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方法。而情境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而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視角,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應用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探討;其次就如何創設教學情境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幾點應用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情境教學法 創設
正所謂“質量之魂,存于匠心”。這句話詮釋了教師在整個教學之中的重要性。所以為了更好地確保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必須注重情境創設的質量。而就當前來看,很多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處于被動學習的意境之中,最終導致教學質量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這些現狀的分析,并針對性的強化對其的創新和反思,才能創設出更加真實而又細膩的情境,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支持,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優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應用存在的不足
目前,雖然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強化新課改理念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工作中注重情境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的應用,但是其所取得實際成效仍難以提升的情況時有發生。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深刻踐行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教師往往是為了教學而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且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缺乏真實性和吸引力,導致其應有的成效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與此同時,一些教師則更多的是依賴教輔工具進行情境教學,并沒有結合實際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優化和完善,導致其最終取得的成效適得其反。加上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思進取,忽視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在教學中應用的情境教學法也是生搬硬套,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只是更換了形式,導致所創設的情境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并沒有對其實際效果和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如此種種,之所以會出現這些不足,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難以做到針對性和優化性,更多的是生搬硬套,極大的影響了情境教學法的初衷,所以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幾點對策和分析
(一)充分意識到創設情境的重要性,為情境的創設明確思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時,其應用成效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對情境的創設質量。所以為了確保創設的質量,首先必須意識到創設情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明確情境創設的目的和思路。一般而言,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感受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好地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切實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而情境的創設不能為了情境而創設情境,我們應為了教學而設置針對性。真實性的情境。一般而言,首先是結合所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特點,創設出符合學生實際的真實情境,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導入教學中利用創設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導入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才能更好地將新課導入,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求知欲的激發。例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時,教師可以將裝有蟋蟀的籠子擺在講臺上,讓學生對蟋蟀有一個認識,引導學生意識到這個籠子就是蟋蟀的住宅。此時就可以提問:“哪位同學知道蟋蟀的實際住在是什么樣的呢?”同學們就會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但是要想用語言表達出來又給人欲言又止的感覺。此時教師就接著說:“那么通過今天我們對新課的學習,讓我們來對這個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昆蟲進一步的了解”。從而通過真實而又直觀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蟋蟀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導入新課。在這一環節中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三)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創設實踐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
創設實踐情境,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考。這與學生自身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有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好奇心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確保所創設的情境更具有吸引力和誘惑力。例如在教學《哨子》(美.富蘭克林著)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假如自己就是主人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對課文展開聯想和續寫,引導學生將自身在社會上看到的“哨子”現象歸納出來,從而得出文章的論點。當我們在置身于事的時候又該如何處理呢?因為學習語文的很大一個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從而更好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斷的磨礪和改變自己。而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身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緊密結合自身實踐,將自身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哨子”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反思,從而更好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作者的中心思想和表達的寓意等,有效的激發學生對其的學習和改進。
(四)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語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緊密聯系生活中的情境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作者與父親在車站的別離,與很多學生和家長在春節車站的別離較為類似,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實際感受,從而更好地將其對離別之情的理解表達出來,最終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確保所創設情境的有效性,教師應在多個方面下功夫,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新課改理念,也能更好地促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1).
[2]張玉梅.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01).
[3]徐國敏,姜領弟.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稻地鎮劉唐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