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萍+周政+金紹君
摘 要:購售電管理是電力公司所要進行的一項重要經濟活動,目前,大部分電力公司的電費收取和對賬工作是由公司的營銷部門以及財務部門分別負責的。通過營財融合,對信息高度集成、主數據統一,以達到對購售電管理的目的,實現營財系統間的數據自動集成。
關鍵詞:營財融合;購售電管理;集成
中圖分類號:F27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9-0185-02
一、購售電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購售電管理現狀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SG186項目整體進度要求,電力公司部署了財務系統與營銷系統的集成接口功能,獲取了營銷系統業務分類匯總數據以及用戶的應收電費明細數據,根據集成的數據生成了財務側應收電費、實收電費的記賬憑證,初步滿足了營銷系統與財務系統的數據交互要求。
(二)購售電管理存在的問題
營銷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存在著核算規則不統一、主數據無法共享等問題,是推進電力公司營財一體化、電價集約化管理的阻礙。
首先,核算規則方面。營銷部門負責的電費收入、業務費用明細賬不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核算規則,因此無法實現賬簿記錄與總賬和明細賬之間的對應關系。其次,憑證對接方面。營銷與財務核算脫節,營銷賬務憑證與財務會計憑證沒有直接對應,無法追溯數據差異源。再次,數據共享方面。營銷、財務系統分別管理各自的主數據信息,主數據的新增、凍結、變更等操作沒有建立共享機制,難以實現數據的共享與對應效果。最后,報表編制量大,針對電費電價報表,均是由財務人員以營銷系統數據表為基礎進行線下編制,工作量大,數據校驗稽核工作煩瑣。
綜合以上問題所述,基于營財融合視角下的購售電管理將會解決供電公司在購售電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
二、營財融合視角下的購售電管理
(一)營財融合的購售電管理目標
營財融合下的購售電管理通過構建營財一體化運作體系,建立并實施統一規范的業務管理規則與賬務核算規則,對電力公司的營銷和財務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并予以固化,破除橫向業務協同障礙,深化業務融合。提高購售電管理過程中跨部門、跨專業、跨層級業務運行效率,消除業務壁壘與管理壁壘,實現營銷與財務的業務融合和流程貫通。切實做到規則統一、流程固化、共享主數據、長效運作的總體目標,推動業務融合與信息共享的發展。強化電力公司在電價電費的全過程管理,進一步提升電力公司管理效率與效益,達到營財系統一體化運作的預期效果。
(二)營財融合下的購售電管理機制
1.搭建營財一體化體系,實現全業務覆蓋
根據“構建企業級端到端流程架構,進一步破除各業務協同障礙,深化業務融合,提高跨部門、跨專業、跨層級業務運作效率,消除管理壁壘”的企業管理要求,電力公司可梳理出營財一體化規章制度,搭建電力公司購售電業務全覆蓋的營財一體化體系?;谠擉w系,可實現由電費和業務費用等主營業務形成的售電業務流,由統調、非統調、光伏等主營業務形成購電業務流,由用戶繳費與資金歸集的現金流入和退費業務的現金流出形成售電資金流,由電廠結算、網間結算、支付購電費的資金流出形成的購電資金流,以及由營銷系統、交易平臺、財務系統形成購售電信息流的 “三流合一”。
2.貫穿電價電費全業務,實現全過程管控
電力公司可通過深化電價、電費全過程管控,實現從電價規劃、購售電預算、電價執行到電價分析的全流程閉環在線管控。主要內容如下:一是進行電價規劃預測,通過建立電價規劃模型,預測未來 5—10 年公司購售電價格變化趨勢,分析電價變化對公司經營指標的影響,并根據公司經營目標反算電價政策調整需求,指導開展電價政策爭取工作。二是優化購售電預算模型,充分利用歷史數據,運用科學預測模型,提高購售電預算的準確性,增強購售電預算決策支撐能力。三是強化電價執行管控,全面推廣營財一體化應用,貫徹“財務總賬、營銷明細賬”的原則,統一營銷與財務的會計核算處理規則,實現營銷明細賬與財務總賬的同質化,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業務、財務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四是深化電價分析,提升電價分析的質量和效率,對公司系統電價政策集中、標準化管理,實現電價政策與業務數據的聯動及決策分析。
3.深化售電協同機制,提升實時管控水平
堅持統一主數據、統一流程、統一規則“三個統一”的長效運作機制。主要內容如下:一是依據統一的主數據管理平臺,實現銀行賬戶、會計科目等業務主數據的共享與交互,提高數據傳輸的準確性與時效性。二是建立有效銜接的電費收退、目錄電價的處理流程,制定同步更新機制,加強業務橫向協同,鞏固營財協作基礎。三是根據財務需要從業務事項、核算內容等維度梳理賬務核算內容,并融入營銷核算業務,滿足財務核算的合規性。
4.加強購電營財集成,實現信息實時反映
加強統調電廠電費結算業務在財務管控系統上的集成,一是遵從數據源唯一原則,交易系統與財務管控系統之間上網電廠、機組等數據信息唯一鍵貫穿到底,達到系統自動傳輸轉換,取消財務管控前臺頁面新增導入等功能,減少系統間數據重復錄入量和數據核對難度,提高了數據透明度,徹底還原前端業務數據真實性。二是遵從數據完整性原則,嚴格按職責劃分數據維護界面,可增加必填數據校驗和出現錯誤時人性化提醒,方便使用人員快速定位糾正問題,將業務要求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大大提升業務的規范性及處理效率。
5.挖掘數據價值,輔助財務經營決策
基于月度購售電報表和年度預算數據,可對各類數據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研究,開展購、輸、配、售全環節的量價費分析。通過因素分析、結構分析等分析方法,按單位、類型、電壓等級等多維度動態反映各項指標的變動情況、對收入成本利潤的影響情況以及預算完成的進度,每月將購售電分析工作融合到月度財務分析中,實現電價指標的在線監控,達到電價分析工作的常態化,逐步實現經營數據對經濟活動執行、分析、反饋及預測過程中的“快、穩、準”。
三、營財融合視角下的購售電管理創新
(一)購售電一體化,保障業務全覆蓋
基于營財一體化視角,電力公司建立購售電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營財管理模式。通過將統調電廠、非統調電廠在營銷系統與財務管控系統的集成,實現購電信息共享及購電側營財業務全覆蓋;通過售電的電費、業務費用營財系統集成,實現售電信息共享及售電側營財業務全覆蓋;通過搭建購售電一體化管理體系,實現購售電資金的全程在線管控、信息的實時反映與共享,以及購售電業務的橫向協同與縱向貫通。
(二)信息實時反映,輔助財務決策分析
促進信息實時性的要求。電力公司穩步推進財務、營銷業務互聯,縮短應收憑證、實收憑證、銀行流水等數據的更新周期,達到信息實時反映效果。財務數據的實時更新可有效避免因為時間流逝帶來的數據價值損失。在財務管理決策方面,通過掌握實時財務數據,更及時、更合理地開展財務分析,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在投融資決策方面,通過掌握實時財務數據,促進對電費資金回收、盈虧平衡點等信息的把握,從而更好把控投融資決策時機。
(三)信息自動集成,提升業務管理效率
通過對營銷系統和財務管控系統的信息集成,建立營銷和財務在電價、賬務和營業收費等全過程的閉環管理模式,實現營銷與財務的業務融合和流程貫通,有效提高營財業務管理效率。通過業務數據集成,統一營銷財務主數據,加強數據及時反饋和共享;通過憑證集成,規范營財系統核算主體,統一核算規則,并將憑證信息電子化,實現在線遠程憑證稽核;通過表表集成,解決原有線下手工編制報表面臨的數據復雜、工作量大、稽核耗時等問題。
(四)強化內部控制,保障電費資金安全
在營財一體化系統中,營銷部門負責崗位職責控制,財務部門負責營財協同監督,運營監控中心負責業務全過程監控,三方共同筑造形成內控的“三道防線”,有效保障電費資金安全。通過對業務流程的重新梳理,并結合風險評估體系,優化控制點和制度標準,夯實營銷部作為第一道內控防線的基礎;通過在線遠程稽核等方式,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過程性監督,加強財務部作為第二道內控防線的作用;通過搭建營財一體化系統,用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加強全流程實時監督和溝通反饋,減少資金出錯可能性,鞏固第三道內控防線。“三道防線”互為補充、相互強化,形成糾錯防弊的機制性保障,有效控制電費資金管理風險,保障電費資金安全。
結語
在電力公司的經濟活動中,購售電管理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電力公司的改革發展中,要著重加強營銷、財務融合的改革,使得營銷數據通過系統直接傳送到財務系統,通過對購售電賬戶管理、購售電預算管理、購售電管理制度等方面建設,逐步提高電力公司購售電業務的工作效率,逐步推進電力公司購售電管理的營財融合建設。
參考文獻:
[1] 章桂玲.電網企業電費管理營財一體化建設研究[J].消費導刊,2014,(11):68-69.
[2] 張宿新.電力營銷財務一體化系統研究[C]//2009電力信息化創新論壇論文集,2009:681-684.
[3] 欒飛飛,阮力,謝正勇.六安供電公司營財一體化項目建設實踐[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2,(12):77-78.
[4] 李驚濤.安徽省電力公司營財一體化項目實踐[J].華東電力,2009,(9):1552-1555.
[5] 張梅.淺析營財一體化的電費管理系統[C]//2009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2009:334-336.
[6] 林艷榮.建立營銷、財務一體化的電費管理系統探析[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7,(3).
[7] 莫立文.融合營銷與財務構筑新的收入管理系統[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05,3(11):102-105.
[8] 楊婕,孫輝.新形勢下市場營銷與財務管理部門的關系[J].經營管理者,2012,(10):254-254.
[9] 劉紅漫.探析SG186營銷信息系統營銷電費賬務與營銷專業業務協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6).
[10] 郭玉增.供電所電費管理營財一體化建設分析[J].消費導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