、家庭、大學生的系統性工程,家庭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在幫助減少大學生創業時盲點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家庭應該發揮情感方面的優勢,在大學生創業低谷時在情感上進行安撫,在創業過程中的關鍵拐點當好參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大學生創業方面的把握和管控都要適度,參謀與指手畫腳、亂提意見之間僅一線之隔。
4.個人層面
擇業是起點,創業是追求。創業不僅需要勇氣,而且更需要能力,社會發展對個人的認可已從“學歷”向“能力”轉變。這就要求大學生應盡快轉變就業觀念,在學生、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尤其是著力自身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把握和創造機會的能力,以適應社會變革的要求。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創業在實踐中可以用九死一生來概括。這些創業中沒有被市場淘汰的大學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能夠認清現實環境,而不是過于理想化和完美化。大學生可以降低起點,在實踐經歷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如將創業初始形式定位校園代理、假期社會實踐、創建電子商務網站等。
綜上,唐山市大學生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和努力才能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唐山市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情況和就業情況都將呈現出令人可喜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