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事業單位制定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旨在規范單位會計的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促進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執行。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貫穿于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所以要切實發揮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在事業單位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意義:有利于貫徹會計法規制度、有利于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有利于改善單位經濟管理;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制定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原則:合法性、適應性、規范性、科學性;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制定的內容:會計工作組織體系及會計人員崗位職責,會計核算工作制度,財務會計分析制度。
關鍵詞:事業單位 經濟管理 會計制度 會計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F7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b)-115-02
對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管理制度,財政部有著明確的規定,要求事業單位中要建立符合單位內部經營管理狀況的會計管理制度,該制度的建立,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會計法律條款來制定。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證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對會計的管理活動進行約束和規范,也是認真貫徹國家相關會計條款的內容,對會計的工作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1 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更好地貫徹執行會計法規制度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認真貫徹會計相關條款的有效舉措,將會計的法規在單位內部進行了具體化的說明,同時也把國家的相關會計法規落實到了單位內部,單位實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單位的理財意識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在規范單位內部會計相關經濟活動的同時,也是更好的執行會計法規制度。
1.2 有利于規范會計工作秩序
會計工作秩序是否規范,關系著單位內部以及社會各層的利益,所以在進行會計工作中,必須嚴格依照相關會計法律條款進行。如果沒有完善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會計的核算工作會混亂不堪,財務工作不規范,這樣不僅影響了單位的經營管理,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國家的利益。同樣,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的一些違法犯罪現象,與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息息相關。所以,事業單位內部必須要加強和完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使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能夠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使會計工作能夠更好的為單位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1.3 有利于改善單位經濟管理
單位內部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對于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這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僅可以規范會計的各項工作能夠規范化、科學化的進行,同時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也是補充和完善,對單位的內部管理起著推動作用的同時,也能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2 制定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各項工作的前提是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會計的管理制度首先也要依照法律來制定。雖然國家的會計法規運用到事業單位財務時,對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有所放權,使其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但是一旦這些權利越過法律所允許的范圍,并對單位的經營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都是會計法律法規所禁止的。
(2)適應性原則。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在制定時,一定要符合本單位的發展情況,所以適應性原則是制定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盲目的將其他單位的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所引用,對本單位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最終只能是與本單位的發展背道而馳,而且不利于發展及經營管理。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對財務部門中的相關制度的完善和具體,制度制定要符合單位實際,不能脫離單位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要與單位的內部經營管理內容保持一致。
(3)規范性原則。規范性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內部會計管理制度要與會計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內容保持一致,不能與會計學科的內容背道而馳;其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內容要涉及會計事務的方方面面,各項工作流程、各項工作內容、各個工作環節等。
(4)科學性原則。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現代管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制度在操作和執行的同時,要能夠對其進行控制,同時要能體現內部控制的內容,會計的控制制度也是單位內控的重要內容。
3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制定
各單位要根據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其中包含的內容有:崗位責任制、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財務審批制度、會計核算工作制度、財務分析制度等。
3.1 會計工作組織體系及會計人員崗位職責
第一,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單位內部的會計管理體系,所指的內容是單位的會計工作體系,該體系的建立是保證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此體系建立的同時,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職責的劃分,相關責任人有:單位的領導、會計部門、會計機構、會計從業人員等。第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是會計內部對會計人員的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也是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和權限的規范。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有利于會計人員獨立的行使權力,明確其職責的同時,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的效率,使會計工作更加條理化、清晰化、程序化,強化了會計的職能。第三,內部牽制制度。單位內部牽制制度是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定該制度時,要在結合內部牽制制度原則的基礎上制定,同時也要與內部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相結合,建立職務不相容、賬務不相容、機構不相容的內部牽制機制,對相關的職務進行職責的明確和限定,對相關崗位要定期的檢查,保證內部牽制機制的順利實施。第四,稽核制度?;酥贫仁莾炔繒嫏C構要有專門的人員對會計的賬務進行審核的制度?;酥贫劝韵聨讉€方面:工作的職責和權限、工作的程序、工作的分工、工作的形式等。第五,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制定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指的是對財務收支的審批范圍、審批程序、審批要求、審批工作人員、審批方法等進行確定以及責任確定的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對會計工作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3.2 會計核算工作制度
會計的核算工作制度,其主要是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使核算工作有依有據,更好地開展核算工作。包含的制度內容有:財務處理程序制度、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以下對制度作簡要闡述:其一,賬務處理程序制度,指的是對會計在進行日常的核算工作程序以及方式方法時的規范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對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的會計核算流程作規范,以促進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性。此項制度是對整個會計核算工作進行規范,對會計的科目及科目明細的制度規范,對會計憑證的內容的制度規范,對會計核算方法的規范,對會計賬簿的編制過程的制度規范,對會計報表種類內容的制度規范等。
(1)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原始記錄的管理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財產清查制度等。核算工作的基礎管理制度是會計進行核算工作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是提高核算質量的手段。各單位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制定符合單位需要的各項管理制度。
(2)成本核算制度不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只適用于企業單位。企業單位根據會計成本核算的特點來制定符合自身狀況的管理制度。企業的成本核算制度是企業各環節、各部門與國家、員工之間的利益關系,是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3.3 財務會計分析制度
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對財務會計的工作進行定期的分析檢查,檢查會計工作落實的具體情況,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方法,使財務會計工作保持高效穩定的進行,該制度對推進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項制度包含的內容有:對財務會計的分析內容和方式方法,財務會計分析報告的編寫內容,對財務會計的分析時間以及分析內容等。
4 結語
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條款的深入補充,是認真貫徹國家會計法律條款的基礎和有效保證。單位在內部建立會計管理制度,對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對會計管理制度體系的再補充,提高單位的經濟管理,促進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吳敏.試論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J].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