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含
【摘要】 目的 探討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應用價值。方法 92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 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6例。對照組單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進行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兩組患者完成了3個療程的治療, 中途無一例脫落。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8%高于對照組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7%低于對照組23.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效果顯著, 不良反應少, 值得應用。
【關鍵詞】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藥物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6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value of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spirin only for treatment, and research group added clopidogrel for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Both groups complete 3 periods treatment with no case qui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7.8% than 82.6%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adverse reactions rate as 8.7% than 23.9%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show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ith little adverse reactions, so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spirin; Clopidogrel;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Drug therapy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 此病多發于老年人, 發病較突然, 發病前無先兆, 病情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 可反復發作[1]。一旦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若沒有及時得到科學有效的治療, 則容易誘發腦梗死及高血壓等多種并發癥[2]。藥物療法是目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主要方法, 但是不同的藥物治療效果存在差異[3, 4]。為進一步探討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應用價值, 作者選擇2016年1~9月本院收治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46例進行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9月本院收治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92例, 其中, 男62例, 女30例;年齡41~76歲, 平均年齡(67.3±2.9)歲;并發癥:高血脂18例, 周圍動脈疾病24例, 高血壓20例, 糖尿病30例。入選標準:①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標準[5];②入院前未使用過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或抗凝藥物;③知情同意接受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確診為腦梗死、腦出血者;②存在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入選的病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6例。
1. 2 方法 兩組均采用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改善腦循環等常規治療。其中, 對照組單用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30078)進行治療, 100 mg/d, 早餐后1 h內服用。研究組進行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3116)治療, 75 mg/d, 強化治療7 d, 之后改為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兩組患者用藥30 d為1個療程, 持續治療3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療程結束后, 對兩組患者療效進行評價[6]:顯效:腦缺血發作率下降>75%;有效:腦缺血發作率下降 45%~75%;無效:腦缺血反復發作、病情沒有被控制, 發生腦卒中等情況。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完成了3個療程的治療, 中途無一例脫落。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8%(45/46), 其中顯效30例, 有效15例, 無效1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6%(38/46), 其中顯效23例, 有效15例, 無效8例。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
(4/46), 其中惡心1例、過敏反應1例、牙齦出血1例、復發1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9%(11/46), 其中惡心2例、過敏反應2例、牙齦出血3例、復發4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因尚未明確, 跟腦血管痙攣及微栓塞等因素緊密相關, 可能是這些因素綜合作用而誘發的。抗血小板藥物是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主要方法。阿司匹林是臨床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 具有清熱祛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有研究表明[7], 30%的患者對阿司匹林藥物具有抵抗作用, 令其難以發揮治療效果。氯吡格雷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 可阻斷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受體之間的結合, 進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相關研究認為[8-15],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用)可以有效彌補單純使用阿司匹林的缺陷, 發揮出協同作用, 增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大幅度減少惡心及復發等不良反應。
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8%高于對照組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7%低于對照組23.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效果優于單一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作者在隨訪的 3個月中發現,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對控制病情進展為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 也未增加出血傾向。推測原因可能是:①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用可以同時阻斷血栓素 A2與ADP所誘導的血小板活化, 降低膠原所誘導的血小板活化作用[9, 16-19]。②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用能減輕內膜增生, 減少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面積及改變其組成成分, 降低斑塊內巨噬細胞陽性細胞數量, 增加平滑肌細胞的數量, 起到穩定斑塊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與周亞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效果顯著, 不良反應少, 值得應用。本研究由于受到納入的樣本數量較少、臨床觀察時間較短等因素的限制, 沒有對患者的遠期治療效果進行研究, 今后應該擴大樣本數進行遠期療效的研究, 以全面評價雙聯抗血小板藥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周長文, 陳遠勤, 賈駿. 原發性高血壓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86例臨床分析. 現代醫藥衛生, 2016, 32(12):1900-1901.
[2] 陳瑤, 付錦. 缺血性卒中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6, 24(7):457-460.
[3] 吳澤文. 丁苯酞聯合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國藥業, 2016, 25(10):43-45.
[4] 崔莉紅. 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療效分析.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6, 24(7):108-110.
[5] 黃四春. 雙聯抗血小板聯合溶栓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1例. 廣東醫學, 2015, 36(23):3585.
[6] 宋楊君.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輕型腦卒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25):77-79.
[7] 高玉紅, 梁宏霞, 李明, 等. 燈盞花素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疑難病雜志, 2016, 15(7):678-681.
[8] 程立敏.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用對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17):81-82.
[9] 馬雙喜, 鄭智慧, 郭莉莉.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療效及安全性. 黑龍江醫學, 2016, 40(1):46-47.
[10] 周亞, 徐長中. 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效果.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33):123-124.
[11] 白雁明, 李琳, 胡淑麗, 等.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6):71.
[12] 龐義三, 閆靜.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1):24-25.
[13] 馬玲, 梁偉, 申小茜, 等.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急性非心源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8):86.
[14] 任麗娟, 張西寧. 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觀察. 寧夏醫學雜志, 2014, 36(3):269-270.
[15] 李軍朋.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觀察. 健康大視野, 2013(5):125.
[16] 廖曦, 梁媛.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雙抗血小板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效果分析. 內科, 2015, 10(6):894-896.
[17] 丁華榮.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療效分析.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10):158-159.
[18] 朱忠華.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兩種抗血小板治療方案的的療效比較和分析. 安徽醫藥, 2011, 15(9):1158-1160.
[19] 郭鶯. 強化抗血小板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罕少疾病雜志, 2013, 20(5):33-35.
[收稿日期: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