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精忠
【摘要】目的 觀察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9例為研究對象,給予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術后配合功能鍛煉。結果 經治療后,本組共患者39例,優27例(69.23%),良7例(17.95%),可3例(7.69%),差2例(5.13%),總優良率為87.18%。結論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好,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經皮椎間孔鏡;微創;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6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6..01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一種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系由于腰椎間盤的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突出后壓迫周圍神經及韌帶而引起,以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1]。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方式、工作形式的顯著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使得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較以往明顯升高,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故而需要有效治療。本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2類,其中手術治療是主要方法,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后路切開手術,但具有創傷性大、出血量較多、引起骨質破壞等不足[2],而微創治療則有明顯的優勢。近年來筆者采用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9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32.5歲~59歲,平均年齡(48.2±4.7)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2.9±0.6)年,單純腿部疼痛者23例,復合腰痛者16例,類型:中央型4例,旁正中型29例,極外側型6例,突出節段:L3~L4突出1例,L4~L5突出20例,L5~S1突出18例。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20~60周歲,性別不限。②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具有腰痛、下肢疼痛等癥狀,以及病變神經支配區域感覺障礙和肌力減退等表現,直腿抬高試驗陽性。③CT及MRI檢查結果支持臨床診斷。④排除合并心腦肝腎系統嚴重疾病者,凝血功能異常者及椎管狹窄者。⑤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手術知情同意書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手術方法
均采用經皮椎間孔鏡技術進行治療,囑患者取俯臥位或側臥位,在椎間孔進行局部麻醉。在C型臂機X線透視下進行定位,根據患者的體型、體重等因素,明確突出節段、穿刺進針點和進針方向。常規進行皮膚消毒并鋪無菌巾,在進針點用18號穿刺針經椎間孔進行穿刺,進入椎體節突后在刺入椎間盤內,此時向椎間盤內注射青蘭胭脂紅對比顯影液2 mL,以造影并顯示椎間盤內部結構。然后經穿刺針置入導絲,擴大通道,再沿導絲置入工作套管,并用椎間孔鏡髓核夾鉗取出髓核,摘除突出組織,最后采用射頻消融技術及纖維環裂口緊縮成形術等,以修復纖維環。
1.3.2 術后處理
手術結束后,無需在切口處放置引流管,給予常規抗生素治療1天,從第2天開始在保護下可進行下地活動,同時配合一些功能鍛煉,促進病情的恢復。
1.4 療效判定標準[3]
①優:腰痛、下肢疼痛及麻木等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緩解緩解,腰椎部及下肢活動等功能均恢復至正常,并可進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②良:腰痛、下肢疼痛及麻木等臨床癥狀基本緩解,腰椎部及下肢活動等功能有部分恢復,基本可以進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③可:腰痛、下肢疼痛及麻木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腰椎部及下肢活動等功能有部分恢復,但仍不能堅持正常的工作。④差:腰痛、下肢疼痛及麻木等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腰椎部及下肢活動等功能無改善。
2 結 果
本組共納入患者39例,在給予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方法治療后,優27例(69.23%),良7例(17.95%),可3例(7.69%),差2例(5.13%),總優良率為87.18%。
3 討 論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微創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中得以廣泛推廣,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即屬于踝關節鏡下微骨折手術屬于一種微創手術,該術式具有創傷小、避免神經及血管損傷、基本無出血、術野清晰可見、手術風險低、術后病情恢復快等特點[4],且由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意識清醒,故便于和醫生進行交流,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故而療效較好。但需注意的是,在應用該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應嚴格把我注意事項,如根據每個患者的自身特點進行術前評估,確定穿刺點及穿刺角度;術中注意徹底清除病灶;術后進行合理處理及功能鍛煉,有助于病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 翀,田 征,梁青福,等.經皮椎間孔鏡TESSYS技術治療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1):32-36.
[2] 楊 艷,孫 赟,李 蕊,等.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2):317-319.
[3] 趙 顯,宋 濤,孫新宏.椎間孔鏡技術與椎板間開窗治療雙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骨科雜志,2015,18(6):662-666.
[4] 潘承波,劉法銀,李嗣生.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30(1):94-95.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