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
摘 要: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酒店行業成為又一新的朝陽產業,酒店數量及服務質量都在不斷提升,這就對酒店管理人員能力及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有必要加強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酒店業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本文以當前酒店業人才需求現狀為基礎,結合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從多角度探討了基于市場需求視角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以期為酒店業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管理人才。
關鍵詞:市場需求 高職 酒店管理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a)-180-02
在我國經濟日益繁榮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精神消費為主的旅游活動成為人們的主要日常生活所需。而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又帶動了酒店、餐飲等周邊關聯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酒店業服務水平成為推動酒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作為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院校,是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以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切入點,結合酒店管理人才市場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于酒店業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酒店業人才需求現狀
1.1 酒店人才供需矛盾
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星級酒店近2萬家,從酒店行業人員配比情況來看,星級酒店平均人員配比在350~400人,全國星級酒店所需專業從業人員達到七八百萬人。然而在如此大的人才需求量面前,很多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卻找不到工作,酒店現有的員工流失也很嚴重,這反映了當今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嚴重矛盾。
1.2 酒店用人的基本技能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酒店數量不斷增加,對星級酒店的服務質量要求不斷提升,這就要求酒店從業人員具備更高的技能。如酒店服務人員要具備前廳、客房、餐飲、會議等管理與服務操作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并能夠對酒店中出現的突發事件進行有效應急處理,解決好客人投訴問題等。為更好地適應酒店人才需求,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但在課程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人才培養與酒店人才需求不相適應。
2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2.1 課程體系忽視了酒店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
當前高職課程體系改革過程中,過于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如酒店管理專業課程包括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酒店督導、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營銷策劃、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禮儀等。然而,當今的酒店對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求其較高的職業能力,還要求其更高的職業素養,如個人形象塑造、溝通技巧、服務心理等。
2.2 培養計劃忽視了對學生良好服務意識的引導
當今社會的大學生多為“90后”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明顯有所改善,同時也使他們更具個性,追求自我,對于服務行業的認識及自身服務態度的認識都十分欠缺。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也過于強調管理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學生良好服務意識的引導,導致學生在酒店參加工作后,難以接受其服務性質而出現頻繁的跳槽現象,也使酒店人才流動性加大。
2.3 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影響了學生技能的培養效果
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多為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他們的教學經驗較少,一般是畢業后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盡管這部分專業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理論及學科研究經驗,但他們卻缺少必要的教學經驗,以及在酒店一線服務崗位工作的實踐經驗,行業服務技能水平較低。這種條件下,難免會使其教學過于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影響學生技能的培養效果。
3 基于市場需求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3.1 關注酒店行業發展,定期開展專業調研
為使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高校應定期組織開展專業社會調研,提升人才培養的市場適應性、崗位針對性和職業發展性。在調研過程中,一是要了解當前酒店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及具體要求等,使專業設置與行業經濟發展相適應。二是要了解酒店行業和企業的工作崗位、職業能力、職業綜合素質要求等,并由此定位其專業培養目標與要求,在全面考慮學生就業所需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結構。
3.2 加強集中頂崗實訓,切實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的是酒店一線人才,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因此,加強集中頂崗實訓,切實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是基于市場需求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應積極組織學生到酒店中去實踐。盡管校內課程實訓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但不能實現學生畢業后與崗位工作的無縫對接,所以強化集中頂崗實習十分必要。通過組織學生到酒店中頂崗實訓,讓學生提前熟悉酒店工作環境,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與服務意識,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提升其技能與綜合素質,還可使學生更快地適應“職業人”身份,提高其崗位專業技能,增強其職業競爭力。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積極與酒店行業先進水平較高的經營實體合作,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讓學生能夠在更加真實的環境中深刻感受到酒店先進的管理理念,具體的運作流程,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統一。
3.3 以職業能力為中心建立評價體系
為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也應與酒店人才需求考評相適應。對此,高職酒店管理教育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標準,對酒店管理專業傳統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堅持以職業技能為中心,形成筆試與口試結合、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職業素質考核與職業技能考核結合、課程形成性考試與總結性考試結合的開放式、多元化評價體系。改革傳統評價模式下不合理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注重過程考核和能力測評,切實提升考核評價的有效性。
3.4 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資源共享機制
校企合作可為學生提供更多集中頂崗實訓的機會,也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開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資源共享機制,更有利于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適應市場需求。在合作過程中,校企雙方一是可共同編寫教學運行計劃、實訓指導計劃、人才培養方案等;二是可在合作的基礎上共同開展上崗證、職業資格證書等培訓,學校為酒店培養專門人才,酒店為學校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基地;三是可組建校企合作協會,共同開發行業用人市場,建立校企共同考核評價機制;四是可選派學校教師到酒店掛職鍛煉,或邀請酒店行業專家到校開展講座,傳遞最新行業動態,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行業企業有著豐富的經營經驗,一些在實踐中可能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及經典案例,只有通過企業專業人士的解答才可得到更好的回答,而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校企合作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校企資源的共享,對校企雙方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3.5 構建“互動共享”雙師型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對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就業及未來發展的影響較大。而當前不合理的教師隊伍結構,也迫切要求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構建“互動共享”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帶動專業的實踐教學,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在具體實踐中,一是可從酒店聘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指導,向學生傳授酒店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引導學生形成酒店行業服務意識。二是應鼓勵專業教師到酒店掛職鍛煉,不斷提升其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在教學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自身實踐經驗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實際的教學指導。三是為專業教師提供更多培訓和交流的機會,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行業培訓和交流會議。這樣,教師既可以掌握最新的酒店行業人才需求動態,又可在交流中學習更多先進的理念,從而將其傳授給學生,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與實踐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朱曉潔.基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6(02).
[2] 湛艷琳,陳波.基于企業人才需求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07).
[3] 袁暢.基于就業引導理念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電子制作,2014(14).
[4] 李輝.淺析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