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鳳
摘 要:物流行業是一個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低碳物流的發展現狀,提出關于政府支持低碳物流的思路建議,以及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低碳物流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低碳物流 思路建議 措施
中圖分類號:F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b)-031-03
物流行業是一個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供應鏈只扮演了碳排放的配角,導致全球變暖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資源行業,但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因此,在物流和運輸產業鏈實現低碳化,同樣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商業價值。
由此可見,碳排放量問題已經是當今社會和物流業乃至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低碳環保、低碳物流是發展方向。我國中小企業眾多,物流想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走低碳化道路,著力發展低碳物流運輸,提供綠色物流服務。
1 我國低碳物流的發展現狀
所謂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動中秉持可持續發展以及碳減排的理念,以低碳經濟和低碳物流理論為基礎,將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手段運用到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物流環節中,從而達到資源利用率最高、對社會環境影響最小和實現最優化的系統效益,并實現低碳生產制造和低碳物流。
相比于其他國家來說,低碳物流的發展在我國才剛剛起步。現如今不管是從物流設施基礎層面和經營管理理念還是從物流成本和低碳物流發展層面來講,我國物流業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物流行業入門的門檻較低,除了少數的幾家專業的大型企業之外,有很多小規模的物流公司,物流業務量少,運輸方式單一,不能形成統一的貨源組織和車輛調配,造成物流設施閑置率較高、車輛油耗高等問題,沒有足夠的能力發展低碳物流。
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關于低碳物流的發展情況如下。
(1)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試行低碳物流的運作模式
據觀察,前幾年提出低碳環保的口號后,我國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有社會責任感并踐行低碳物流的運作模式,包括物流活動的減量化、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物流活動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在物流過程中一些不恰當的活動導致的,而低碳物流活動的減量模式是減少物流活動,使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地利用,從而降低物流營運的成本。因此,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會在貨物配送運輸的過程中盡量合理安排線路減少車輛的運行以提高配送效率。在裝卸搬運中正確的操作,避免貨物的損壞,盡量消除無效搬運從而避免資源浪費以及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
物流活動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許多物流企業都集中建立在綜合物流園區,物流園大多地處城市的郊區,但是交通便利,即便有污染也不會危害到居民區甚至是社會群眾的身體健康,所以能與人類社會和諧持續地發展。
(2)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低碳物流的不足之處
中小型物流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的局限,難以像大型企業那樣擁有較大的客戶量,以較低的價格大量采購加工原料,利用大型的物流系統實現加工一體化,以較快的作業速度進行低碳流通加工,而是要為滿足各種消費者的需求在流通領域中對商品進行小規模的流通加工,沒有優化的技術和設備實現加工過程中的低碳化。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缺少系統化的物流體系與供應鏈管理,不管是企業內部的低碳化采購、低碳化選址、低碳化配送與回收,還是在企業外部與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之間相處的低碳理念,都需要一個具體的框架去指導企業的發展。這對于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來講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目前我國中小規模物流企業數量眾多,但是大部分只是處于剛起步或者剛入門階段,所以中小型物流企業是最具潛力的一個階層,如果想要飛速發展,有一點比較重要,那就是國家政府政策的支持與鼓勵。
2 政府支持低碳物流的思路建議
我國低碳物流發展緩慢很大一個原因是政府決策部門的原因,現階段政府各職能部門間部分權力劃分不清楚,在制定物流規劃時各級政府考慮眼前利益比較多一些,這樣不利于各種物流基礎設施的充分利用,也不利于低碳物流的發展。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物流,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應制定相關法律制度,讓物流低碳化在發展階段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能夠順利進展,貫徹到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支持。
(1)投入一定的資金對交通流通進行管理
物流的發展需要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持和保障。在交通管制系統的現代化方面政府應采取措施,例如城區道路行駛的分時段電子計費等,可以減輕交通的堵塞,提高物流的效率,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促進低碳物流的發展。
(2)出臺具體的物流產業政策
2014年,我國宣布了到2020年物流發展的目標,這個目標比較宏觀,不夠系統,缺少具體詳細的、統一的規范來指導低碳物流的良性發展,還需要政府出臺具體的物流產業政策。
(3)注重對社會大眾進行低碳物流知識的普及
要讓大家知道什么是低碳物流,只有知道低碳物流是干什么的才能做得好,要讓全社會認識到低碳物流的重要性,樹立低碳物流的意識。
(4)重視物流教育,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養
現階段專業物流工作人員數量少,創新性技術人員缺乏,高級物流管理領導者匱乏, 2015年統計物流人才缺口達100萬左右,這從根本上影響了低碳物流的進展進程,所以國家要重視物流方面的人才培養,彌補人力資源貧乏的問題。
3 中小型物流企業實行低碳物流的措施
(1)中小型物流企業自身物流減排
從物流業的碳排放分布情況來看,運輸過程中的耗能以及物流倉儲中心的建筑耗能所占比重較高,約占六分之五和六分之一的碳排放,見圖1。
從物流過程中所使用的運輸方式來看,碳排量絕對值最大的是公路運輸,其次是海運和空運,碳排量最小的是鐵路運輸。如果使用一些新技術新能源,例如,汽車使用混合動力或清潔能源技術的或者能源利用率較高的引擎技術,那么公路運輸的耗能也將會大大減少。
物流倉儲中心的建筑也可采用一些最新的綠色建筑技術,例如實現倉儲建筑減排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照明技術。同時,還可利用最新建筑材料延長倉儲建筑的使用年限,這樣也是有助于減排的。
盡管從碳排放的絕對值來看,公路運輸所產生的碳最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公路運輸的效率最低。以每噸公里的運輸效率來看,最環保的是海運和鐵路運輸,其次是公路運輸,效率最低的是空運,見圖2。因此,如條件許可,在運輸方式的安排和選用上,盡量采用海運或鐵路運輸,減少空運的使用。
(2)加強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是聯系供應方和需求方的紐帶,承擔從生產到銷售過程中的物流業務。加強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打破一家一戶自成物流體系的狀況,可以統一安排運輸工具和物流設施,避免車船實載率不高等不合理運輸現象,追求組織效益和規模效益,進一步減少繁瑣的配送環節、解決運輸效率低以及加重城市污染等問題。
近年來,消費者對物流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直達運輸的比重逐步增加。企業之間可以加強合作,通過共享直達運輸渠道。通過整個物流行業的合作,可以合作開展集合運輸,相同直達目的地的商品可以集合到一起運輸,有助于運輸效率的提升,也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節約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
(3)中小企業內部加強對低碳理念的宣傳
在企業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識地向員工介紹低碳物流的概念,宣傳低碳物流對企業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意義,可以設計低碳物流的口號,形成瑯瑯上口的企業標語,融入企業文化,更好地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這樣可以在無形中起到管理企業、約束企業污染環境的作用,同時企業員工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強。企業員工就能夠在企業文化正確的引導下朝著低碳化的思路發展,提高企業的綠色服務意識,進一步促進中小型物流企業低碳物流的順利實施。
讓員工在每一個環節都真正負起責任,比如遇到困難時與同事商議或者向上級尋求幫助以便于及時解決問題,對于售后方面的問題多打幾個電話向客戶把出現的狀況詢問清楚,多跑跑腿了解真實情況,這樣通過人的努力去減少對物資的消耗,從而使低碳物流的收效更好。
(4)采用通用包裝、周轉包裝以及包裝的梯級利用
相關研究發現,產品的包裝占到整個產品重量的5%左右。減少包裝既可以節約包裝的生產所產生的碳排放,也可以減少運輸包裝產生的碳排放。
為了減少包裝廢棄物數量,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時,就應注意商品包裝的回收利用以及商品包裝成為廢棄物的治理工作,做到包裝的循環使用和廢棄包裝的合理化處理。
第一,通用包裝。通用包裝是指按標準模數尺寸制造的物流運輸包裝,主要有瓦楞紙板以及木質、塑料的通用外包裝箱,這種包裝箱不需要專門安排回返使用。由于其通用性強,無論在何處落地,都可轉用于其他包裝使用。
第二,周轉包裝。有一定數量規模并有較固定供應流轉渠道的產品,可采用周轉包裝反復周轉使用的辦法。如周轉包裝箱、飲料、啤酒瓶等,周轉包裝可按某種產品特殊需要制造,有較強的專用性。其周轉方法是,裝載商品的周轉包裝商品運到商店或客戶,卸下商品以后,再將上一次已經用完的相同數量空的周轉包裝裝車運回,這種周轉方式可以實現周轉包裝的往返運輸,且不需要安排專程回運,因而可以實現運力的合理利用。
第三,包裝的梯級利用。在商品消費使用以后,商品的包裝可以再次利用起來,或者簡單稍加處理以后再次利用。如瓦楞紙箱部分損壞后,切割成較小的紙板再制成小箱使用,或將紙板用于襯墊。也可對廢棄包裝物再生處理,轉化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5)加強回收利用
提到物流,人們更多地想到正向物流,習慣性地忽略逆向物流。其實,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一起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供應鏈,因此,中小企業應加強并重視逆向物流,重視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將回收物品中有再利用價值的部分加以收集、分揀、拆卸、修復,再加工成可以再使用的原材料,使其成為有用的資源重新進入生產和消費領域,最后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通過降低資源的使用達到廢棄物減少的目標,因此,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中蘊含著巨大的減排潛力。
不管時代如何演變,低碳環保的環境問題永遠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大課題,而物流業作為碳排放量較大的產業更要將低碳物流的理念貫徹到底。
參考文獻
[1] 王暉.供應鏈低碳化的卓越之道[EB/OL].商業評論網,http://www.ebusinessreview.cn.
[2] 鄭凱,等.低碳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 王瑩.低碳經濟下的我國企業物流低碳化發展思路探討[J].煤炭技術,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