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兵
摘 要: 一切關于美術藝術的活動必然需要借助對美術語言的應用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美術語言,才能應用美術語言對美術藝術進行深入的學習,培養(yǎng)自身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美術語言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對學生的美術語言加以培養(yǎng),為學生深入學習美術知識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 美術語言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248-01
美術教學中,美術語言等同于語文語言,美術語言是對美術作品的表達,將美術作品變得更有價值。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小學美術教學中重視美術語言的運用,在教學中只有運用美術語言才能將教學展現(xiàn)出最佳的效果。所謂的美術語言,即:造成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和造型元素結合成為美術作品的基本原理。
一、小學美術語言的重要性
1.美術語言是情感的交流
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表達,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通常情況下,美術作品內(nèi)容豐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是濃厚。例如:作品中點、線、面等要素就是美術語言,應用在教學中能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美術語言進而讓學生學會邏輯思維、情感等,應用在美術作品中,使學生能感受到美術語言所賦予的神奇力量,進而對美術學習產(chǎn)生興趣。
2.美術語言是美術學科的物質(zhì)基礎
學生在學習美術時,不僅需要能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藝術氣息,更需要掌握美術語言,因為只有學生掌握美術語言,才能在美術學習中深刻的感受到美術作品的藝術氣息。美術作品是通過多種美術語言融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作品空間、形狀、結構、平衡等構成原理。
3.引導學生學會感受體驗美
傳統(tǒng)的教學中,美術教學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并且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教師通常教會學生繪畫或是手工即可;而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的落實,美術教學逐漸得到了重視,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藝術培養(yǎng),使得美術教學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教學,更需要實踐教學,進而讓學生在體驗藝術感的同時學會運用美術語言,能夠主動的展開繪畫,只有學生掌握語言作品以及理論知識才能讓學生感受藝術美。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強化美術語言的對策
美術語言的重要性我們已經(jīng)熟知,但在美術教學中強化美術語言,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對此,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以及個人觀點將美術教學中強化美術語言方法分為:趣味性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語言培養(yǎng)興趣;應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對學生美術語言實施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課后反思,增強學生美術語言的理解和掌握;加強對學生欣賞評價口語表述能力的訓練幾點。
1.借助趣味性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語言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人前進的動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幫手,且小學階段學生好動、好奇心強、上課不夠集中這是他們的天性,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深知孩子的天性是不能扼殺的,那么怎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當學生產(chǎn)生興趣后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繼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美術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興趣的追求是一種不知不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壓力,反而會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主動的探索知識。比如:《元宵節(jié)里掛彩燈》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展示花燈,猜燈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找同學說一說元宵節(jié)習俗,進而引出教學。由于小學生對手工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花燈,引導學生主動走進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感觸,同時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應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逐漸走進課堂,并且經(jīng)過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效果顯著適合應用在教學中。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應利用多媒體教學,將一些抽象的美術語言表達變得更為形象化,簡化學生理解。并且多媒體教學能夠營造特定的教學氛圍,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充足的教學條件,實現(xiàn)了資源有效利用、價值的凸顯,進而提升美術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想象中的飛機》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中動畫、影音視頻特點為學生播放有關飛機在天空中飛翔的視頻,給予學生真切的體驗,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對學生美術語言實施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美術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開發(fā)智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美術語言教學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方法散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但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將自己的想象強加在學生思想中,這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挖掘?qū)W生的美術天賦,實行美術語言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例如:《心中的風景》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繪畫出自己認為最美的風景,這時,學生的想象力就會被激發(fā),進而開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創(chuàng)新意識的散發(fā),展開想象,繪畫各種風景,當學生能夠繪畫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時,也是對美術語言的掌握;而教師需要做的是積極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教師的鼓勵對學生美術語言學習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4.引導學生課后反思,增強學生美術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進而提高學生美術語言理解,達到知識的深化。例如:《心中的風景》學生繪畫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學會欣賞其它同學的作品,增加知識視角并且學會評價。然后由教師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對美術語言有怎樣的理解,學到了什么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客觀的像或是不像并不是對美術作品的標準衡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改變以栩栩如生為美的思想意識,提倡運用內(nèi)心繪畫,主張自由主義,在自由中感受美術語言的魅力,進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和掌握。
5.加強對學生欣賞評價口語表述能力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預留5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評價,起到豐富語言能力的效果。同時通過對他人作品的欣賞,激發(fā)自身的思想創(chuàng)造。美術語言是一種視覺感官的體驗,學生學會觀察、會欣賞,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提問、多回答,進而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美術教學中沒有美術語言,那么美術教學則不存在。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作品點評,學會欣賞作品的造型是否新穎、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發(fā)散思維,進而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相互學習、借鑒、感受真實的美術語言。
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語言是美術教學的基礎,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因此,還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將美術語言以最佳的形式傳遞給學生,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分別從:小學美術語言的重要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強化美術語言的對策這兩方面進行分析,教師美術語言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付出十分的努力,進而滿足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何曉蕾.我國臺灣地區(qū)小學美術教育之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研究[J].藝術教育,2016(08).
[2]駱銀.小學美術教學中教育敘事方法的運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
[3]樓冰潔,唐斌.小學高年級學生美術“造型·表現(xiàn)”領域?qū)W習心理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5).
[4]李瑞.改革評價機制,構建高效課堂——淺談小學美術評價機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J]. 美術教育研究,2016(16).
[5]顧菊芳.多元性教學方式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