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摘 要:在經濟、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發展互聯網金融已是大勢所趨,對推動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發展互聯網金融 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風險管理,而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的好壞不僅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態,同時也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結合我國發展現狀,全面抓好、抓牢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本文就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風險管理工作進行了相關介紹。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風險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040-02
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并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也暴露出來,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的出現將嚴重阻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我國現階段,發展互聯網金融有著重大意義,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風險問題也使得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產生了巨大疑慮,當人們使用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過程中或者在依托互聯網進行金融活動的時候,一旦出現風險,就會給金融機構及客戶造成巨大損失,從而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發展。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風險其發展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只有做好風險管理工作,才能降低風險的發生,讓人們享受更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從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1 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
所謂互聯網金融就是依托互聯網及互聯網技術來進行金融業務往來的一種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就是互聯網及互聯網技術,在互聯網及互聯網技術的依托下,金融機構可以為客戶提供多樣的金融服務,促進金融機構業務模式的轉變[1]。對于群眾而言,人們選擇金融產品的途徑也多樣化,極大地方便了群眾需要。但在網絡環境下,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使得互聯網金融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這些風險會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1.1 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
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網絡安全問題的發生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巨大風險。當下,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互聯網金融的載體必經是互聯網,而網絡的開放性使人們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往來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信息很容易被竊取,如網絡支付安全風險,人們在進行網絡支付過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攻擊,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欺詐手段、木馬程序來竊取網絡支出交易的數據信息,從而使交易雙方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而對于用戶而言,一旦他們的財產蒙受損失,必然就會減少對互聯網金融的信賴,從而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1.2 互聯網金融信譽風險
互聯網金融信譽風險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和客戶兩方面。對金融機構而言,傳統的金融機構經過權威認證,通過有效監管可以為機構增信,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出現具有較大的信譽風險[2]。互聯網的虛擬性使得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都有可能是虛假的,許多不法機構正是利用互聯網的這一特點來捏造各種虛假信息,說自己是什么權威機構,可以提供大額貸款、辦理各種業務等,這種網絡承諾、口頭承諾很容易吸引那些急需資金的人群,騙取他們的錢財。對客戶而言,許多客戶在向金融機構申請金融業務的時候往往會制造一些虛假的信息來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如企業貸款申請,由于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企業在申請貸款后,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虧本,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本金和利息,或者總是找借口拖欠銀行貸款,從而影響到銀行資金的周轉,不利于銀行金融業務的開展。
1.3 法律風險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事物,它的發展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來提供保障。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立法還尚不完備,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不健全,使得互聯網金融面臨著較大的風險,許多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子,利用互聯網來詐騙,從而阻礙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2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不可忽視風險管理工作。互聯網金融結合了互聯網及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的開放性、虛擬性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將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如安全風險、信譽風險等。無論是客戶還是金融機構,一旦互聯網金融出現風險,就會造成利益的損失,從而威脅到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嚴重的還會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安,阻礙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而通過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可以更好地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讓群眾更好地享受互聯網金融服務,從而使互聯網金融的更好發展[3]。
3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3.1 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法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可以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能有效地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4]。因此,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情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以法律為依據,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對那些不法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和懲處,從而將互聯網金融帶入正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3.2 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宣傳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們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認識不到位,風險意識比較薄弱,從容造成了風險問題的發生。為此,在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中,應當重視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宣傳工作[5]。要利用各種途徑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互聯網金融風險相關知識,提高人們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認識,從而促使人們更好地警惕互聯網金融風險,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
3.3 加大互聯網金融管理人員的培養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的好壞與互聯網金融管理人員職業素質、業務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聯性,而要想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水平,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就應當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6]。針對互聯網金融管理人員,要不斷強化能力訓練,提高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要強化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從而為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培養一支業務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隊伍[7]。另外,可以安排優秀的人員出國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從而提高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水平。
3.4 進一步落實實名制
所謂實名制就是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提供能夠證明個人身份的資料或證件,并填寫真實姓名[8]。實名制是針對網絡的匿名問題的一種有效應對策略,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可以更好地規避網絡風險的發生。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在實名制的約束下,可以將責任追究到具體人的身上,從而更好地約束人的行為,避免步伐行為擾亂互聯網金融環境。
3.5 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為了更好地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就必須全面做好風險管理工作,要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制。首先,要將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制,全面展開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其次,要全面了解市場、了解互聯網金融環境,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減少互聯網金融資金風險。另外,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做好互聯網金融管理工作,減少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必須高度重視。以互聯網及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有網絡安全風險、信譽風險、法律風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有針對性,要提高人們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認識,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要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燁丹,潘錫泉.傳統金融機構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風險分析及思考——基于杭州金融業的分析[J].浙江金融,2015(04).
[2] 關楊.互聯網金融產品風險管理問題研究——以余額寶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5(10).
[3] 宋天依,高金莎.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評價及防范對策[J].金融經濟,2015(16).
[4] 徐夢磊,何玲.基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和風險管理問題的分析[J].商,2016(14).
[5] 楊紅雙,趙珊,陳慧,等.新形勢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存在的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以e租寶案件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6(14).
[6] 袁義煒.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傳導機制分析與比較[J].時代金融,2016(18).
[7] 蔣鎧蔚.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及監管分析[J].經貿實踐,2016(01).
[8] 吳丹.互聯網金融風險與風險管理新探[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