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
摘要: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是發展統計生產力、改進統計生產方式的關鍵。必須在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簡單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模式,才能逐步解決目前的諸多問題與弊端,促進統計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基層單位的統計工作是整個宏觀統計的源頭,是整個統計工作的起點,要確保統計信息的質量。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反映了統計工作的水平,在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過程中,能有效地檢驗統計工作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使統計工作得到改善、加強和提高。
關鍵詞:統計工作 統計制度 單軌制 統計分析
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是發展統計生產力、改進統計生產方式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后,中國的統計制度方法改革不斷邁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實行新的統計報表制度,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工業統計中應用抽樣調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滯后、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呼聲也始終不絕于耳,且日漸強烈。究其原因,除客觀因素外,主觀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統計部門及廣大統計工作者沒有就改革的目標模式形成共識,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難合適;不同領導有不同思路,改過來又改回去。
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更加完善規范;中國的對外開放也將邁出新的實質性的更大步伐。確立面向21世紀的統計發展戰略,必須在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簡單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模式,才能逐步解決目前的諸多問題與弊端,促進統計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發展統計事業,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四化建設。
一、關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業特點和宏觀微觀兩個層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單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層單位一套表僅限于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執行,且還有部分對企業的調查如工業品出廠價格、施工價格、景氣調查等沒有納入。因此,完善健全規范一套表,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統計部門的一套表。首先,要對現行的行業報表制度再進行細分,將服務業統計制度適當分解,并反映新興行業、文化產業、知識經濟的特點;其次,對不同行業的企業按規模區別對待,將一定規模以下企業的表式適當簡化形成簡表,有些行業甚至可設計一張表;第三,減少過時指標,不斷增加反映企業發展變化如重組轉制、多種經營、高新技術程度的指標;第四,將政府統計部門對基本單位進行的其他調查統統納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時可增設新的指標群,限定部分企業填報。
二、關于“計算機網絡化”
即政府統計部門之間實現統計信息的網上傳輸(包括上報與反饋)。21世紀之初,國家統計信息工程“九五”規劃將告完成。在此基礎上,要繼續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國家、省(市、自治區)、地市、縣四級政府統計機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有效聯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數據庫系統,并使之充分發揮作用。通過系統建設,使各級統計站點不僅能夠根據自身需要對統計信息進行深度加工處理,還能使信息沿現代化網絡系統快速傳遞,既可以及時滿足上一級統計部門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級統計部門反饋綜合信息,并可以進行橫向資料交換,還可以在網上發布公眾需要的統計信息。要借助網絡系統強化基本單位名錄庫。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統計工作在服務科學決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計算機網絡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整個國經濟健康運行的主要監測手段,是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的主要信息渠道,統計數據反映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準確、全面、及時、系統的統計數據,是各級政府在進行科學決策和管理,制定宏觀調控措施,做出科學、合理、正確決策的必要依據。
三、加強基層統計分析工作。
基層單位的統計工作是整個宏觀統計的源頭,是整個統計工作的起點,要確保統計信息的質量,必需重視基層,夯實基層,才能使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協調、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為此,必須充分認識統計工作在宏觀調控和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效地發揮統計工作在市場經濟中的服務作用,統計工作的重點是服務,服務的重點是統計分析。通過分析尋求規律,通過分析發現本質,通過分析找出內在的聯系,把企業發展現狀、特點、存在的問題、影響的因素、發展的趨勢和前景等預測分析出來,準確地把握經濟運行態勢,更好地創造統計信息工作與經濟管理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3.1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反映了統計工作的水平。在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過程中,能有效地檢驗統計工作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使統計工作得到改善、加強和提高。另外,經常撰寫統計分析報告,能綜合鍛煉提高寫作人員的素質,全面增長統計人員的才干。總之,寫好統計分析報告十分重要,那種認為“統計報表是硬任務,統計分析是軟任務”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是萬萬要不得的。
統計分析報告也是發揮統計整體功能,提高統計地位的重要手段。統計分析報告把數據、情況、問題、建議等融為一體,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統計數據更集中、更系統、更鮮明地反映客觀實際,又便于閱讀、理解和利用,因而是發揮統計信息、咨詢、監督的主要手段。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統計工作的社會地位。
3.2統計分析是衡量統計工作水平的綜合標準
統計分析報告是統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與統計分析寫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綜合。前面幾個環節是統計的基礎工作,統計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階段。一般來說,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報告,來自高質量的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和統計分析寫作。但是,如果僅有較好的寫作水平,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都是低質量的,也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報告。因此,統計分析報告寫不好,當然是統計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應該看到,還要具備方方面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統計專業知識。需要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需要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等等。所以,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如何,也就反映了統計工作水平如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綜合標準。另外,統計分析的結果雖可以用多種形式表達(如表格式、圖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統計分析報告為最好,也最為常用。因此,統計分析報告也是表現統計成果的好形式。
3.3統計分析報告是傳播統計信息的有效工具。現代社會是信息的時代,信息已成為重要資源。統計信息又是社會信息的主體,而且是最全面、最穩定、較準確的信息。統計信息要通過載體傳播,而統計分析報告是主要載體之一,適合于報刊雜志上發表,傳播條件比較簡便,具有較大的信息覆蓋面,是傳播統計信息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王艷明、楊海山.企業統計理論研究,中國統計,2002,3.
[2]蘇永明.我國企業統計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統計研究,2002,3.
[3]李寶卿.關于架構現代統計體系的思考[J].中國統計,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