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本
摘 要:本文對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控制重點。
關鍵詞: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問題;控制重點
1 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基本情況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大空間、大跨度、大荷載的混凝土結構頻繁出現,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也顯著增多。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發生事故極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后果,根據建設部統計,2016年全國共發生27起較大事故,其中模板支撐體系坍塌事故8起、死亡30人,分別占較大事故總數的29.63%和31.91%,位列各種事故和死亡人數的首位,加強高大模板支撐安全管理刻不容緩。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是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中最常見的支撐系統,筆者結合近十年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經驗,依據《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l62—2008),對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控制重點。
2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存在的常見問題
2.1 方案編制、論證階段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時沒有專項方案和專家論證。
(2)部分編制的方案內容不齊,缺少針對性,對施工現場的指導性不強。
(3)審批流程不嚴格,方案缺少相關責任主體單位的審批。
(4)專家論證會相關責任主體單位人員不齊。
2.2 施工中存在的常見構造問題
(1)立柱底部缺少墊板和底座。
(2)立柱頂部的可調支托偏心或螺桿伸出長度超過規范要求。
(3)立柱底部掃地桿、水平拉桿設置不足或不符合規范要求。
(4)橫、豎向剪刀撐設置不足或不符合規范要求。
(5)立柱接頭采用搭接或對接接頭設在相鄰立柱的同一步距內。
(6)立柱縱橫向間距、步距未按照方案要求進行設置。
(7)拆除模板支撐系統時,隨意拆除構件,易造成系統失穩坍塌。
2.3 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
(1)搭設前的安全技術交底內容缺少針對性,流于形式。
(2)搭設的作業人員沒有取得腳手架的特種作業人員證件即上崗作業。
(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在搭設后、澆筑前沒有經過相關驗收即進行下一道工序。
(4)澆筑混凝土的順序不合理,造成事故隱患。
3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存在問題的控制重點
3.1 各方形成合力,加強高大模板支撐安全管理
(1)建設主管部門及安全監督機構應將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作為建設工程安全監督重點,加強對方案審核論證、驗收、檢查、監控程序的監督,加大對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監督抽查,發現違法違章的現象要嚴肅處理,從政府監督部門角度加強監督管理。
(2)高大模板的各方責任主體建設、監理、施工單位應履行好各自承擔的安全管理職責,在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方案編制、論證、搭設、澆筑混凝土、拆除階段嚴格管理。
3.2 方案編制、論證階段的控制重點
(1)各方責任主體應認真核查模板支撐系統是否為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依據建設部規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為高大模板支撐系統,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未出具方案和專家論證禁止施工。
(2)專項施工方案內容應包括編制說明及依據、工程概況、施工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勞動力計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等,應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真正能夠指導現場施工。
(3)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要對專項施工方案嚴格審核,批準簽字后方可組織實施。
(4)召開專家論證會時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相關技術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應按規定參與專家論證。
3.3 施工中常見構造問題的控制重點
(1)在實際施工中,支撐系統搭設完畢后,缺少底座和墊板的情況很難進行整改,故在搭設鋼管立柱前,應加強檢查,確保立柱下端墊板和底座設置符合規范要求后,再進行搭設,墊板厚度不應小于500mm。
(2)立柱鋼管頂部支托與楞梁兩側間的間隙必須楔緊,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安裝時保證上下同心。
(3)實際施工中掃地桿和水平桿設置缺失較多,應加強檢查。重點應注意是否每一步距處的縱橫向水平桿都進行了設置,掃地桿、最頂一步的水平桿是否進行了設置。
(4)重點檢查滿堂模板外側周圈是否設置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支撐系統中間縱橫向需要設置的豎向、水平剪刀撐是否按方案和規范要求設置,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是否與地面頂緊,夾角是否滿足45~60度。
(5)重點檢查立柱接頭情況,嚴禁搭接,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并符合距離要求。扣件式立柱采用對接接長,能達到傳力明確,沒有偏心,可大大提高承載能力。試驗表明,一個對接扣件的承載能力比搭接的承載能力大2.14倍。而搭接會產生較大的偏心荷載,造成事故。
(6)在搭設前放線打點確定立桿位置,搭設水平桿時測量好步距,保證縱橫向間距和步距符合方案要求。
(7)拆除模板應按方案執行,按照采取先支撐的后拆除,后支撐的先拆除,先拆非承重構件,后拆除承重構件的順序拆除。
3.4 安全管理中的控制重點
(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并保留記錄。
(2)搭設高大模板支撐架體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建筑施工腳手架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
(4)合理確定混凝土澆筑順序。框架結構中,建議澆筑順序按照先澆豎向構件(柱),后澆筑梁、板的順序進行,混凝土應分層對稱建筑。有條件的項目在混凝土柱澆筑完畢達到強度后,將支撐系統與混凝土柱進行固定提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魏邦仁.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常見問題及控制要點[J].安徽建筑,2015,31(6):67-69.
[2]梁景章.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坍塌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廣西城鎮建設,2011,(3):75-77.
(作者單位:大連市甘井子區建筑安全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