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達
摘要:通俗演唱在我國興起到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歷經30多年的發展后,通俗演唱的地位在人們心中逐漸提高,在我們的音樂生活中,通俗演唱占了很大一部分,與此同時,通俗演唱也完全形成了其特有的形象和特點。由于其簡單易唱,貼近生活,在演唱過程中透露的的情感真摯等特點,通俗演唱已經不斷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然而,在初期,由于通俗演唱在大陸地區的專業老師較少,許多喜愛通俗演唱的人群缺少相對專業的訓練和學習,許多通俗演唱愛好者存在喜歡唱卻唱不好,即使唱好了卻不好聽的普遍問題。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流行音樂,學習通俗演唱的方法,對通俗演唱中易出現的若干誤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通俗演唱;演唱誤區;唱歌技巧;氣息運用
引言
有的人的樂感在大多人中雖然很好,但是由于走入了流行演唱的誤區,仍不能夠完成很好的演唱表演。這樣的例子在流行音樂歌手中屢見不鮮。還有一些人,雖然有著很好的音樂才華,天賦異稟,卻一味的要模仿自己喜歡的歌手,而丟失了自己的特點,導致自己因為缺少特點而最終不能脫穎而出,這樣的例子實在令人惋惜。然而有些人雖然在通俗演唱初期沒有過人的天賦,但是他憑著自己不斷地努力和正確的演唱技巧最終獲得了成功。眾所周知,成為一名有才華的通俗演唱家并不容易,我們下面分析幾個通俗演唱中極易出現的誤區,來避免演唱者少走彎路,克服障礙,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通俗演唱。
一、通俗演唱對于美聲的借鑒
中國普遍存在的觀點就是如果想要唱好流行音樂,必須要從美聲唱法學起,這個觀點普遍存在與老一輩人的頭腦中。但是以我的觀點來看,這個看法并不是絕對的,我認為即使有一定的美聲唱法的基礎,流行歌曲也未必可以唱好。之前老一輩人觀點的主要形成原因是根據我國國情來看的,社會原因是這種看法的主要因素。流行音樂的產生和流行時期正好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此之前流行音樂一直是被禁錮的,流進音樂涌人內地是在改革開放之后。
當流行音樂的歌手家喻戶曉之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不少年輕人通過各個渠道尋找學習流行音樂的方法。但當時沒有專業的教授來傳授流行音樂的具體唱法,所以只有從事美聲唱法的老師來代課,雖然兩種唱法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但在音色上,流行音樂和美聲是完全不同的。美聲唱法中要先把聲音豎起來,從后面上高音,但通俗音樂卻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點,雖說有很多歌唱家從美聲歌手轉變成了通俗歌手,但這并不能以偏概全,任何唱法模式都有其自己的技巧,不能生搬硬套某一種唱法,先學美聲再學通俗只是學習通俗演唱的一種方式,不能完全借鑒美聲唱法,流行音樂的演唱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
二、“刻意模仿”的成與敗
歌唱愛好者學習演唱的必經之路是模仿,不得不說模仿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學習方式,但是若過于盲目地因為喜歡某一位流行歌手,一味地模仿他的唱腔,氣息等歌唱方式的運用,那么這種形式的“克隆”對于學習通俗演唱的人來說是非常不正確的。首先,學習者的嗓音特點與被模仿者的嗓音是否相同,例如中音、還是高音等,音調的相同與否是模仿最大的問題。如果一開始模仿,就意味著不可能達到被模仿者的嗓音,那么模仿者的嗓音可能因為經常模仿另一個聲音而遭到破壞。其次,學習演唱的人的模仿對象也不是一點缺點都沒有的,如果模仿者一味地盲目模仿,那么結果往往是優點沒有吸取,而學到了很多缺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那些被模仿人是否出名,不僅和他本身的嗓音有關,也和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有關,被模仿者的成功往往因為其與他人的不同之處,所以演唱愛好者要揚長避短,發揚自己的優勢,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三、通俗演唱中易出現的演唱技術問題
(1)沒有歌唱狀態的抒情
在流行歌曲的演唱中,抒情歌曲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流行歌手擅長演唱這類歌曲。但是演唱者往往因為怕把作品唱的“硬”,出于本能或是習慣的思維,而不去使用聲帶唱歌。這種唱法由于不使用聲帶,呈現出來的作品顯得越發無精打采。其實唱歌就像打太極拳一樣,外柔內剛,外松內緊,從演唱的角度來說,演唱者的肌肉要是放松的,但是聲帶、肋骨等要是高度緊張的。通常情況下,一首好的抒情歌給人們的感覺是很輕松的,不吃力的,而演唱者由于避免聲帶的使用使自己的氣息松掉了,這樣形成的歌曲不能稱之為一首好的作品。
(2)怕沒氣而拼命吸氣,結果反而更沒氣
通常情況下,演唱者習慣或者是潛意識里,唱歌必須要有足夠的氣息,氣息越足,唱起來的氣就越長,隨著唱歌力度的增強,聲音也會越來越好聽。但是其實在實際演唱中,越用力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通常情況下,因為怕沒氣而拼命吸氣,結果反而是更沒氣。原因是氣被吸到了肺的上半部分,而肺的下半部分并沒有吸入氣,而在演唱的過程中,用力吸氣時胸抬得很高,在聳肩的過程中氣息在短時間內被放完,胸也進入凹陷狀態。正確的呼吸方式是用我們平常所說的“丹田式呼吸”,呼吸時氣息不需要多,而在于深,氣息的運用是演唱過程中需要經常注意的問題。
(3)把“屏氣”當作保持
把“屏氣”的狀態當作保持,這種情況通常也是由于人為原因而產生的。保持氣息的要義是要在演唱的過程中保證所運用的氣息是流動的,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屏氣”,這是對聲樂特殊用語的錯誤理解。屏氣的錯誤唱法使氣息不流動,氣息被完全僵化,破壞了演唱的流暢性,這種演唱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結語
綜上所述,唱歌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行為,它可以讓病人變健康,丑人變漂亮,并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把周圍的環境變得無限美好。沮喪變自信,無論有沒有固定的學習時間、或是專業教師的指導,只要你熱愛唱歌,并對通俗演唱有著濃厚的興趣,讀過以上內容后,就會清晰和明白地領悟到通俗演唱中常出現的誤區,并學會通俗歌曲演唱的基本要領。
(作者單位:遼寧省群眾藝術館)