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一紙職業病診斷書,是職業病患者獲賠的全部希望所在。然而,現實中患者卻需要花費較大力氣,才能獲得診斷證明。每一個職業病維權案例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經歷,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在上演。
用17年的青春換來一個職業病
廖銀發是昭通市大關縣的一名煤礦工人,1995年就到當地的一個煤礦從事采煤工作,一干就是17年的時間,在這17年的時間里,煤礦與廖銀發之間沒有簽訂過用工合同。
一直到了2011年,為了規范管理。煤礦才正式向大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用工名單,在這份名單中,廖銀發的名字正在其中,其合同年限到2015年。
“每天能賺百十元錢,而且離家近,農忙時還可以照顧一下家里。”廖銀發說,在農村也沒什么其他本事,只能守在家門口賺這份辛苦錢。
如果沒什么變故的話,一家人的日子還能過下去,但這一切在一次體檢中被打破了。
2012年,廖銀發身體狀況變差了,感冒長期不好,整天咳嗽。
在家人的催促下,廖銀發來到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檢查。
在醫院的診斷結果中顯示,廖銀發雙肺紋理增強,初步診斷為職業病塵肺陰影。
醫院要求廖銀發進行職業病診斷并接受治療,診斷職業病需要出示單位介紹信、粉塵作業史等相關單位材料。
帶著診斷結果,廖銀發回到煤礦找煤礦負責人,希望煤礦能夠出示有關職業病證明的材料。
沒想到煤礦不但拒絕了這一請求,還否認廖銀發是該煤礦的員工。
面對煤礦的耍賴,廖銀發一下傻了眼,自己在這個煤礦一干就是17年,現在煤礦竟然一口否認,這明顯就是企圖回避責任。
之后,在3年多的時間里,廖銀發的人生軌跡便發生了變化,一生病就往醫院跑,生怕病情加重,得到短暫的治療后,他又往煤礦跑,希望能爭取到自己合法權益。
在3年多的時間里,廖銀發不知跑了多少次煤礦,但都是無功而返。
“最怕的就是感冒了,只要自己一咳嗽,全家就跟著擔心。”廖銀發說。
廖銀發在此期間,多次住院治療,雖然在農村辦了合作醫療保險,但報銷比例也有限,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債務。
在病情和債務的雙重壓力下,廖銀發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工會“出手”解難題
在多次遭到煤礦拒絕之后,無奈之下,廖銀發來到了大關縣總工會尋求幫助。
大關縣總工會接到廖銀發的求助后,馬上組織人員進行協調,然而,在協調的過程中,煤礦始終不承認與廖銀發的用工關系,協調之路顯然走不通了。
“調解雖然失敗了,但職工的合法權益不能受到侵犯。”大關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王升海說。
這時候,大關縣總工會的法律援助中心走上了前臺。
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大關縣總工會與云南關河律師事務所共同成立了一個職工法律援助中心,由專業的律師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
針對廖銀發的境況,大關縣總工會開具了對他進行法律援助的公函,袁永慶律師承擔了此次法律援助。
接到大關縣總工會法律援助中心的公函后,袁永慶對廖銀發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在大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袁永慶找到了煤礦提交的用工名單。
這份名單中,廖銀發的名字赫然在目,而且合同有限期到2015年8月份。
之后,為了進一步鞏固證據,袁永慶還找到了廖銀發的同事,大家都證實廖銀發與煤礦的雇傭事實。
有了這些證據之后,袁永慶向大關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原本在仲裁庭會有一番唇槍舌戰,但在開庭的當天,煤礦方缺席了。
當事方可以缺席,但法律不會缺席。
大關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仲裁委已經依法對煤礦送達開庭通知,煤礦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庭審,仲裁委依法按缺席裁決處理。
在大關縣勞動人事仲裁委的裁決中,袁永慶提交的證據得到仲裁委的采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大關縣勞動人事仲裁委裁定,廖銀發與煤礦的雇傭關系得到確定。
拿到裁決書之后,廖銀發淚流滿面,等這一份裁決等得太久了。
在采訪過程中,王升海多次強調,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提供無償法律援助,就是希望能夠為廣大職工特別是經濟困難職工和農民工提供一些便利和幫助,使他們能夠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廖銀發的這個案子只是其中之一,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就是為了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何時能讓農民工的疼得到解決?
廖銀發的維權案例其實不是個案,而是千千萬萬塵肺農民工貧困患者的縮影。塵肺患病者絕大多數都是底層勞動者,由于經濟原因放棄治療的情況很多,因為根本沒有人為他們患職業病買單。
袁永慶認為,對于患者來說,最難的不是跑路,而是湊足診斷材料。
在職業病診斷過程中,需要由用人單位出具職業史、既往史、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等資料,這些資料只有用人單位可以掌握,而職工鑒定為職業病的,意味著用人單位將要承擔賠償責任,且職業病的賠償數額非常之高。因此,讓企業主動提供上述材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哪個單位愿意“自證有罪”呢?
塵肺病患者隨著年齡增長,治療不及時的情況下肺功能損害會快速發展,特別是跨省來看病的農民工,處境更加艱難。
近年來,國家已經逐步開始對塵肺病農民工群體加大重視力度。2010年全國總工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塵肺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塵肺病防治工作。
2011年國家安監總局下發《關于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開展以塵肺病為重點的粉塵危害重點治理工程,而且連續多年的兩會上,都有代表委員為塵肺病農民工發聲。
隨著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持續推進,塵肺病農民工的治療體系和救助制度正在不斷健全,越來越多的塵肺病農民工患者,將會得到來自各方的幫助。
對于塵肺病農民工而言,他們經歷的痛苦遠不只是病痛。我們對他們最好的尊重和保護,就是讓他們免于塵肺之痛,不僅僅只是給病者以救治,更要加強相應措施,嚴治粉塵超標,抓好勞動保護,從源頭上根治塵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