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慰安婦”制度是抗戰時期日本政府強迫被侵略國家的婦女充當性奴隸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之下,中國婦女慘遭蹂躪,遭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巨大折磨。日軍殘暴的對待慰安婦,這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和泯滅人性。本文試圖從慰安婦的視角出發,力求從她們的生活實態中分析慰安婦群體對中國抗戰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抗戰;慰安婦;生活實態;日本帝國主義
日軍侵略中國期間,許多中國婦女被抓到日軍據點或是慰安所里,無論白天抑或黑夜長期遭受日軍的糟蹋和欺凌,忍受著無邊的黑暗與磨難。日本侵華長達十四年之久,日軍對數百萬的慰安婦犯下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一、戰時慰安婦的生活實態
(1)日軍性奴隸的工具
史學界學者是這樣定義”慰安婦”一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是日本軍隊專屬的性奴隸”。日軍侵華的十四年之中,從全國擄掠的慰安婦,據上海師范大學的蘇智良教授認為,中國慰安婦地數量最多,保守估計也得30萬人以上。北至中蘇邊境的黑龍江,南至云南、海南島,還有安徽、浙江、山東等等,日軍所到之處,幾乎難以幸免。這些慰安婦地年齡大多比較年輕,大約18-20歲左右,到了日軍侵華中期,甚至擄掠更年輕的女孩子來滿足他們的惡欲,如海南的一些慰安婦只有十二三歲,在南京最小的慰安婦只有八歲。
日軍為了減少不必要浪費的時間,一般在慰安婦的房間里都是三個人一起,有一個正在做事的,另一個脫好衣服準備著辦事的,還有一個是已經辦完了事在旁邊看著的。慰安婦一刻也得不到休息,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經不起折騰。此外,日軍為了辦事方便,白天和晚上不允許被擄掠的婦女穿衣服,直接讓其光著身體在被窩力,只為了掃蕩回來隨便從被窩里揪出一個來節省時間。
關于慰安婦們被強迫“慰安”士兵的次數,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是有區別的,但總的來說,一般接待十幾人,有時三十至五十人的情況也會出現。據山西省進圭據點受害者胡壯娥回憶:
“只要日軍不去掃蕩就不分白天和黑夜的糟蹋婦女,一晚上能被迫接待五十多個士兵,持續一個多月之后,身體無休止的大出血,體質越來越差”。更有甚者,在特殊時期,慰安婦住的屋子前還會排起長龍,在第一批慰安婦到達之前,日軍禁欲的時間相對來說較長,慰安婦們每天要和九十多名士兵發生關系,以至于他們都沒有時間來吃飯和上廁所,有時小便失禁,身上還會有自己的尿水和日本兵的液體。據日本老兵曾跟一夫回憶:“在條件最惡劣的戰士前線陣地,慰安婦要接待七八十甚至有一百個士兵,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慰安婦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一刻不停的接待,一小時四個人,扣除睡覺和吃飯時間,一小時大約七八個人”。如此慘無人性的糟蹋中國婦女,這在慰安婦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修復的痛苦和傷疤。
(2)生活上飽經苦難
慰安婦除了在戰時充當日本士兵的泄欲工具之外,還要承擔起其他多種角色,例如洗衣婦女、勞雜工、廚師等,遭受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磨難和痛苦,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和尊嚴。被囚禁的婦女住的屋子四周有嚴密的鐵絲網,周圍有士兵來回巡邏,逃跑者被抓回后,等待他們的是各種酷刑甚至被活活打死,生命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長期的摧殘使得婦女身體越來越差,出現l生病、瘧疾、便秘以及肺結核等疾病,有的喪失生育能力,有的忍受不了這種非人般的生活寧愿選擇自殺。日軍對待疾病嚴重的婦女,不給任何藥物,任其自生自滅,對待患有性病的婦女,情況較輕者治愈后繼續“慰安”,嚴重者治療無效處死掩埋或者直接活埋。海南那大市一家慰安所開張一月內就將三名患有性病的慰安婦活埋。
除此之外,日軍還經常對中國婦女進行毆打與侮辱。不少婦女因不聽日軍的命令而遭受到煙頭的燙傷、毒打上、刀槍傷等,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處理。士兵還故意把安全套戳破或者惡作劇的不使用安全套,不少婦女懷孕生下嬰孩,被日本兵接著刺死。
總之,慰安婦被日軍肆意糟蹋,失去人身自由和尊嚴,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都遭受著慘無人道的磨難,他們過的是黑暗、晦澀、凄風苦雨一樣的生活。這些無恥手段和罪惡事實,無不體現著日軍血腥殘虐的暴行和無數婦女的苦難。
二、慰安婦群體對中國抗戰的影響
(1)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中國軍隊抗戰救國
在日軍占領的城市和農村中,無數青年和幼年婦女被劫掠到慰安所中,駭人聽聞的奸淫案件屢屢發生,讓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是戰時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最可恥的罪行之一。許多婦女在遭受日軍的殘酷蹂躪之后被殘忍殺害,這些在中國各個被占領區已是普遍現象,中華大地一片哀鴻遍野,舉國悲痛。正是受到蒙受日軍如此大的恥辱,為了不再讓更多的中國婦女淪為日軍的性工具,中國軍隊表現出更強勁的奮勇殺敵和保家衛國的戰斗力,慰安婦群體所遭受的一切屈辱,在中國軍人的心中轉化成動力,激勵一批又一批的戰士誓要打倒日軍,摧毀“慰安”體系,解救被糟蹋的婦女,解救全中國。
(2)在一定程度上團結凝聚起中華民族
受日軍擄掠和糟蹋的中國婦女數量之大,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中,受迫害的程度都難以估計,給她們留下永遠抹不去的傷痕和痛苦,如此屈辱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共同抗戰日本帝國主義。例如在某些占領區日軍搜尋劫掠婦女時,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寧肯冒著被殺害的危險也要保護好婦女,忍受著威逼利誘卻沒透露出有關于婦女的消息。在青年婦女被劫掠到日軍慰安所后,老百姓們團結起來想盡各種辦法解救被奴役的婦女兒童。在慰安所的屋子里,一同遭受迫害的女人們會結拜成干姐妹,互相照應,互相鼓勵,生活上互相幫助,患難與共。甚至在婦女們被帶到慰安所之后,百姓為早日把她們解救出來會籌集錢資,因其數額較大,許多人會主動獻出自己的為數不多的錢財,只為了不讓婦女受奸淫之罪,總而言之,慰安婦群體以及他們遭受的磨難在一定程度上團結凝聚起中國人民,勇于抗擊日軍侵略。
綜上所述,“慰安婦制度”的存在給中國婦女留下無盡的傷痛和屈辱,她們的生活充滿著磨難,完全淪為日本士兵性奴隸的工具。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國恥,時刻牢記歷史,牢記中國婦女為抗戰所作的巨大犧牲。
作者簡介
徐研文(1992.06),女,漢,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中國近現代史方向。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