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菁華
摘 要:健康產業的發展關系到人們的健康水平,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其結構升級緩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主要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推進健康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其健康長期發展。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健康產業 產業結構升級 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a)-136-02
健康產業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異,其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健康產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來看,全面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對健康產業的發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要求、有助于加速和完善健康產業的發展、是市場經濟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充分發揮我國健康產業自身作用的必要途徑。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整體發展規模有待于提升、發展理念相對陳舊、缺乏科技創新的驅動、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健康產業的結構升級。因此,必須要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對其結構升級面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以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快實現結構升級,以服務于健康產業的發展。
1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性分析
1.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要求
隨著供給側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改變了各產業傳統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對其發展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要求各產業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加速實施產業結構升級,以適應供給側改革的相關要求。所以,健康產業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措施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從供給的角度出發完善自身的發展,提升整體的發展水平,是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戰略的重要要求。而目前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還較低,其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的產業結構升級必將面臨著諸多的挑戰。
1.2 有助于加速和完善健康產業的發展
作為新興產業,健康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我國健康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從各優勢產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有助于保持產業的長久競爭力,可以延長產業發展周期,進而實現產業的健康產業發展。所以,對我國健康產業而言,充分借助供給側改革的歷史機遇,實現對產業內各項資源的整合,充分借助科技創新和發展理念創新等措施實現自身產業結構的升級,可以使其在發展過程中邁向新的臺階,使其能夠積極與國際健康產業的發展靠攏,提升自身發展的整體水平。
1.3 市場經濟改革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市場在資源配置等方面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得到強化。對健康產業加速實施產業結構升級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因此,我國健康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加速實施產業結構升級成為市場經濟改革的必然要求之一,可以使得健康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提升對資源的整合效率,有效運用各項資源,提升產業內各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效避免傳統發展模式下的弊端,不斷改進和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整體發展水平。
1.4 充分發揮健康產業自身作用的必要途徑
健康產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還關系到國民健康問題,因此其發展備受重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下,要求健康產業從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整體質量,強化對現代信息科技的應用水平等充分服務于產業結構升級的要求,進而提升健康產業自身的發展水平可以有效發揮其在新形勢下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健康產業整體的發展水平較低,其職能的發揮受到了較大的限制,還難以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因此全面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成為健康產業自身發展的必要途徑。
2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面臨的問題
2.1 整體發展規模有待于提升
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起步較晚,其整體規模較小,部分健康產業發展的成本較高,沒有形成產業集聚,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其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效益。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整體規模較小直接限制了健康產業的結構升級,其與各產業之間的關聯度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在各地區呈現出零星發展態勢,沒有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缺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支撐力量,使其在結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與其目前的整體發展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整體規模較小直接限制了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長期的結構升級。
2.2 發展理念相對陳舊
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傳統產業發展理念的影響較為嚴重,對產業結構升級的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健康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使其難以從發展理念和認識層面出發加速實施產業結構升級。同時,由于我國各產業發展還存在低端化等問題,使得健康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充分吸收發達國家健康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理念,在傳統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其結構升級的步伐相對緩慢,對其發展造成了諸多的不利影響,使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產業難以實現創新性發展。
2.3 缺乏科技創新的驅動
隨著全球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其對各產業發展的影響作用不斷加深,科技創新驅動成為各產業突破發現瓶頸實現創新性發展的關鍵舉措。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健康產業在結構升級的過程中還缺乏科技創新的驅動,其整體的發展相對落后,與發達國家健康產業相比在技術層面顯得十分落后,限制了健康產業自身職能的有效發揮,對其長期發展造成了諸多的不利影響。健康產業內企業的科技創新意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缺乏科技創新的動力,這都使得我國健康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結構升級步履緩慢。
2.4 缺乏政府的支持和引導
健康產業的發展及結構升級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引導。當前,我國政府部門在健康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使其產業結構升級還面臨諸多的問題。一方面,政府部門對健康產業結構升級的認識度不足,難以提升重視程度,因此難以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支持和引導政策,使得我國健康產業在實現結構升級的過程中主要依賴自身的發展,因而會使其偏離正常的軌道。另一方面,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政策和機制以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實現結構升級,健康產業的發展速度較快,涉及的范圍較廣,而相關引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一定的周期,僅有的支持和引導政策難以從根本上促進健康產業的結構升級,因此降低了各項支持和引導政策的有效性。
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的對策
3.1 擴大規模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實現規模經濟效益能夠有效降低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成本,并實現標準化發展,有助于加速實現健康產業的結構升級。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健康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充分借助市場經濟的發展機遇,不斷擴大自身的發展規模,使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充分提升規模經濟效益。一方面,要對現有的健康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吸納優勢資源,同時要剔除落后的資源,形成產業集聚效益,根據區域內市場需求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強化上下游產業之間的聯動能力,為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產業聯盟的形式,實現健康產業的集中化發展,有效提升規模經濟效益,降低健康產業發展的成本,使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順利實現結構升級。
3.2 學習經驗更新發展理念
眾所周知,發達國家健康產業起步發展的時間較早,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較快,為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有效的經驗。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健康產業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根據我國健康產業自身的發展實際對其進行修正和完善,使其成為指導健康產業實現結構升級的重要指導,使其與國際健康產業的發展相接軌,加速健康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另外,要以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為要求,對健康產業當前的發展進行嚴格的審視,轉變發展思路,及時調整健康產業的發展戰略,符后市場經濟改革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要求,使其在現有的條件下能夠順利推進自身的產業結構升級,為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3.3 強化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對任何產業的結構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健康產業的發展對科技的依賴性較強。因此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健康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充分重視到科技創新驅動對其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理念和步伐,通過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以科技創新帶動整個健康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不斷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的經驗和成果,形成“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科技創新模式,以此提升健康產業的科技創新水平,形成自身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推動我國健康產業的高速發展,進而加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3.4 強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力度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政府部門要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出發,強化對健康產業發展的認識度,對其產業結構升級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充分發揮各地區政府部門的行政職能,對健康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順利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使其保持在正常的發展軌道中。另外,政府部門要著眼于全球健康產業的發展,根據我國供給側改革的相關要求及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時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支持和引導政策,進行大量的試點,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層面,使得地方政府能夠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強化對健康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使其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進而全面促進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
4 結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的提出,要求我國健康產業在原有的基礎上必須要通過采取各項有效的措施來實現結構升級。當前,我國健康產業結構升級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結合供給側改革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國健康產業的現狀來看,應該從擴大規模提升規模經濟效益、學習經驗更新發展理念、強化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充分發揮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作用等方面全面實現我國健康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結構升級,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任靜,張振忠,王云屏,鄒珺,吳華章.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現狀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3(06).
[2] 李旭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3).
[3] 胡凡,杜小磊.中國大健康產業前景及趨勢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2).
[4] 唐鼎.國外健康產業發展模式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
[5] 毛存亮.淺議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J].經濟師,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