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帥
摘 要:2016年3月23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以此文件為標志,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這是分稅制改革以來,財稅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受國發[2014]43號文、財預[2017]50號文等政策的影響,原先多數從事市政基礎設施開發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正在加速促進政府信用,進行市場化轉型,所受影響更加深刻和復雜。本文以A公司為例,主要從“營改增”對轉型期中地方融資平臺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兩方面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過渡期 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a)-012-02
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1 A公司基本情況
A公司作為標準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原有業務結構較為單一,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回購,開票內容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間接費用等。根據原有政策文件,A公司承建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地方政府直接收購,全額結轉營業收入,收入價格包括建設項目的直接成本、法定稅金及項目建設合理的凈利潤;與建設項目相關的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由地方政府支付代理費的形式予以補償。另外,A公司還零星涉及資金拆借利息收入和房屋租賃收入。
目前,A公司正在加緊轉型,擬突破原有融資平臺公司體制局限,使公司由 單純的政府舉債融資主體逐步轉變為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的公益類國有企業。 “營改增”后,A公司業務模式尚未發生大幅變化,開票項目仍然主要為不動產銷售及租賃。
2 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
對于A公司,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主要包括:一是稅率不同,營業稅稅率為5%,而不動產銷售租賃及金融服務收入涉及的增值稅銷項稅率分別為11%、6%,;二是應納稅額計算方法不同,營業稅以銷售額乘以營業稅率為準,而增值稅以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為準;三是發票不同,營業稅開具地稅通用發票,而增值稅發票分為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四是征管特點不同,營業稅簡單易行,而增值稅計征較為復雜;五是征管機關不同,營業稅由地稅局征繳,增值稅由國稅局征繳。
3 “營改增”對經營活動的影響
3.1 財政回購業務
3.1.1 間接費用開票
目前,A公司間接融資費用開票對象主要為:貸款利息、金融機構手續費(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咨詢費等費用)等,并按6%的稅率開具發票結轉金融服務收入。根據“營改增”政策規定,“購進的貸款服務”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同時納稅人接受貸款服務向貸款方支付的與該筆貸款直接相關的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咨詢費等費用,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意味著,企業所支付的利息費用及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在營改增之后需要繳納6%的增值稅,且這部分的稅額無法納入增值稅抵扣鏈條。由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特殊性質,A公司每年支付給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的利息費用金額較大,極大地增加了企業流轉稅負。
3.1.2 工程款開票
歷史工程成本。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A公司XX項目已經完工,目前尚有大量工程款未與財政結算。稅改后,按簡易辦法征收,稅負不變。未來工程成本,對于未來的新開工項目,需按11%的稅率開具發票結轉不動產銷售收入,支付工程款時要注意取得對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及時認證,稅負或有一定下降。
3.2 其他業務
除財政回購外,A公司還涉及資金拆借利息收入和房屋租賃收入。
3.2.1 資金拆借
A公司資金拆借對象均為區內國有企業,資金來源為對外融資。若繳納營業稅,邊際成本上浮比率約為5.93%;稅改后,受稅率上升、利息不能抵扣、價外稅等因素影響,邊際成本上浮比率約為6.77%。要維持平進平出或微利狀態,只能在融資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上浮例,約0.84個百分點。故A公司對外提供的拆借利率會上升,減弱其融資平臺作用。
3.2.2 房屋租賃
歷史不動產租賃。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不動產租賃服務的稅率為11%”,“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折舊不能作為進項抵扣依據。稅改后,租金仍按5%繳納增值稅,稅負不變。
未來不動產租賃。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在建工程,其進項稅額應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雖然銷項稅額按11%繳納,但不動產無論是購買方式取得,還是自建方式取得,進項稅額均可在企業存續期間內抵扣(增值稅進項發票認定期限為180天,通過認證后進項稅額留抵無期限限制),一定程度上減輕了A公司的稅負。
4 “營改增”對籌資活動的影響
“營改增”將深刻改變金融業整體稅負水平及地方政府財收支,從而影響A公司籌資活動。
4.1 金融業稅負整體下降
由于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其部分成本,如人力成本、個人存款利息支出等,不能計入抵扣范圍,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初期,確實有部分金融企業的稅負有所上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營改增政策不斷完善,金融行業的減稅效應也越來越明顯,預計對市場流動性和資金成本降低有一定利好。
4.2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或先抑后揚
雖然長期來看,“營改增”可以效地促進稅基擴充和稅源涵養,對完善稅收體制、消除重復征稅、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調動企業加大投入,促進經濟發展,為地方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但是短期內,從現行財政分享比例角度來看,“營改增”將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營業稅占了很大的比例,雖然全面實施“營改增”后規定,2016年5月1日起,中央與地方增值稅的分享比例由原來的75∶25調整為50∶50。但是,營業稅作為地方稅收的主體稅種,“營改增”作為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試點勢必將減少地方財政收入。同時,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地方政府保民生、穩增長任務繁重,財政支出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一段時間內,地方財政收支面臨較大缺口,進一步加重對地方融資平臺的依賴程度,增加A公司融資壓力。
5 風險防范及對策
整體上看,“營改增”對A公司的影響偏利好,一是雖然業務種類不同,稅改效果不一,但考慮到公司業務結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稅負水平將有所下降,對A公司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二是金融業稅負降低,有利于借貸利率穩定,便于A公司依法合規開展市場化融資;三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短期內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看仍然向好,A公司融資壓力未來會得到緩解。
“營改增”作為一項稅制改革措施,與直接減免稅不完全一樣,增值稅征收管理環節較為復雜,納稅籌劃空間更大,給A公司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議:一是根據制度要求的變化,相應加強內部管理和提高核算能力、提升經營品質、開展專項培訓、加強稅收政策學習,在組織架構變革、供應商梳理、相關業務流程再造、會計管理變更和人員培訓等方面加以完善,以盡量多地享受政策紅利;二是聚焦公益性屬性,適當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與地方政府結算收入時,成本加成比例進行適當提高,以適應新的稅務環境和公司轉型升級需要,實現資源的最優整合與配置,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降低政府性債務隱性風險。
參考文獻
[1] 黃凱平.從重復征稅看中國稅制[J].經濟觀查報,2012.
[2] 蘇安梅.淺談“營改增”對企業及社會經濟的影響[J].經濟與法,2012(9下).
[3] 袁慶祿.營改增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的稅收承受能力度量[J].財經科學,2014(11).
[4] 許劍.淺析“營改增”的意義及對企業的影響[J].財經界,2015(22).
[5] 蔣瑞英.增值稅改革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探討[J].現代商業,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