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碩 劉佳偉 李艷
摘 要:近年來,個人理財產品以其風險低、種類豐富、渠道便捷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各大商業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銀行個人理財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本文主要在嘉興通過問卷調查收集相關數據,了解嘉興地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影響嘉興城鄉居民購買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因素,從而得出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c)-016-02
1 嘉興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現狀
嘉興市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日漸提高,理財不再是富裕居民和高端富有人群的活動,普通居民也逐漸參與其中。人們的理財觀念與理財需求不斷提升,為嘉興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展開帶來了十分龐大的推動力。以下內容是我們分析得出的理財產品現狀。
1.1 理財產品發行種類比較豐富
首先,依據投資對象的選擇,理財產品能夠分為個體理財產品和機構理財產品。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針對個人的理財產品的推廣,機構理財則一般集中于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其次,依據投資期限長短選擇,理財產品則能夠分為超短期、短期、中期、長期產品,超短期產品一般不會超過6個月,短期產品則在12個月以內6個月以上,中期產品在2年以內1年以上,長期產品在2年以上。
1.2 購買人群分布面廣
隨著我國人均GDP的提高和人們對理財的逐步認識和了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購買銀行或者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而不是簡單地將錢存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以前理財的都是高端富裕的人群,如今選擇理財產品的人群不僅包含老師、醫生、白領以及低層次創業者,甚至是學生也會投入到理財當中。
1.3 理財機構多種多樣
目前在嘉興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市場上單調的理財產品,其種類也需要越來越豐富,促使各種機構相繼推出理財業務的辦理。其中,大多數商業銀行推出了豐富的理財種類用于滿足各式各樣的人群,這樣的銀行在嘉興地區的所有銀行占比中達60%以上。除此之外,進行理財業務辦理的還有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等。
2 嘉興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現存問題
嘉興,浙江省地級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地,毗鄰著中國經濟中心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然而嘉興的經濟發展卻并沒有跟上周邊的城市,例如蘇州、杭州,這一情況導致嘉興居民的人均工資和消費能力并不出眾,沒有強大的競爭能力。
2.1 消化能力不夠
嘉興城市人口在長三角地區規模并不大,經濟也是僅處在發展的初始階段,嘉興市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8926元;嘉興市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997元。在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和銀行競爭激烈的今天,即使有大量市場份額,嘉興市居民購買理財產品并不會有一個量上的突破。
2.2 宣傳力度不夠
在我們進行調查問卷走訪的幾個工行營業網點中發現,雖然如今銀行都已經進行了網上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成本,但是,正是由于人工操作的減少,人們對銀行理財產品的了解就更加知之甚少了。走進銀行的營業網點,由于工作人員的減少,效率是上去了,但是基本上都不會有什么理財產品的宣傳,而銀行現在的廣告基本都是對其品牌價值的宣傳,這一點使得人們對銀行的選擇產生了更大的迷惘。
2.3 觀念過于保守
嘉興市有著千年的歷史,這里的人還保留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節拍非常緩慢,雖然毗鄰上海這樣的快節奏大都市,卻也不能影響這個封閉的城市。這種生活導致人們保有傳統的思想觀念,存錢而不是花錢,他們將一切的投資理財認為是將錢花出去,從而不會去關注理財產品,而這樣的人卻是聚集的,想要說服這類人是十分困難。
3 嘉興城鄉居民購買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因素
3.1 收入
一般情況下,收入多少決定了理財的力度,人們都是基于自身財力來選擇合理、適合的理財方式。收入越高,進行理財投資的可能性越大,同時,選擇理財的方式也越多樣。基于問卷調查,我們把嘉興市居民的年收入大致分為以下幾檔:年收入在30000元以下,選擇儲蓄、國債、保險類理財產品;年收入在30000~54000元,偏向于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年收入在42000~54000元,會選擇保險外匯類理財產品,年收入在500000元以上的,理財方式更多選擇是房地產、股票、外匯等。收入對居民理財產品選擇有重大影響,如果人們把30%及以上的錢用來投資,家庭理財產品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應推進家庭理財產品不斷創新,加大家庭投資比例。
3.2 對銀行的忠誠度和服務
顧客對銀行的忠誠度越高,選擇該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可能性越大,并且,轉手率會更低。根據調查,我們發現嘉興市老齡化較嚴重,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較高。老人對于銀行的忠誠度較高,所以銀行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理財產品穩定程度決定了老年顧客對于銀行的選擇和其忠誠度。對于其他的顧客,銀行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理財產品收益高低決定了其對銀行的選擇和忠誠度。
3.3 預期回報與風險
從調查中可以發現,顧客更關心的是預期收益率和是否保本的因素。收益與風險是共存體,他們之間密不可分。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期限越短,其被違約的可能性越小,風險就越小,但同時他的收益率也會比較少。其中,高流動性產品年收益率多在年化1.35%~1.85%之間,是活期存款的3~5倍,也普遍略高于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顧客,投資者獲得的實際收益率與銀行宣傳的預期收益率幾乎完全一致,風險不大。債券及貨幣市場類大多是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或者保障本金且預期收益不能實現的概率極低的產品,期限主要大多在0~3個月,適合避險。
3.4 顧客自身素質
因為顧客的自身因素對投資理財有著重要的影響,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年齡,性格,職業等都對投資理財的選擇有著巨大的影響。嘉興地區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自身素質較高,對于理財也有這一定的知識理解。所以,嘉興地區的居民更有意識也更有能力去購買豐富多樣的理財產品。
4 結論
(1)嘉興居民收入水平與理財投入成正比,收入越高,理財投入越多。顧客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首先考慮自身收入,銀行可根據收入開發低、中、高三檔理財產品來滿足嘉興各個收入人群的理財需求。
(2)嘉興顧客會根據自身對于風險和回報的承受能力選擇理財產品。對于理財需求不足的人群,其一般會選擇穩健型——低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來保本;對于將理財產品看成投資品的人群,選擇增長型——風險可控,收益可控的理財產品來獲得可觀的利潤;對于追求財富的爆炸增長,不以利息為收入來源的人群,一般選擇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3)嘉興居民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會對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作過一定的了解,或許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基礎知識。
(4)嘉興客戶選擇購買渠道時,會受其對銀行的忠誠度影響,從而忠于某一家銀行,選擇旗下相同或者類似的理財產品,并且持有時間會很長。
5 建議
城 鄉居民對理財產品的選擇看法都有著一定的差異和差距,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影響居民選擇理財產品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是,城鄉居民的理財狀況也一定程度影響收入水平的差距。在如今這個信息為主的年代,需要居民去了解理財產品,增強理財意識,客觀地審查家庭的財務狀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調整理財投資及存儲積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有效運用自身有限的資金,進行組合投資,規避理財風險,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金融機構應當推出更多的理財產品,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理財服務的范圍,為城鄉居民提供良好的理財環境,使更多居民享受到應有的理財服務,進而提高居民的理財能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愛玲.銀行、信托和券商誰將稱雄財富管理市場[J].中國對外貿易,2013(01).
[2] 徐宜陽.關于證券公司開展綜合金融服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
[3] 阮銀蘭.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市場現狀問題及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2(02).
[4] 李瑞紅.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創新、風險表現及建議[J].華北金融,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