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穎
摘 要:環境統計是對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用數字反映并計量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和環境變化對人類影響的工作。環境統計直接客觀的反映了當地的環境質量水平,是各級環保部門了解各地環境污染及治理情況的一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環境;統計工作;改善措施
工業企業環境統計工作雖然起步早,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工業企業環境統計工作基礎薄弱、管理不力,再加之客觀存在統計對象種類多、差異大、變化快等因素,在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基層環保部門存在的問題
(1)一是環境統計人員缺乏、統計工作量增加。
(2)基層環保部門沒有固定的環境統計機構,大多數統計人員都是兼職的,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環境統計工作中,且人員偏少,隊伍不穩定。
(3)是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重視不夠。基層環保部門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在完成工作中或多或少有應付了事的態度。在硬件配置和資金投入方面不夠。環境統計人員參加環境統計知識培訓的機會少,造成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提高不上去,對統計數據的分析能力欠缺。
(4)是缺乏必要的技術保障。環境統計要運用大量的環境監測數據,而基層環境監測站、監測人員、監測設備、監測經費不足,環境監測站對污染源監督性監測頻次低,污染源在線監測不穩定,導致所報數據缺乏環境監測等必要的技術保障,采用物料衡算和排放系數進行核算的基礎數據和方法標準未能隨生產工藝和技術進步及時更新。估算成分較多,真實性差。
2 企業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統計人員變動頻繁
大多數企業沒有專門的統計人員。統計工作人員多為兼職或借調人員。統計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而且環境統計人員不具備環境統計專業知識,統計業務素質低,難以嚴格執行各項統計制度。
2.2 企業上報不及時
部分企業不能按照環境統計管理規定的要求及時上報年報及統計分析報告,給基層環保部門的環境統計人員帶來大量的催收、反復統計更新工作的困難。
2.3 部分企業的報表數據質量不合格
部分企業統計人員不理解報表的各項指標解釋,加上填報過程中不夠認真,導致數據出現錯誤;部分企業對報表指標填報不完整,數據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對象的全貌和正確認識現象總體特征,最終也就難以對現象變化的規律性做出明確的判斷,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2.4 存在弄虛作假現象
一些企業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于污染物達標排放和減排任務,不是采用清潔生產和積極治理的有效措施,而是采用虛報和瞞報手段,甚至針對不同的用途,用不同的數據敷衍環境統計人員,致使環境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受到影響。
3 建議與對策
進入“十三五”以來,面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的相繼實施,公眾對于環境信息公開和環境統計數據的訴求越來越高,因此建立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科學化、精細化環境統計管理系統已迫在眉睫。
3.1 重視基層環境統計工作,強化人員配置
基層環保部門要切實改變觀念,充分認識環境統計在環境管理以及總量減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強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領導,把環境統計工作擺到重要的位置,列入日常工作議程,建立完善的工作協調機制,為環境統計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努力開創環境統計工作的新局面。
設置專職環境統計崗位。挑選業務能力強、熟悉環境統計知識的專業人員承擔環境統計技術工作。加強對統計人員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努力提高基層環境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上級環保部門應每年定期組織對縣級基層環保部門及重點企業環境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確保每年每人達到一定的學習時間,逐步實現專人專崗(持證上崗)的要求。
3.2 強化基礎建設,為環境統計數據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重點源的環境監測工作,加強基層環保局的監測能力建設,加大常規監測的力度,使環境統計數據能夠反映企業的真實排放情況。
加強環境統計的技術支撐,做好環境統計數據核查會審制度。環境統計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基層報表的質量,基層環境統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審核排污企業填報的統計基表?;鶎迎h保部門要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組織相關科室對排污數據進行會審,以確保環境統計數據的科學性及真實性。
3.3 完善軟件建設,規范各類技術標準
要進一步完善軟件建設。軟件研發單位和報表制度設計部門要充分聽取基層操作人員反饋的各種建議意見,完善相關內容,爭取一次性整改到位。進一步完善軟件審核功能,在合理性審核、輔助審核中添加每項審核指標的合理性范圍或經驗范圍,并將超出這些范圍的數據突出顯示,使統計人員在審核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按行業合理設置指標,簡化或者去除不相關指標,減少干擾,突出指標填報重點,減輕填報和審核的工作量。
3.4 加強企業環境統計能力建設,保證源頭數據的準確性
首先要推進重點企業的自行檢測能力建設,企業自報數據作為環境統計數據的主要來源,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非常重要,要充分發揮企業對于自身監測的優勢,強化對企業監測人員的培訓,提高企業監測數據的質量。
企業應配備專門的環境統計人員,盡量保持人員穩定性,如人員有變動,及時向環保部門上報,支持統計人員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加強環境統計能力建設,加大環保設施投入力度,真正的做好污染源達標排放和污染減排工作,力保提供的數據真實可靠。
同時地方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在環境統計工作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對一些單位虛報、瞞報環境統計數據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有效遏制弄虛作假,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有效性。
4 結論
工業企業統計工作者要了解環境統計工作的意義,認真面對工業企業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總結、不斷研究、不斷改善,從而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麗君.環境統計工作的現狀以及改善措施[J].中國化工貿易,2012,(12):132-133.
[2]廖紹群.基層環境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綠色科技,2014,(10):199-200.
(作者單位:三門峽市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