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方
摘 要: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基礎建設缺乏、農村人口素質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資金不足、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有關,銀行可通過完善金融機制來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本文分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戰略實施難點、應用金融方法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以促進銀行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策略 銀行 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033-02
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因素較為復雜。如果銀行未能制定正確的金融實施戰略,將難以幫助農村實現經濟全面發展。本次研究說明了銀行制定金融扶持的戰略理論、實施難點及實施的方法,銀行應用該套方法可以全面提高農村經濟發展。
1 金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理論
銀行在提供資金幫助農村經濟發展時,曾遇到過“低水平陷阱理論”的問題,這是指一個地區的平均收入值較低、絕大多數的人口收入較低,此時如果應用幫助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式發放資金而與之相關的產業鏈尚未形成,經濟發展的環境亦未形成,銀行投入資金的產出將會非常低下。如果要從綜合的角度治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就必須了解農村地區區域經濟發展障礙的現狀,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普遍性問題為依據做好金融戰略規劃,打好農村經濟基礎,再結合貧困戶、龍頭企業、地方政府的需求推出金融產品,落實農村經濟的工作。
2 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戰略實現難點
2.1 被動等待脫貧問題
部分農村地區的人口素質總體偏低、年齡偏大、勞動能力缺乏,很多人口為文盲及半文盲,他們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極度缺乏經濟意識。這類人口依靠自給自足的方式過著極貧困的生活,雖然地方政府多次宣傳要推動經濟的發展,鼓勵農村人口靠勞動致富、靠創業致富,為農村人口上門提供金融知識服務,但是仍有一部分的農村人口常常依靠被動的態度等待政府給予的救濟,不能依靠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及金融機構給予的創業資金致富。
2.2 基礎設施落后問題
部分農村地區的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極為滯后。因為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極為落后的問題,造成了部分農村地區的教育、衛生事業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的問題。基本公共設施首先帶來人口的基本素質問題,比如部分農村地區的孩子普遍身體矮小、嚴重營養不良,身體素質制約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農村地區因為缺少教育設施、通訊設施等,導致農村地區的民眾知識素養不足、社會視野狹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極為落后,帶來的人口素質低下嚴重降低了經濟發展的速度。
2.3 產業結構斷裂問題
農村地區均呈現產業結構斷裂的問題。現舉一例來說明,某銀行曾經為某區拔款,扶植該區的核桃產業、漆樹產業的發展。該地區通過數年的發展,僅僅只是提高了農業產品產量,卻沒有讓該地的農業產業規模化。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發展物流產業、集中加工產業、產品銷售服務產業,產業結構的斷裂令農村地區無法應用銀行總行提供的資金致富。
2.4 資金融入不足問題
國外曾有貧困的惡性循環理論,這一理論在農村地區得以呈現。農村地區因為人均收入過低,所以沒有諸蓄。因為恩格爾系數高,所以民眾的收入主要用于吃住等基本生存消費,沒有多余的消費,也沒有儲蓄,儲蓄率低帶來當地資金資本不足,資本不足使該地區落后于其他地區的發展。農村地區的貧困格局不是短期內形成的,也無法完全依靠銀行的投入改變現狀。
2.5 資金有效分配問題
農村地區存在資金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部分農村地區被大型企業破壞了生態環境,大型企業獲得了最多的經濟利潤,政府獲得了一點小利,當地的民眾承擔著環境被破壞的惡果,卻一無所獲,從而農村或者不愿意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或者紛紛到外地謀求發展。如果銀行發放的資金不能被有效地應用,就不僅不能讓農村地區的民眾脫貧致富,還會帶來一系列不良的社會效應。
2.6 貸款信用評估問題
據統計,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業和零售業、房地產、農林牧漁業、制造業這五類產業上。不良貸款產生原因如下:第一,農村地區的產權改革還不徹底,綜合產權交易機構還沒成立,為銀行帶來資產評估難、流轉難、變現難,導致銀行、個體、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共享的問題,這些問題就造成銀行金融機購發放貸款風險太大的問題。第二,由于農村地區消費不足,且當地經濟無法與其他地區的經濟接軌,因此造成經濟下行的問題,從而還款來源弱化,部分中小企業雖然接受了貸款,但是因為經營情況不良,所以無力還款。第三,當前銀行信貸制度不夠合理,銀行貸款需冒較大的經營風險;如果銀行不發放貸款,中小型企業難以持續經營;如果銀行發放貸款,則銀行將冒太大的風險。
3 金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實施
3.1 做好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規劃
為了幫助農村地區發展經濟,銀行需制訂長期與短期戰略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擬定的要點如下:第一,明晰工作任務、完善服務機制、制定服務政策,應用多元化金融服務方式推動經濟發展工作。第二,應用金融服務方法扶植重大基礎建設,建設的方向為扶植特色農業建設、開展重點工業園建設、推動生態化旅游資源建設、加強特色商貿建設、推進城市化建設,創新金融服務項目、落實農田水利建設、民生工程建設、生態科學工程建設、歷史文化維護建設。第三,加強小額信貸的工作,銀行要在控制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發放小額信貸,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3.2 打好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基礎
3.2.1 建立多元化的風險防范機制
只由政府和銀行共同承擔貸款風險,金融推動經濟發展的工作將難以持續進行,為了降低政府和銀行的貸款風險,需建立一套多元化的風險防范機制。這套機制的建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各級政府要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承擔貸款風險,加大信用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第二,優化產權交易中心建設,避免貸款發放過程中出現產權不清,資產難以核算的問題,地方政府要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所有權、物權交易權等產權改革,明晰農村生產資料產權。第三,明晰信用村、信用戶信用等級目標,為信用村、信用戶建立信用檔案,定期評估信用村、信用戶的信用狀況,減少不良貸款發放,降低銀行運營的風險。第四,建立多方資本與銀行信貸發放制度,讓大型龍頭企業的資金融入到經濟發展建設中來,只有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分散銀行經營風險、降低銀行開展金融活動的成本,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工作才能持續進行。
3.2.2 加快進行銀行金融網點建設
雖然部分農村地區已經積極推進金融網點建設,提高銀行機購服務的質量,為符合條件的農戶加大信貸發放的力度,但是必須看到,很多農村地區的網點建設還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銀行可將信息化建設與金融服務結合起來將金融網點建設、金融知識普及建設、信息化建設同步進行。銀行可在農村地區優先推進惠民金融工程項目,一邊推動金融服務工作,一邊在區域廣設服務點。
3.2.3 優化銀行金融活動運營機制
健全金融活動機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健全金融活動機制,銀行才能降低貸款發放的風險、準確評估農戶的需求、給予農戶資金的支持。比如銀行可以成立專門的金融資金發放團隊,擬訂為農戶發放金融發展資金的方案,從貸款的方式幫助農戶致富。接下來,銀行需完成貸款資金回收的規劃。銀行要做好金融職責分工,把每一筆款項的回收落實到責任單位、責任人,要求責任單位、責任人在限時內跟進貸款發放的情況,突破過去資金“重貸款、輕跟進”的問題。銀行要擬訂工作人員培訓的計劃,讓工作人員熟悉銀行資金發放的工作目標及標準、了解資金發放的每一個工作環節、能在工作中落實資金發放的工作重點,讓銀行提供的資金既能有效地發放到農戶手中,又能被農戶有效地使用。
3.3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實施
3.3.1 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推動經濟發展
銀行可發揮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產生的激勵作用,將資金投入到農戶上、小手工業生產者上。銀行發放的貸款可以起到貸款良性循環的作用,令農戶愿意積極開展生產活動、小手工業愿意積極創業。另外,銀行要做好差別貸款定價、差定存款定價,使銀行發放的貸款起到產業引導作用,同時稀釋銀行發放扶貧貸款承擔的風險。對于滿足國家扶貧政策的農戶,銀行可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讓政府承擔銀行發放貸款的風險,與國家共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銀行的金融經濟支持方向為加快農村地區城市建設、水電氣及通訊建設、公共基礎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上,打好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
3.3.2 加大金融產品項目的推廣,加快經濟發展
農戶與農戶之間存在差異性,銀行需細化金融活動支持的方案,為農戶定向制訂金融產品。當前農戶分為三種,第一種農戶為有勞動能力、有創業思想、缺少創業經驗與創業資金的農戶,對于這類農戶,銀行要應用強農的思路做好經濟支持工作。比如銀行可制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項目幫助農戶致富。第二種農戶為有勞動能力,愿意從事農業活動、小手工業活動等具有非創業性勞動工作的農戶,對于這類農戶,銀行可應用富農的思想開展提供經濟支持,比如制訂“縣域政府購買服務融資業務”,鼓勵農戶接受小金額貸款,開始進行小規模的創業活動。第三種農戶為缺乏勞動力的農戶,銀行可應用惠農的思想給予經濟扶持,比如制訂“準公益性小水電貸款”等項目,鼓勵農戶接受銀行的貸款,開始投資工作,應用將資金投入給龍頭企業,或具有創業能力的農戶,收取分紅的方式致富。
3.3.3 建立多元化經濟融資平臺,優化扶貧組織
銀行要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搭建融資平臺,創新金融融資項目,有效地吸納社會資金。比如銀行可應用“互聯網+扶貧”模式,吸引互聯網上的社會閑散資金;還可以為農戶構建起扶貧項目融資平臺,鼓勵社會團體及個人投資三農建設。為了讓農戶獲得社會資金的支持,銀行要細化農戶的信用評估類別,強化信用評級、創新信貸模式,讓農戶可以根據創業的需求獲得社會資金。除了農戶需要社會資金的支持以外,龍頭企業如果要發展壯大,也需要社會資金的支持,銀行可專門為龍頭企業制訂融資項目,扶植龍頭企業壯大,讓龍頭企業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帶領農戶共同致富。
4 結語
如果銀行要突破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就需要在了解農村經濟發展障礙的基礎上做好金融扶持戰略規劃制訂及實施工作,它包括做好長遠的金融扶持規劃,優化金融扶持的戰略基礎,再此基礎上,借用國家金融政策、創新金融扶持產品、找尋多元金融融資平臺,只要銀行制訂這樣的金融經濟扶持戰略規劃,并積極實施,就可優化農村經濟建設的工作,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黎毅,羅劍朝,曹瓅,等.供給抑制下的不同類型農戶信貸需求及其約束研究[J].農村經濟,2014(10).
[2] 王小華,溫濤,王定祥.縣域農村金融抑制與農民收入內部不平等[J].經濟科學,2014(02).
[3] 向婧妮.專家談新型城鎮化規劃 人到哪去,錢從哪來,地怎么管?[J].國土資源導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