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雪
摘 要: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直發揮著中堅推動力量,掌握了大量的國有資產,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命脈,面對日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如何行之有效地做好國有企業風險管理顯得至關重要。而內部審計作為國有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風險管控上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大大增加國有企業的價值,改善組織運營,制約國有企業風險的影響,促進國有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積極意義。
關鍵詞:內部審計 國有企業 風險管理 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108-02
1 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相關概述
在目前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風險無處不在,國有企業不僅要面對來自一些自然災害的威脅,還要時刻防范金融風險、政治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投融資風險等多種風險。為了推動國有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并加以分析、評估,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盡可能減少國有企業損失,為國有企業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添磚加瓦。內部審計已成為眾多企業爭相使用的有效管理手段,尤其是在進行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時,內部審計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經過國內外對內部審計發展的研究發現,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風險管理,促進企業的穩健、長遠、可持續發展,因此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以內部風險信息為基礎,這是企業客觀上實施開展內部審計的前提,能有效對企業風險進行管理與控制。尤其是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日趨復雜,風險管理更是離不開內部審計的全力支持。
2 我國國有企業存在的主要風險
2.1 金融風險
在國有企業中需要面對的風險多種多樣,都會對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引起國有企業的高度重視。在眾多風險中,金融風險是較為突出的,國有企業的發展需要金融支持,因此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投融資風險、利率匯率風險、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等金融風險。
2.2 政治風險
關于國有企業的政治風險,是在國內環境與國外環境下出現的最為重要的風險之一。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從以往的計劃經濟體制進入到市場經濟體制,再到現在國有企業資本混改,山東省在國資國企改革中推出的職業經理人制度,致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著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這些變革不僅是制度的選擇或調整,更是國家、市場與國民間關系的一個演變過程,這與政府對價值判斷的調整密切相關。從本質上來看國有企業的改革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核心。
2.3 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負債經營”,如果企業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企業償債能力下降,投資者預期收益減少,那么企業就存在巨大的財務風險。因此,國有企業要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系統,加強內控監督,避免出現激進的財務決策、負債率過高、壞賬率高、應收賬款過多等財務問題。
2.4 其他風險
從企業的角度講,除了金融風險,政治風險、財務風險之外,特別是在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現階段,還需要注意一些特定的風險。如常常被認為“僵尸企業”所特有的國有企業產能結構風險。對這些企業而言,在現階段社會經濟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在性能或特點上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造成了資源的消耗卻無法換回必要的增值。因此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將清理“僵尸企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去產能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又如,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由于主客觀原因,導致其存在著形象風險。這種風險往往是由于企業在一些重大事件或關鍵時期,處理危機不到位而形成的形象風險。如一些企業產品質量不過硬、出現重大安全或生產事故時,導致民眾對其喪失信心的可能,從而對其社會責任評價較低,喪失了較長一段時間正常發展的社會氛圍。
3 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3.1 內部審計能直接防范制約國有企業風險的發生
國有企業中的內部審計工作,能直接有效起到風險防范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國有企業的合規性審計。通過對各項業務經營活動的審計評價,最大程度的確保國有企業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合法合規,以各項法律法規為指導,將國有企業的業務經營活動控制在法規和監管措施允許范圍內,將一切違反法規和監督管理的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將國有企業的業務經營風險降至最低。其二,國有企業的風險內控審計。加強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工作章程、流程等進行審計評價,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降低因缺乏控制而出現風險的可能性,進一步突顯國有企業管理的合理、完備及有效性。其三,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審計。國有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將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利用內部審計加強對各項財務數據的日常監控,能有效保障數據的全面、準確性,及時發現異樣,消除風險。例如,金融風險的出現對國有企業的影響頗大,但也能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防范,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風險管控,面向世界,面向市場,對復雜的金融工具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并逐步提高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與能力,通過降杠桿、去產能等科學的風險防范手段,盡可能將出現金融風險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為國有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上的制約作用,表現為通過對國有企業經濟活動、經營管理制度等進行審計、監督、評價,大大制止各種違紀違規行為的出現,保障國家財產與國有企業利益不受損失。同時還能很好的配合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對國有企業中的一切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等經濟犯罪活動進行嚴厲打擊,嚴格披露財務資料中的錯誤,做到一定程度的公開化、透明化,讓賬外賬、小金庫現象無所遁形。
3.2 內部審計能輔助促進國有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大量的國外資本涌入國內,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首當其沖,促使國有企業生存發展環境變得更加嚴峻。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生存發展,國有企業必須從內部管理入手,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尤為關鍵。內部審計作為國有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能快速地推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健全與完善,以查錯糾弊,鑒證經營活動,揭露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的薄弱環節,甄別消除風險因素,把握風險管控的關鍵點等方式為主,促進國有企業的自我制約、自我改善與自我發展,逐步挖潛降耗,增加國有企業收入,在提高國有企業管理水平的同時,增加經濟收益。
同時,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還會對經濟責任進行鑒證,通過對財政收支、經濟效益、經濟活動等各個環節的審計,發現國有企業管理上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及時提出應對之策,將國有企業中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進行有效整合,優化分配,促進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經營管理以及經濟責任制的健全完善,并全程監督這些制度履行與落實,向國有企業董事會、經理層及時反饋相關信息,協助其有效解決責任歸屬不清的問題,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率與效果,真正讓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這也要求企業自身內部應該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對單位負責人任職期間其所在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大經營決策,以及企業在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等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以山東省商業集團為例,山東省商業集團建立了以集團審計為第一層級,各直屬單位審計為第二層級的二級聯動審計體系,共同擔負起集團內控監督和風險防范職能,實行審計全覆蓋;圍繞“主體責任”這一主線,探索開展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以責任人監督、業績評價為重點,評價其履職盡責情況,為管理人員動態管理提供參考。
另外,內部審計在風險防控方面也要有強有力的邏輯思維,掌握風險防范的主動權。根據發現的企業經營及管理漏洞,解決并消滅問題盲區,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審查、核實和評價等服務功能。同時,加強審計計劃管理、質量控制和報告成果的綜合利用與分析。審計報告并不是審計項目的結束,應將其與后續審計精準結合,全面關注審計處理意見的落實情況,通過持續跟蹤關注,督促審計整改。通過切實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能夠促進被審計單位切實改善管理素質,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促進其經濟效益的提高。
3.3 內部審計能為國有企業的資產重組保駕護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企業自身做大做強的需要,或是由于國有資本出資人在市場優化等調控下主導的企業重組是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現行國有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企業重組現象不可避免。在此過程中,為了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避免在資產重組過程中出現賬外資產流失的情況,內部審計能全面介入事前、事中與事后監督管理階段,徹底核實驗證國有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并對賬外資產進行審計管控,能有效保證國有企業資產重組的順利完成,同時還能大大降低重組成本,一石二鳥。在此方面,要認識到內部審計在應對國有企業重組相關風險的重要意義。
首先,內部審計能夠實現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重要目的。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中,內部審計通過與內部控制等企業自我約束行為來實現規范管理,而內部審計天然的獨立性與專業性是其他企業管理工作不能代替的。在資產重組過程中,監控財產的安全、完整尤為重要。內部審計的事前介入,可以對賬內資產進行徹底核實,驗證資產的真實性,同時,也可以盤清賬外資產的數量和價值,嚴格管理,實現資產重組過程中的一加一大于二之根本目的。
其次,內部審計在企業重組過程中,明確了企業主要責任人于企業資產安全、完整、增值的根本要求?!稌嫹ā芬幎似髽I主要責任人應對本單位的會計信息、資產狀況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內部審計也作為內部控制效果評價的主要工具而得到應用。因此,通過內部審計,能確保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的有效施行,確保國有資本在整合過程中的完整、安全。
最后,內部審計可以直接降低重組失敗的可能,同時節約重組的相關成本費用。內部審計的全過程介入,則可以制止鋪張浪費等行為,降低重組成本。在重組后,內部審計可以審查企業資產重組后賬務處理的合規合法性,監督、評價重組相關人員的職業判斷與重組作價等是否科學合理;還可以對比分析資產重組前后各方的變化,從而審視重組工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生產經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想要提升綜合競爭力,占據有利地位,加強風險管理勢在必行。而內部審計作為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對國有企業風險管理意義重大,能發揮巨大的作用,能為國有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吳小斌.淺析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財會研究,2013(9).
[2] 孫青.淺論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文化旬刊,2016(9).
[3] 井恒力.淺析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