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歡
摘要:終身學習是提高公民自身素質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從氛圍營造、平臺搭建、法律支撐、家庭支持等方面進行闡述,對如何促進青年終身學習做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青年人;終身學習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中提到“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青年有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就有希望。在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終身教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青年熱愛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學習積累,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的發展,也“唯有終身致力學習,方可享受美滿人生。”
一、青年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1)有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的目標是實現人的終身全面發展,終身學習是“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術,包括學習態度等應該被如何開發和運用的全過程”。正如《學會生存》中指出:“人是一個未完成的動物,并且只有通過經常地學習,才能完善他自己”。如果確實是如此,那么教育就要終身進行。青年通過學習,適應社會變化,提高職業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最終實現自我全面發展。
(2)有利于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進程
繼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提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戰略任務的根本保障”?,F在,青年作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主力軍,有利于形成一股力量強大、影響深遠的終身學習踐行群體,為社會終身學習氛圍的形成提供積極支持,繼而有利于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進程。
二、促進青年終身學習的建議
(1)優化社會大環境,營造終身學習的文化氛圍
良好的社會學習文化氛圍能夠對青年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態度影響,引起青年學習感情以及學習行為的變化,能夠促進其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從而幫助青年在社會中加快學會社會知識,掌握社會經驗,將社會的要求,規范轉化為內心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一是宣傳終身學習理念,澄清認識誤區。學習不僅僅是職業技能的提高,還應有感知力、學習力、心理調控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以及人生態度等的培養與提高。二是對青年進行終身學習活動給以方法和途徑上的指導。例如,對青年目前較為感興趣的職業技能(語言,計算機、職業資格認證等)、心理調適學習(職業、生活等壓力調適)、生涯發展(職業生涯規劃、閑暇生活規劃等)、生理保?。I養、健身等)等方面的學習需求提供相關便利的學習途徑。三是編制社會公共教育(學習)資源清單,例如城市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資源的詳細信息,并提供通過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手段獲取學習資源信息的途徑。與此相配套,設立終身學習信息網絡,以匯總各類教育學習信息、新聞、政府監督意見等,并在網上提供教育咨詢服務。
(2)綜合各方資源,打造終身學習的支持平臺
終身學習不但要有良好的社會氛圍,還需有堅實的終身學習支持平臺,以提供終身學習的支持系統。首先,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對青年來說,遠程教育在終身學習支持平臺的支持作用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硬實力”己是相當完善,遠程教育網絡四通八達,但僅有硬實力還不足以提供堅實的學習支持,更重要的還要能夠擁有雄厚的師資,豐富的學習資源,才能滿足青年對它的肯定和支持。其次,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的積極作用,開展針對性學習活動。社區教育是開展終身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但目前社區教育的開展更多的是面對社區青少年、老年人以及殘障人員、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針對青年舉辦的社區教育或學習活動并不多。應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的積極作用,借助社區教育科研力量,探究青年的個性特點,挖掘其學習需求,并由此推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菜單”,以吸引,鼓勵青年參與各類社區學習活動。
(3)加強規范化建設,推動終身學習的法制化進程
終身學習作為一項由時代發展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其先進性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隨著對終身學習理念認識的加深,
“終身學習必須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以法的形式加以推崇與規范”這一理念已經得到共識,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己經將終身學習納入法制軌道。深化青年的終身學習態度,必須提高其學習意識。雖絕大部分的青年對終身學習理念都有認識和推崇,并能夠清晰認識到自身應該享有的學習權利,但就全社會而言,依然尚未形成普遍終身學習意識,更缺乏管理與實施終身學習的統一規劃,人們對自身應享有的終身學習權利的實現程度更加缺乏足夠的認識,從而使終身學習成為“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尷尬。法的制定是為保護一定的權利服務的,只有將個體學習權利體現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中,才能使個體學習權真正得以確立和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將終身學習的理念由一般的教育理念和共識上升為法律意識,使之成為受法律調整并保障其實現的權利,才能保障終身學習理念在實踐中的推進,也才能更進一步促進青年終身學習態度的深化。
(4)塑造小細胞,建設學習型的家庭
家庭學習環境對青年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學習型社會建設工作的推進,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學習型家庭”。青年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和義務,這些責任和義務可能會和青年的學習活動相沖突。當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青年就很可能做出妥協而中斷自己的學習任務。因此,家庭成員應該對其學習活動要表示理解并給予一定的支持,緩解其內心的矛盾和沖突,關愛其成長,從而促進青年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幫助其自我實現。首先,提升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文化氛圍如何,將直接影響著青年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積極創建一種“平等互助、支持理解、和諧關愛”家庭文化氛圍。在一個文化氛圍良好、愛好學習的家庭環境中,必然有助于其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給予其持續學習的動力。其次,幫助青年疏導消極的情緒,給予其情感支持。工作的壓力和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等,會使青年產生焦急、緊張等情緒,這樣消極的情緒往往會影響青年學習活動的進展。家庭成員應該細心呵護青年的心理感受,做好消極思想的疏導工作,幫助其消解不良情緒。最后,發揮家人適度的期待和督促作用。根據心理學的期望效應可知,信任與期待的情感,可以給人一種“受重視”的感覺,能夠增強人的自信心。家人對青年的期待在某種條件下能轉化為其學習的內部動機,激勵不斷的通過閑暇學習提高自己。家人的期待和督促會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要積極發揮家人的這種期待作用和適度的監督作用,努力克服障礙,堅持學習,最終實現預定的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