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鋒 袁二燕 王志強
【摘要】 目的 評價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83例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 記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結果 83例患者中, 33例痊愈, 31例好轉, 19例死亡, 死亡率為22.89%。19例死亡患者中, 2例為惡性血液疾病患者, 4例為膿毒癥并多臟器衰竭患者(包括腎衰竭), 8例為重度心力衰竭伴腎衰竭患者, 5例為腎衰竭患者。47例未死亡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0例未死亡膿毒癥患者治療后體溫為(36.63±0.60)℃, 明顯低于治療前的(38.20±0.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死亡患者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II評分)為(29.74±2.57)分, 明顯高于未死亡患者的(22.09±2.47)分, 且死亡患者ICU住院時間為(13.31±8.18)d, 明顯多于未死亡患者的(9.89±5.50)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廣泛應用, 可有效救治重癥患者。
【關鍵詞】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重癥醫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3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pplication effect by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83 patients receiving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for treatment, and records were made on their statu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the 83 patients, there were 33 healed cases, 31 improved cases, and 19 death cases, with mortality rate as 22.89%. Among the 19 death cases,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4 cases with sepsis and complicat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cluding renal failure), 8 case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and renal failure, and 5 cases with renal failure. The difference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47 survived cases with renal failure (P<0.05). Body temperature after treatment was (36.63±0.60)℃ in 10 survived cases with sepsis, and it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38.20±0.91)℃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Death cases had much higher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 score as (29.74±2.57) points than (22.09±2.47) points in survived cases. Death cases also had much longer ICU stay time as (13.31±8.18) d than (9.89±5.50) d in survived cases.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Wid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rovides effective rescue for critical patients.
【Key words】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qu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作為一種持續且緩慢的清除體內水及溶質方式, 隨著醫療衛生技術發展, 廣泛應用于危重癥患者救治中[1-5]。現為分析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應用現狀, 將2016年1~6月本科室收治的83例接受血液凈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進行回顧性臨床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科室2016年1~6月所收治的83例接受血液凈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4例, 女29例, 年齡21~89歲, 平均年齡(58±19)歲。83例患者中, 2例心肺腦復蘇術后患者, 2例重癥結締組織病患者, 2例流行性出血熱伴腎衰竭患者, 5例肝衰竭患者, 5例腦血管病患者, 14例膿毒癥并多臟器衰竭患者(包括腎衰竭), 23例腎衰竭患者, 3例重癥胰腺炎伴多臟器衰竭患者(包括腎衰竭), 5例惡性血液疾病患者, 22例重度心力衰竭伴腎衰竭患者。
1. 2 設備與置換液 血液濾過機為德國費森尤斯公司生產(muitiFiltrate), 血液過濾器為德國費森尤斯公司生產, 型號為AV600S。置換液為血液濾過置換液(上海長征富民金山制藥有限公司)或血液濾過置換基礎液(成都青山利康藥業有限公司)。
1. 3 方法 為患者留置深靜脈雙腔導管, 治療方式為前置換或前、后置換法, 置換液置換速率為3~4 L/h。一次治療7~24 h, 置換液量為28~96 L。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記錄患者轉歸情況, 觀察死亡與未死亡患者ICU住院時間及APACHEII評分。記錄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變化以及膿毒癥患者治療前后體溫變化。療效標準參照相關文獻[6, 7]分為痊愈、好轉、死亡。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83例患者中, 33例痊愈, 31例好轉, 19例死亡, 死亡率為22.89%。19例死亡患者中, 2例為惡性血液疾病患者, 4例為膿毒癥并多臟器衰竭患者(包括腎衰竭), 8例為重度心力衰竭伴腎衰竭患者, 5例為腎衰竭患者。47例未死亡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10例未死亡膿毒癥患者治療后體溫為(36.63±0.60)℃, 明顯低于治療前的(38.20±0.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死亡患者APACHEII評分為(29.74±2.57)分, 明顯高于未死亡患者的(22.09±2.47)分, 且死亡患者ICU住院時間為(13.31±8.18)d, 明顯多于未死亡患者的(9.89±5.50)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能夠替代腎臟的功能, 進而保證患者水電解質平衡, 是重癥醫學科重要生命支持技術之一。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主要以對流及部分吸附為主, 能夠有效清除大分子物質, 比如細胞因子、免疫復合物等, 清除效果較為顯著[8-12]。本次病例回顧分析研究中, 47例未死亡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連續性血液凈化對于存在腎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清除效果明顯。
連續性血液凈化能夠改善膿毒癥患者內皮細胞功能, 清除炎癥介質, 調節免疫功能, 從而阻斷膿毒癥病程的發展和惡化, 有效干預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13-15]。本病例回顧分析研究中, 10例未死亡膿毒癥患者治療后體溫為(36.63±
0.60)℃, 明顯低于治療前的(38.20±0.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明連續性血液凈化應用于膿毒癥患者, 對于高熱的控制效果顯著, 有效減輕了患者機體功能消耗。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能夠緩慢、等滲地清除水和溶質, 使血漿膠體滲透壓改變慢, 能夠隨時調整液體平衡, 保證有效循環量, 穩定了血流動力學, 更符合患者生理情況, 耐受性較強, 是重病患者的重要支持方法[16]。
隨著醫療衛生技術的發展,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臨床中應用廣泛, 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17]。在本科室中,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不僅用于腎衰竭、心力衰竭、全身水腫、水電解質紊亂等患者, 也廣泛用于嚴重膿毒癥、重癥急性胰腺炎[18]、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高熱、肝衰竭等患者的治療。
綜上所述,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廣泛應用, 可有效救治重癥患者。
參考文獻
[1] 陳娟娟, 邢小紅. 連續性血液凈化在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和護理. 當代護士(旬刊), 2015(2):107-110.
[2] 芮彥蘭. 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化膿性闌尾炎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1例.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6):152.
[3] 王好, 鄭凌, 呂桂蘭.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中低體溫發生的臨床護理進展.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5(12):1333-1336.
[4] 潘靖年, 尹愛田, 李汝勇,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山東醫藥, 2012, 31(52):94-96.
[5] 胡學芹.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危重癥中的作用.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4(s1):162-163.
[6] 謝紅浪, 季大璽, 龔德華,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危重患者的療效分析.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07, 16(4):301-307.
[7] 李菁華, 董一民, 吳艷容.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1, 24(22):2701-2702.
[8] 張朝暉, 張蓉, 瞿星光, 等. 重癥醫學科床邊連續性血液凈化中“醫護一體化”專項管理的優勢. 海南醫學, 2013, 8(24):1217-1218.
[9] 潘靖年, 尹愛田, 李汝勇,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在重癥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山東醫藥, 2012, 52(31):94-96.
[10] 胡海棠, 竇獻蕊, 張煒,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及其聯合血液吸附對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患者細胞因子清除作用的比較. 實用醫學雜志, 2009, 25(8):1210-1213.
[11] 周海銀.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兒童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癥. 重慶醫科大學, 2009.
[12] 馮琳琳. 連續性血液凈化對重癥膿毒癥患者Ang-2、MMP-9、IL-18及疾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影響. 河北醫科大學, 2010.
[13] Dellinger RP, Levy MM, Carlet JM,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08. Intensive Care Med, 2008(34):17-60.
[14] 包玉華, 沈浩亮, 王霆,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對膿毒癥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血流動力學和炎癥介質清除效能的臨床研究.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99-101.
[15] 龐曉璐, 王麗麗, 孟凡茹, 等.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及膿毒癥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免疫學雜志, 2012(4):329-332.
[16] WANG JQ, GAO BH, LIU B, et al.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in ICU. Chin J Blood Purif, 2002, 1(4):17-19.
[17] 妥福奎. 連續性血液凈化搶救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療效觀察.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9):105-106.
[18] 高瑩, 趙婕, 吳虹, 等. 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8例.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35):153-154.
[收稿日期: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