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芳芳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招商引資是實現國家快速發展的關鍵途徑。但是,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和約束,招商引資在面臨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相關部門必須針對存在的機遇調整招商引資對策。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招商引資 挑戰 機遇 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a)-046-02
在經濟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在面臨新機遇和調整的同時必須對過去進行經驗總結,合理制定招商引資方案,提出招商引資的對策,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政府部門為了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實行招商引資,明確招商引資的目標和方向。
1 經濟常態下招商引資面臨的挑戰
目前,國家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招商引資對策也要作出適當的調整和完善。在經濟常態下,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慢,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效率和質量,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和升級。在經濟常態下,傳統的招商引資理念和模式實行起來難度比較大。對此,只有更新招商引資觀念,明確經濟常態下招商引資目標和方向,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新的挑戰。目前,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人口的紅利開始減少,甚至是消失,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時代,國家勞動力資源短缺,勞動力的成本不斷增加。其中,人口紅利減少甚至消失會增加居民的生活壓力。目前,我國除了勞動成本增加,資源利用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國家自然資源不斷減少,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國家招商引資也有較大影響。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的土地政策受到新常態的沖擊比較大,重工業發展難度增大,對重工業發展十分不利。在經濟新常態下,高質量的招商引資項目更加適合國家經濟發展需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地區招商引資的難度。在新形勢下,國家出臺了很多文件,主要涉及到減免稅費和土地出讓等內容,國家還將出臺有關環境治理和水資源保護相關文件,這些都增加了國家招商引資的難度。
2014年末,經濟新常態被首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正式進入換擋期,各個地區招商引資方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個地區主要依靠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者。但是,在新形勢下,國家開始清理優惠政策,相關部門正在加大整改力度,稅收政策必須由國家稅收部分制定,絕對不允許越權減免稅收等問題的出現,而且國家也開始推行土地保護制度,其中就包括工業用地,必須嚴格按照程序辦理相關使用手續,國家還會限制土地使用指標,用地開始進入瓶頸期。也正是因為優惠政策的減少和土地指標的嚴限,導致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的弊端不斷凸顯,依靠政策招商引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各個地區必須轉換思路,從新的角度出發,并把招商引資中的壓力轉變為動力,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變化。雖然經濟新常態下很多因素不利于各個地區招商引資,但是經濟新常態并不是排斥招商引資。實踐證明,招商引資確實可以帶動國家經濟增長,調整國內產業結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二是產業結構不優,三是財政實力不強。而招商引資恰好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找招商引資的新出路:第一破解壓力,第二完成目標任務,第三完善操作方法,四是調整績效考核方法,五是優化發展環境。
2 經濟新常態下招商引資機遇
雖然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比較慢,但是國家經濟一直在持續增長。當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因素比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一是城鎮快速發展帶來的經濟增長空間,二是產業結構升級,三是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四是內需潛力比較大,五是創新動力不斷增強。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需要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狀態。在經濟新常態下,招商引資的項目也需要均衡,需要均衡的環節包括:投資、出口、內在消費。國家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結構都在不斷調整和變化,經濟結構更加科學,城鄉發展也呈現平衡狀態,推動各個地區經濟發展。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家也需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創新地區發展方法。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下,主要依靠以下因素:第一是資源,第二是投資,第三是勞動力。在新形勢下,傳統的經濟增長因素都會被創新驅動取代,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科技發展和創新,發揮出各個企業的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鼓勵各個城市進行創新,實現多元化經濟增長方式。各個地區在抓住招商引資機遇的同時也自行創造招商引資的條件,提高地區產業的集中程度,實現外來企業的本土化。各個地區還需要成立產業協會,構建合作交流平臺,實現招商企業和本土企業共贏。在經濟新常態下,各個地區必須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嚴格把關,不能盲目。各個地區招商引資需要堅持以下原則:首先是精細化,其次是精準化,最后是務實化。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必須排除其中的虛假成分,詳細分析招商引資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完善。國家必須認識到招商引資的重要性,提高招商引資的地位。國家相關部門每年都應該召開有關招商引資的會議,合理安排下一年的招商引資工作,總結上一年的招商引資工作,多研究、多分析,并把招商引資方案落實到實處。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招商引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招商引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招商引資方案不斷作出調整和完善,增強招商引資的意識。
3 經濟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對策
3.1 合理制定區域發展規劃
招商引資的主體包括:一是開發區,二是開發主體。無論是開發區還是開發主體都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明確區域發展目標和計劃,將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項目上,發揮出地區優勢、取長補短,實現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原則。
3.2 優化招商引資環境
在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下,招商引資實際上就是各個地區政府之間的競爭,各個地區政府為了吸引優質項目會推行一些相對優惠的稅收等政策,吸引投資者的目光。但是,在經濟常態下,國家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限制了各個地區的優惠政策,這一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各個地區招商引資需求。在新形勢下,吸引外商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環境好,二是服務好,三是效率高,四是成本低,五是有保障。對此,各個地區必須加大招商引資改革的力度,減少招商引資過程中不必要的投入,提高效率,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并讓已經注入的商戶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代言人,提高地區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招商引資必須注重優化環境,環境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對于各個政府來說也是最大的競爭力,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招商引資的成效。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必須建設競爭有序的招商引資環境,規范競爭者的行為,嚴懲實行優惠政策的競爭者。事實上,在經濟新常態下,優惠政策發揮作用的空間非常小,對于招商引資的影響也越來越小,投資環境對于招商引資的影響越來越大,環境也成為投資者作出決策首要考慮的因素。在經濟新常態下,吸引投資者的因素有以下幾個:一是環境好,二是服務好,三是效率高,四是成本低,五是賺錢,六是社會地位,七是安全保障。招商引資環境分為兩部分:首先是硬件建設,其次是軟環境。其中,軟環境包括:第一是法律政策,第二是行政效率,第三是服務理念,第四是文化氛圍。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家必須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和模式,并在原有招商引資模式上進行調整和完善。面對國家稅收收緊和土地保護等問題,各個地區必須開始實行無地招商引資模式,打破土地瓶頸,降低外部因素對招商引資的影響和限制。針對地區現存的老企業可以采用以下招商模式:一是增資擴股,二是騰籠換鳥,三是收購兼并,四是合作經營,實現企業的二次招商。相關部門需要清查企業的閑置資產,以存量來引進增量。各個地區還需要建設企業孵化基地,并扶持孵化基地的企業,擴大企業規模,推動企業的發展,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各個地區必須以主導企業為主開展招商引資,調整產業結構,各個地區招商引資需要以下列行業為主:一是汽車部件,二是裝備制造,三是資源深加工,四是戰略性新興企業,五是現代服務型企業,這些行業可以起到帶頭的作用,實行分隊招商,多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各個地區在開展招商引資之前必須了解各個行業的發展動態,研究產業鏈的結構,把握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招商引資奠定基礎,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3.3 加強招商引資監管
要想實現招商引資的目標,各個地區就必須強化招商引資方面的管理和考核機制,合理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提高各個地區招商引資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國主要以GDP來考核招商引資,需要分析招商引資項目能夠給當地所帶來的效益,相關部門必須加強招商引資監管,保證考核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4 結語
如今,國家相關部門對各個地區招商引資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招商引資不是某個地區的事情,而是全國各個地區都高度重視的問題。招商引資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目標。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的招商引資理念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招商引資的實際需求。目前,國家出臺了有關稅收和土地保護相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個地區招商引資的難度。雖然經濟新常態為招商引資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也給招商引資帶來了挑戰。在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下,很多地區會依靠國家優惠政策招商,而國家新政策的出臺讓各個地區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在經濟新常態下,各個地區必須在原有招商引資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完善,創新招商引資新模式和方法,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國家相關部門也必須加大招商引資的扶持和監管力度,對各個地區的招商引資進行考核,并保證考核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國家也必須優化招商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奠定基礎,發揮出招商引資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廣勇.經濟新常態下招商引資的挑戰、機遇和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7(06).
[2] 王敏.皖江城市帶對外貿易競爭力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