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善偉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油畫是其重要表現形式。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社會主義文化不斷碰撞交融。油畫本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在中國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民族化的趨勢,也遇到許多的阻礙。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構建決定了油畫民族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當然,也為其提供了新的路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油畫;民族化
油畫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產物。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與碰撞,油畫逐漸成為中西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出中西文化發展歷程。當然,油畫不僅僅是西方的特定文化圈子,也是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發展的交融“產物”。油畫最早傳人中國,極大的沖擊了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統治階級將其視為“異端”,對油畫也是百般的職責和批判;而國外一些藝術家又擔心油畫在中國民族化的進程中會受到一些規則的限制,進而影響油畫的健康發展。當今,油畫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進程中的意識形態問題,中國油畫的寫意手法融入問題以及油畫本土化民族化問題,是學界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油畫在中國發展歷程
優秀的西方文化傳統、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油畫這門藝術。油畫與傳統的西方畫派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色彩上多采用艷麗、光鮮色彩,內容上取材大膽開放等等。油畫在西方經歷了古典、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經歷了千年的積淀,油畫吸收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體系進一步系統化。
油畫在中國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晚期,歐洲的傳教士利瑪竇等人為了傳播西方宗教,帶來了與水墨畫完全不同的西方油畫。到了清朝,滿清統治者開始聘用洋教士為宮廷畫師,這些畫師既采用西方油畫的技法進行創作,也吸收了一些水墨畫的風格和技巧。當然,這一時期的油畫主要為了傳播西方宗教,是西方信仰體系的載體。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向西方學習,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西方油畫開始在中國發展,比如徐悲鴻、劉海粟等藝術家在行西方油畫學習的同時也大力培養本土油畫家。從此,西方油畫在中國開始快速發展,并兼收本土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油畫”。
建國后,一些藝術家開始尋求西方油畫與本民族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油畫的民族化。改開開放后,大量西方思潮涌人中國,中國油畫在吸收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后,在技法上有了極大的創新,形成了寫意、寫實與當代民族風格的油畫格局。進入新時代,中國油畫開始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形成了很多的流派,中國油畫也開始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二、油畫民族化問題的提出
關于油畫民族化的問題不是個新問題,學界對此一直有爭論,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油畫多數臨摹西方油畫,沒有民族特色,也沒有創新;有的學者則是注重中國油畫就應該有中國元素,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到西方油畫中,尋求油畫民族化的新道路。
其實,油畫民族化是中國油畫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課題,這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向吸收西方優秀文化的重要過程。雖然這個過程是坎坷的,但總體發展趨勢缺失向前的;這個過程既是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也是中國油畫發展的過程。油畫從西方“糟粕”到中國油畫,從中國油畫到主流繪畫藝術之一,中國油畫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化。
三、油畫民族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構建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應用的推廣,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頻繁。文化的全球化為各國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究竟應該保持文化多元化還是統一化,油畫作為中國藝術主流形式之一也同樣無法避免這一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油畫傳播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好的答案。油畫與各國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元的油畫形式,而多元的油畫形式又與各國文化相統一,既多元又統一。
油畫自產生伊始,隨著戰爭、宗教傳播等載體,傳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國對油畫也由抗拒到接受,油畫本身也與本土文化相融合,最終油畫藝術也得到了傳承和創新。世界各國不能一味的文化保護主義,各國要擔負起藝術復興的藝術責任,創新油畫技法和內容,讓油畫最大的價值發揮出來。
油畫民族化的問題是指在世界各國不同民族與各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繼承傳統油畫文化,創新油畫形式。自油畫傳人中國,中國油畫發展了將近6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油畫作家從單純的模仿到中華民族本土油畫,從中國油畫到完整的油畫體系建立和完善,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油畫沒有國界,油畫不會因為政治經濟問題也受到限制,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因素油畫作品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油畫民族化路徑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構成的。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多元文化不斷碰撞交融,形成了一個多元的、開放的、系統的文化領域。
首先,重意境與中寫實的交融。藝術沒有國界,油畫也是如此。自明末到今天,油畫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油畫,今天的油畫意境走向了中國繪畫重意境與傳統西方油畫重寫實相結合的道路。在吸收中國傳統繪畫意境融合東方、西方的審美情趣,充分展示了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色彩表現文化的融合。
其次,多元的創作理念。中國文化自古講求包容和同化,多元文化是油畫發展的動力所在。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傳承創新,就是在不斷的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充實自己。中國文化也是如此,從唐朝的絲綢之路,到明朝的鄭和下西洋,都不斷豐富著中國文化。可以說,多元的中國文化是中國油畫發展和創新的基礎。
最后,保持中國油畫的獨立性。中國文化在包容其他文化的同時,也講求和而不同。中國油畫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時也要彰顯自身的獨特魅力,走適合中國實際的道路。中國油畫的發展經歷了許多坎坷,要讓中國油畫展示出中國時代精神,只有吸收多元文化資源,才能為油畫獨特的中國民族特色提供更多的參考。因此,獨立性與多元性也是統一的。
(作者單位:遼寧省燈塔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