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香
摘要: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為了提高質量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當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指出了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創新;就業信息;就業形勢
在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畢業生增加和就業機會有限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特別是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新的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與傳統行業都急需轉型升級。企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出對策,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各高校應積極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和實效性。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自我就業和就業制度使大量的教育評價機制,雙向選擇的大學就業率為基于高等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評估,學校聲譽和社會聲譽的措施,導致一些高校盲目追求高就業率。對于大專和高中畢業生來說,他們將“填鴨式”的就業指導,甚至出現“大學生”就業“搞笑現象”。努力將被推到社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整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學校專業教育,更不用說會引導學生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問題。的快速就業的就業指導不僅失去了對原率統計指標的意義和作用,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沒有更多的就業規劃與大學生就業必要的輔導,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就業質量低,頻繁跳槽的現象嚴重。這種錯誤的就業指導思想,使得就業指導工作缺乏長期的規劃,沒有充分發揮就業指導教育的作用。
(2)就業指導課程落后,就業指導工作模式單一。目前,大多數中國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與學生就業采取的勸說,太多的向學生講解面試技巧、職場禮儀、就業心理,一個單一的落后和過于形式化和抽象的內容,與實際就業情況不能結合。一般來說,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就業,忽視工作;業務指導的重點,教育規劃缺乏;就業技能,正確的就業觀念,樹立教育缺乏;注意臨時教育,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缺乏。教育模式缺乏師生互動,缺乏對企業的訪問。在師資配置方面,許多高校缺乏專業背景和法律背景的企業管理科學知識,教師教育,師資力量不強,很多教師臨時擔任就業指導老師,這是一個背后的原因,就業指導工作的原因。
(3)就業信息存在滯后性和不對稱性,大學生缺乏正確的就業觀念。目前,它是大學生在中國掌握有效的就業信息和對人才的社會需求缺乏了解困難。此外,大學生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不知道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為了增加就業機會,許多大學生發表了大量精美的簡歷,分別分布在就業情況,盲目樂觀或悲觀,發現自己很難在工作茫然失措。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國有企業的追求,外資企業在就業求職過程中的工作條件,不顧自身實際情況的需要和人才的狀態,不利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大學生的各種不良思想和突出的就業問題表明,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有待改進。
二、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策略
(1)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就業指導工作理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擇業觀。目前,部分大學生受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對就業形勢不了解。他們過分注重工作環境和工作報酬,而不是付出應有的努力,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當前形勢下,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光環已不復存在。當代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思想和態度,在長遠發展和實際能力的基礎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而不是盲目追求高薪。高校領導和職業指導教師應樹立長遠規劃思想。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填鴨式教學。無論從改善就業指導工作系統的整體規劃還是從就業指導課,必須有一套系統,對就業指導的長期計劃科學合理的就業法律工作真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幫助學生實現人生的總體規劃。就業指導工作應幫助學生樹立就業風險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當前的就業市場是如此多變,任何就業機會或工作都不再是一個鐵飯碗,工作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人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同時,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創新就業指導的理念,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就業競爭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學生在面對就業挫折時,勇于發揮,正確面對。④就業指導工作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在“公共創業與多元創新”的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途徑。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創業精神,在滿足大學生需求的產業領域提供積極的幫助和政策支持。
(2)創新就業指導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改變以往的就業指導模式,將其轉變為一個完整的計劃和系統的就業指導模式。高校應根據不同階段大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就業指導計劃。例如:在大一時可以開展新入學教育,讓學生盡快了解并融入大學生活。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認知的課程,幫助學生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定位,他們的心理咨詢和教育;二、第三期學術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讓學生充分了解行業的現狀和前景的專業;就業指導第四、幫助學生學生在工作場所的社會人們的思想轉變,減少工作場所的社會心理恐懼。結合講座、講座、報告、討論和社會調查、企業訪問、培訓和其他實際聯系。注重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建立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教師要能夠分析社會形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90、00以后大學生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旅游指導方案。同時,根據學校的專業特點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到行業和優秀人士到校園講學或召開報告會,有效引導大學生就業導向。
總之,大學生就業指導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我們應該不斷改革和創新,在各高校的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中國高校建立一套符合事實,根據我國的就業指導體系的現狀,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井恒.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27:115-116.
[2]鄭華萍,晁艷.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9,03:44-46.
[3]趙明躍.人文教育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途徑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07:38-39.
[4]于美琦.針對大學生就業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效性探究[J].科技與企業,2014,15:342.
(作者單位:廣州優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