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剛滋
摘要:教學策略是教學理論的一個新課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實踐中值得重視的問題。美術特色高中實行教學策略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層次的必由之路。
關鍵字:美術 特色高中 文化基礎課 教學策略
一、目前國內外關于教學策略研究的現狀
從20世紀中期開始,教學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研究受到國外教學理論界關注。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探討。維果斯基、布魯納、布魯姆、加涅以及建構主義學者們都有突出的研究。近20多年,國內教學策略研究也在持續發展。施良方認為絕大多數教學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煉或轉化課程內容的問題;袁振國分析教學策略具有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等基本特征;黃高慶、申繼亮等認為,教學策略是關于有效地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技術的操作原則與程序的知識;李曉文、王瑩提出教學策略具有動態的教學活動維度和靜態的內容構成維度。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學策略研究的意義
教學策略是教學理論的一個新課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實踐中值得重視的問題。教學改革特別汲取了認知主義的學科結構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精華,做理論與實踐銜接的高端思考。依據上述三個核心環節,形成先進的、具有示范性的教學理論,并使其在教學革新中發揮引領作用,實現“先進教學理論——具體化為教學策略——外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內化為教師的教學思想”,進而不斷創新教學策略的良性循環過程。
教學策略的研究要著眼于學生發展和教師能力建設,著眼于高中發展的大局,做理論向實踐轉化的路徑設計。為當前山東省打破應試教育壁壘、深化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特色高中發展問題提供深入的個案研究;以文化基礎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為核心驅動,推動高中建設的總框架設計,做教育教學理論向具體操作策略的轉化研究;為解決我國普通高中同質化帶來的學校發展挑戰,完善特色高中的模式建構。
三、以一所美術特色高中為對象,分析研究文化基礎課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1)美術特色高中的特征與現狀。美術特色高中招收達到高中文化分數錄取線、具有一定美術基礎的應屆初中畢業生,依據美術特長生的成長特點開展教育教學,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文化與專業基礎,為國內外美術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美術專業輸送合格人才的高中。
美術特色高中的教育教學對象是高中美術特長生,即學習美術以發展美術特長準備去報考美術院校和專業的高中生。其美術特長生主要是兩種:一是偏科生,美術專業方面較好,文化基礎較弱;二是“潛能生”(雙弱生),美術基礎薄弱,文化基礎課水平偏低。經過有效教學策略的實施,使兩方面均衡發展,文化和專業達到高校錄取要求,實現升學夢。
(2)教學策略的建構與總體框架。基于多數高中美術特長生文化基礎薄弱的特點,美術特色高中在文化基礎課教學中必須實施針對性的有效教學策略,并進行深入探討構建完整的美術特色高中文化基礎課的教學體系。 ①依托校本課程體系構建特色有效的教學策略。 高中美術生學科課程再開發,突出分類,簡化任務。
校本課程開發的領域和內容重點放在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高考必考科目。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從學情出發,讓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更加有針對性,更加高效。文化課教材的二次開發與美術專業的階段學習互相促進;學校以教師實力立根基,以美術教學創特色;建立符合美術特色教育教學的管理體制,營造美術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堅持藝術啟迪心智,挖掘學生潛能的學校管理理念。 ②基于差異實施的全方位多維度分層教學方法。依據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分析并思考當前美術特色高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建構完整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三位一體的美術特色高中文化基礎課的教學體系。實踐經驗實現教學目標分層次、課堂教學分層次、作業設計分層次、教學評價分層次。③消除初高“裂縫”、銜接高等教育的嵌入式教學探索。開發數學、英語初高銜接的校本教材,實施針對性的課程輔導消除初高“裂縫”。 貫穿高中階段全過程,課堂教學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銜接高等教育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整理分析連續三年收集整理本市初升高潛能生的初中學情、初高銜接、素養參數、高考走向,繪制成數據表格,向地方教育主管理機構及各實驗校、科研院所提供特色教學與潛能生管理培養研究的基礎數據及數據比對研究結果。 ④傳統文化引領,重視人文素養塑造的教學模式。 創建書香校園,用經典誦(閱)讀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營造適應文科發展的教學氛圍。學科教學滲透人文精神培養,形成獨具特色的“家國情懷史學課”、“時政生活政治課”等教學模式。
四、美術特色高中文化基礎課教學策略研究的創新之處
(1) 雖然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在不同的維度上是相區別的,但是它們可以在“可供方案—定向選擇—具體操作”這一連續性上找到統一的契合點。以美術特色高中為載體,從整體上綜合地認識和探討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樣化的表現形態,從動態上把握了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
(2)通過對特色學校、教學策略、教學理論等等的研究梳理,為美術特色高中發展的理念定位和路徑設計提供高端思考。整理分析先進教學理念,優化整合有效教學策略,著眼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建構完整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三位一體的美術特色高中文化基礎課的教學體系。
(3)通過打造核心課程的特色教學體系,創新教學結構和模式,形成課程設置、教材研發、校本資源開發、試題研究等美術特色高中文化課學習體系,從而為潛能生探索出高中教育階段藝術方向的發展規劃,為區域高中的發展提供課程改革的思考借鑒。探究出美術特色高中發展成功之路,完善社會服務功能。有助于提高個案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校特色品味的提升,實現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推動高中教育更好的服務社會。
(作者單位:煙臺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