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劍剛
摘 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至關重要,它能夠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監督與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公司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使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企業管理 內控制度 應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c)-078-02
為了促使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實施,建立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并沒有引起企業管理人員的足夠重視,因而,許多企業的內控管理體系還存在許多的漏洞。本文就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1 內控管理對于企業的正常運行所起到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財務報表的可靠性,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通過實施內控管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在財務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財務報表的質量。2012年信永中和會計事務所就對新華制藥公司提出了否定意見的內控審計報告,其問題主要在于應收賬款內部控制聯動體系缺失以及監督機制薄弱,最終使企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只有不斷加強內控管理,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程序,使財務報表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使企業能夠得到科學化的管理,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1]。
1.2 有利于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與實施,提高運營效率
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要不斷地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制定公司戰略,果斷地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完善的內控體系可以增強內部信息的溝通,及時收集完整的經營信息,便于企業群策群力從全局和長遠的角度出發進行決策,并將公司的戰略、決策的結果迅速轉遞到公司的各個部門,形成全員的經營目標,并通過績效考核公司戰略目標的達成情況,提高了公司的運營效率,使企業各項業務的實施更加高效與合理,確保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1.3 有利于幫助企業保護資產,提高投資報酬率
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市場競爭變得越發激烈,企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具有挑戰性與風險性。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必須不斷提高資產的收益。完善的內控體系可以保護資產的安全,提高資產的收益水平。經常見諸報端的出納挪用公款而長期未被發現,最后導致公司虧空,資產流失,就是沒有建全內控體系或是內控體系執行不到位造成的。通過不兼容崗位的職責分離,如出納和會計崗位的分離,采購員和倉庫保管員的分離等確保各個崗位之間形成相互的監督,可以有效地防止資產流失。通過內控體系不斷地完善資產的管理,定期對積壓物資進行清理;加強往來對賬,避免呆賬壞賬死賬;對資金進行集中管控,提高資金收益率等,可以加快資產的周轉速度,提高股東的投資報酬率。
1.4 有利于公司依法治企,合法經營
通過建立完整的內控管理體系能夠使得企業的運營更加規范化與法治化,這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企業的各項業務是合乎法律的,才能保障其長遠地運營下去。由于在許多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對相關方面的法律沒有足夠的認識,管理體系又不完善,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有效的內控管理制度則能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來說,應當將此問題重視起來。
2 內控管理在應用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時所存在的問題
2.1 企業內控管理體系缺乏必要的人員支持
從當前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許多企業的管理者還沒有認識到內控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導致企業的內控管理體系存在著許多漏洞,人員不足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個龐大的管理體系,其中所涉及的工作面十分之廣,工作任務也十分繁雜,這就需要足夠的工作人員去完成這些事情。除了人員不足之外,職責分配不明確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這就直接影響了內控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企業對法律的認識不足
目前,法律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行業的法律法規也逐漸得到了完善。但由于許多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使得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在許多方面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導致合同的內容存在許多漏洞,最終引起法律糾紛,使得合同上的要求得不到履行,從而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3]。因此,企業在盈利的過程中也必須充分考慮法律因素,這樣不僅能夠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使企業在健康、穩定的環境下發展。
2.3 審計與監督工作不到位
從企業目前審計部門的工作情況來看,其更多履行的是形式上的責任,在對企業業務審計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責任。另外,負責監督與管理的部門也如同虛設,其不僅沒有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互相推諉,不愿承擔責任。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使得企業的各項業務無法順利得到實施,也造成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十分混亂的局面,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2.4 企業的內控管理缺乏長遠規劃
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因為企業所處的整個市場環境是時刻處于變化當中的,會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影響到其經濟效益和企業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行,使企業面臨嚴重的財務風險。很多企業在應對風險的時候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出現問題了才去解決問題,“亡羊補牢,窮于應付”,而沒有從根本上對內控進行長遠而周全的建設和規劃,而如果能夠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實現“點—線—面”的風險管理,則能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或減輕問題的嚴重性。
3 內控管理制度合理應用于企業經營中的有效措施
3.1 管理層積極構建有效的企業內控環境
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控,營造有效的內控環境是公司的管理層和董事會的責任。管理層和董事會對內控的認識高度和執行力度關系到企業內控的有效落地。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對工作的投入狀態會直接受到企業管理環境的影響。企業通過建立和諧的管理環境不僅能夠使員工在工作時更具主動性,同時還能對內控管理制度的實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企業在選擇員工的時候,必須以其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同時作為考核的標準,因為有效的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保障。
3.2 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與交流
溝通與交流對任何一項工作的進行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內控建設上尤為重要。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渠道,能夠使將公司的內控要求貫徹到企業的各個崗位和各個角度,不留死角,同時各個崗位對內控的建議也可以快速地反饋到管理層。對于公司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有通暢安全的舉報機制,形成威懾和高壓。通過內部的溝通和交流,企業在內控管理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各項工作能夠得到高效的處理,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其在可控范圍內得到解決,從而促使內控管理制度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順利展開。
3.3 全面加強風險評估工作
對風險進行評估是企業內控的重要環節,在企業達成經營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遭到許多潛在風險的影響,為了促使企業經營目標能夠順利達成,企業必須全面加強風險評估,識別出企業存在的風險,尋找風險源,分析風險對公司的影響,通過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降低等措施和辦法,對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提前制定出應對的措施,從而使風險能夠提前得到預防。
3.4 建立完備可行的內控體系,不斷完善審計與監督制度
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情況結合風險評估的情況,設計完備可行的內控制度,根據內控制度制定公司的業務流程,實現內控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實現目視化的管理。通過崗位說明書,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加強不兼容崗位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授權審批體系;同時必須對內控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的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根據考核結果實施相應的獎懲措施,這樣能夠使得員工在受到制度約束的同時也能因為考核結果而產生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增強其內控意識。保障內外部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客觀公正地進行審計監督,能夠使員工的違規行為以及對工作的完成情況得到有效控制,使其能夠嚴格遵守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4]。
4 結語
總而言之,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不斷完善企業的內控管理體系,使其能夠發揮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燕.財務內控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分析[J].時代經貿, 2015(7).
[2] 修晶晶.淺析會計內控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5(3).
[3] 李海平.內控管理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經濟, 2015(20).
[4] 張寧.內控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