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面設計師對于作品表達的主題性及觀念性日益重視和強調,平面設計作品中符號系統語義表達的層次性與功能性也變得更加明確和分化。設計作品中的各種符號語言的意義表達既有自身獨特的屬性,又不是孤立存在和出現的,它的意義存在于圖像環境關系中,完全相同的個體符號在不同的圖像系統中可能會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理解平面設計符號的語義表達,必須將符號放入圖像環境中進行討論,研究不同圖像構成而形成的語義層次,分析形式表現與語義傳遞的關系,探討語義的表達在設計創作中的現實應用等。
20 世紀 40 年代,一位不識字的老革命要求入黨,因為識字不多,就用各種具體的圖形作為文字的表象畫出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這份奇特的“圖書”生動形象地說明圖像表征與語義傳遞的符號關系,作者以蟲的形象代“從”字,以心形代“心”字,眼睛代“眼”字,梨形代“里”字,魚形取“入”音,而樹上掛鐘的圖形,則擬“當當”聲,用以代替“黨”字,形成了作者“我從心眼里要入黨”的主題。圖形無疑是作為文字的圖像符號表征而出現的,作者巧妙地通過這樣一種聯想、隱喻的符號意謂方法,形成了畫面主題意義的有效表達。“文字是象征符號,代表音和意,圖形是直觀的視覺形象,文學語言以文字符號為基本成分,并通過各種方法把符號組合起來表達特定的意義,但是其基本成分的性質是穩定的”。“文學語言中一個獨立的詞或字,如果不出現在句子和文章中,它的含義相對固定,即單個獨立的字或它的能指和所指是約定俗成的,而圖形的能指與所指之間有實際的相似性,其形式和意義千變萬化,難以劃分為穩定的單位符號。”這就使得我們在高玉寶的入黨申請書中能夠形成圖像與意義的合理轉換,獲得正確的畫面語義。
聯想是由一人、一物或概念而想起別的人、事物或概念。其含義是“觀念的聯合”,即形成事物觀念的有效替換。這種聯想又可分為“自然的聯合”和“習慣的聯合”兩種。除了這些聯合以外,還有另一種聯合,完全是由于機會和習慣來的。”在平面設計的視覺表達中,聯想創造了作品圖像系統豐富的形象世界與意義世界,通過聯想,設計師能夠在作品中形成新的創造性的思維突破。借助想象而創造聯想有助于從新的角度去看事物,開啟思路,激發出創造性的思維,形成新的形象系統的創造和符號語義理念的聯結。聯想在設計作品中的表現可分為形象聯想、語義聯想、意義聯想三種。形象聯想主要表現在圖像符號的構成結構形成及與之相關系的圖像系統的視覺延伸與語義擴展上,并由此形成突破點從而建構作品的符號系統。形象聯想又可分具象形象聯想和抽象形象聯想兩類,具象形象聯想即是建基于作品之中以具象圖形表征為主的符號聯想方式。
語義聯想,即在作品的圖像結構中通過符號的語義表達而引起受眾對于相關事物的語義聯想與反應,從而形成表達圖像與現實圖像的語義聯結,經常表現為概念的聯想與聯結。概念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在設計中通常會借助形象的言語方式來展開視覺的意象,從而在圖像結構中形成符號概念的聯想機制。“思維是借助于一種更加合適的媒介——視覺意象進行的,而語言之所以對創造性思維有幫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維展開時把這種意象提供出來”。形式語言在受眾思維的展開過程中提供了豐富的語義,并借助符號的表征,在語義的延伸上形成多種可能性,促成語義聯結的發生與整合,而且,通過語義聯想而形成的視覺及意義的多重交流,在受眾與作品兩方面都會顯得更加牢固。
意義聯想,是在作品圖像表征中所形成的風格聯想,要求畫面具有完善的、系統化的意義,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通過意義的系統化形成風格。意義聯想或風格聯想建構了作品的背景語態,促進了作者、作品、受眾三者之間的交流,“一件作品的發端不僅需要作者,還與讀者和觀眾的創造性接受經驗有關,基于這種存在性質和存在方式,從一開始它便指向本質上不同的經驗的歷史,不同的精神主題,它的存在條件和呈現方式由此得到證明”。這種意義聯想的歷時性動態過程,有利于在設計作品的語義傳達中形成完整、充分的符號意謂。通過作品的意義聯想,受眾在視覺與心理上的雙重閱讀就會獲得極大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同時,由于意義本身“總是同時由解釋者的歷史處境所規定的,因而也是由整個客觀的歷史進程所規定的。
隱喻是圖像符號表征與意義傳遞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它來源于文學修辭格中的比喻手法。“比喻有兩層意思:‘比就是把兩個事物聯結在一起,‘喻是由于這種連結使其中一件事物得到映照和提示。因此比喻是確立兩件事物之間的相似關系,從而使其中的一件事物得到提示”。根據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關系,文學比喻又可分為明喻、隱喻、借喻三種,這樣的一種修辭格的方法被借鑒到到現代設計創作中,也成為現代設計廣泛應用的表現手法。在現代平面設計百年歷程中,在圖畫現代主義、表現主義、國際主義、視覺詩人、圖釘派設計、鄉土風格等設計風格與觀念的轉變中,這種語義表征的手法得到了廣泛應用。隱喻是一種自覺的象征,是在形象化中從意義出發的比喻。它一方面涉及圖像的符號表達,一方面涉及符號語義的傳遞和意義的生成。從符號角度看,隱喻是指一種處理方法,它通過選擇或替代某個信息組成部分,把信息和信碼聯系起來;也可以通過信碼把各組成部分聯系起來,從而建立一種在信息中出現的部分和信息中未出現的部分之間的聯系。
隱喻的表現方法是同符號學緊密聯系在一塊的,它不僅在作品的圖像建構中涉及符號學方法的應用,在作品的圖像表征與語義傳遞中也要借助符號的媒介來進行,同時受眾對于作品的解讀也建立在對符號的解釋的基礎上。作品的畫面表達是有限的,但作品的意義卻可以是無窮的,如何能在有限的畫面空間中創造出無限的視覺空間與意義空間成為平面設計創作中一個關鍵的問題,現代符號學與隱喻主義理論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和引用的方法,通過符號抽象出所要傳達事物形象與意義的形式,并賦予形式本身更豐富的符號性,從而在一定的符號表象中創造出無窮的視覺意象和意義。一定的意義可能具有多種形象,符號學與隱喻主義的方法就是要在作品中形成多重語義的符號化整合,丁嘉明先生曾經借用燈的形象,表達光的意義,創造過一整套作品,通過符號形象的表征和意義的隱喻傳達,營造了豐富的作品意象。
作者簡介
周留楊(1992-),男,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