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潤
【摘要】奧巴馬任期結束后,誰能來接管“世界霸主”?這曾是當今世界最熱新聞的焦點之一。“美國大選”,這一檔吸引世界眼球的真人秀節目,讓所有關注美國動態的觀眾忍俊不禁。跌宕起伏的劇情反映了美國當前國家發展的主要態勢,這是研究美國并制定相應策略的新的突破口。
【關鍵詞】政治;美國;外交
二戰之后,曾經雄霸全球的英國悄無聲息退出了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則是紅色的蘇聯與“自由”的美國。1991年后,紅遍整個西伯利亞的蘇聯,也在美國的“幫助”下驟然褪色。試問當今世界,誰能與傲視全球近三十載的美國爭鋒?
美國總統大選,為我們研究美國的政治制度、體制、運行機制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機會。“根正苗紅”的希拉里在一片叫好聲中敗選,同時商業大亨特朗普的當選與八年前“第一黑人”奧巴馬當選一樣,看似出人意料,但卻是偶然中的必然。如同鬧劇般的美國大選,實則反映了美國的政治問題。特朗普的意外當選,有著美國根深蒂固的社會基礎,特朗普緊緊抓住美國民眾對于金錢政治、黨派之爭、寡頭精英政治、政府低效表現等政治弊病的不滿心理,“劍走偏鋒、險中求勝”。美國大選,一方面體現了美國民眾對以往政治的強烈不滿,另一方面則體現了美國政治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這次美國大選,不僅顛覆了國際輿論對于美國政治的傳統看法,并使所謂“美國制造”的民主制度褪去了原有的神圣光環,更拉低了美國在世界制度領域的地位。但是,特朗普的當選始終是美國民眾對于政治的充分表達,這一點很難說明美國制度的頹勢,并且特朗普個人即使會影響美國未來政策的制定,帶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變化,但其所有舉措終究是不大可能改變美國政治的基本趨勢,即稱霸世界。
(一)美國大選后看美國政治病
此次美國大選,西方多數主流媒體和精英人士都十分看好政治名門出身的希拉里。有人稱希拉里是美國最具備政治出身且準備相當充分的總統候選人之一,特朗普則是史上最不夠資格且準備最不充分、表現最差的人,沒有之一。
那么,“表現出格、大膽狂妄”的特朗普為何能夠在與政治名門出身、行家里手的希拉里的博弈中旗開得勝,以至將希拉里斬落馬下呢?難道這只是一個出乎意料的極小概率事件嗎?難道特朗普真的有著優于希拉里的獨特魅力?實則不然。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表示,任何事物在歷史上的出現都有其必然性,同樣也有其偶然性,偶然性與必然性相互存在。即必然有人能夠戰勝希拉里,偶然性則是戰勝希拉里的人是特朗普。即使沒有特朗普這個人,也同樣會有另一個人去戰勝希拉里而取得此次美國大選的勝利。并且,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特朗普的高明在于他通過抨擊美國現有的政治模式而取悅希冀改革的大部分美國選民,成功迎合并抓住了現在存在于美國民眾內心深處對于現有政治模式的不滿與厭惡。
第一,罪惡的金錢政治。眾所周知,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除國父華盛頓以外,所有總統皆是黨派人士。民主黨與共和黨在你爭我奪的“驢象之爭”中走過將近兩個半世紀的歷程。表面上來看,美國是區別于英國兩黨制的兩黨制政治,但是實際上,美國一直是“一黨制”,即“金錢黨”“財團黨”。這種稱謂,是對美國所謂的“民主政治”的極大地諷刺。金錢政治在美國有著如此重要地位,這是美國民主制度使然。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之間都很渴望競爭總統職位,進行權力的爭奪。總統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使競選者所在的黨派與所代表的階層的利益最大化并且名正言順。兩黨所代表的所維護的利益,不是占社會多數人的平民,而是擁有巨大財富并且渴望更大化的精英階層。這使得所有平民選民只是在形式上行使了法律賦予的選舉權利,而從未在真正意義上為自己的利益進行維護。民主需要選票,獲得盡可能多的選票需要競選與進行各式各樣的競選活動,競選則需要金錢來運作。美國民眾對于現有的金錢政治已深惡痛絕,極度渴望有所改變。而特朗普在競選時公開表示自己不差錢,不需要受金錢的操控,而真正的為選民謀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一部分選票。
第二,讓人無奈的“低效”政府。首先,美國前幾任總統都在就任前不遺余力的進行競選,不擇手段的討好選民,不顧實際地漫天許諾,就任之后卻無法兌現承諾,就競選時天文數字的金錢消費不講,單論無法兌現的許諾就已經使部分選民心生寒意。其次,面對諸多社會問題卻難有作為。每一屆政府無法就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管控與解決。“種族歧視”、“槍支泛濫”“貧富差距懸殊”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時刻會引起社會矛盾與沖突。政府將大把大把的金錢消費于無味的競選活動,無法作出有利于國家與人民事業的政策、方針,無法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這使得部分選民無心選出符合自己心聲的真正候選人,只能是“瘸子里面選將軍”。
概言之,特朗普是從一個資本家的角度指控了美國社會的病癥,雖然對美國政治弊病的分析并不到位,但抓住了多數美國民眾對“美國游戲”的不滿心理,以抨擊美國政治軟肋為突破口進行總統選舉。實際上。他提出的“美國優先”的政治主張,畢竟迎合了美國人民希冀永遠作為第一超級大國的心理。以此論之,特朗普的不按套路出牌是戰勝希拉里,贏得大選的關鍵。
(二)美國大選后給中國帶來的挑戰
讓絕大多數人大跌眼鏡的特朗普勝選,固然是美國人的家務事,但是,特朗普上任之后,推出的一系列大政方針,必定會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并給世界各國帶來劇烈的沖擊。那么,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特朗普又會給我們在哪些領域帶來危險與挑戰呢?
第一,政治領域。我們對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了解,不如對曾經“第一夫人”那般透徹,因此,特朗普政府對我們沖擊相對以往來說,力度與強度肯定會有所不同。我們應對特朗普主政以后給我們帶來的挑戰與危險要有清醒的認識。首先,特朗普政府對我國的態度與相應的處理雙邊關系的方式定會不同于奧巴馬。總體上,新任美國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持強硬態度。而且這種不友好將覆蓋雙邊所有領域。其次,特朗普政府的成員多數為菜鳥政客,對處理雙邊關系上存在業務水平不不足的可能性,并且勢必會不按套路出牌。這兩點定會對初期雙邊關系新發展產生阻礙,妨礙兩國之間形成有效的交流方式。
第二,經貿領域。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實施,將會對中美經貿領域的合作以及中國經濟產生巨大消極影響。刺激美國經濟、對美元加息使美元更加強勁,將會是人民幣持續貶值,使得資本從中國外流,在華的美國資本也將會在重振美國制造業政策的實施以后,加速從中國流走。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會加劇中美之間經貿摩擦,甚至引發貿易戰。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朗普政府的限制與打壓。
第三,安全領域。“以實力求和平”是特朗普所主張的外交策略。在環太平洋地區,加大軍事投入,加強美軍力量儲備,這將使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面臨更大的軍事壓力。同時,現執政團隊中存在較多鷹派人士。因此,美國將可能在西太平洋地區采取更加盛氣凌人的軍事行動,使南海問題更加嚴峻。“朝鮮核問題”、“薩德”將進一步加深朝鮮半島危險局勢,中國勢必會卷入朝鮮問題。“離岸制衡”政策,將使日本加強對華牽制,同時日本以首相安倍晉三為代表的右翼保守力量更會趁機加速提升日本軍事實力,從而強化日本在亞太地區制約中國的戰略態勢。
綜上所述,大選后的美國對于我國發展將會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向鵬舉.《淺析當前中國地緣政治的困境與出路》.《社會研究》.2016.03
[2]辜學武.《2015中國地緣政治的風險與挑戰》.《南風窗》.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